首页 > 分享 > 【减碳增效 向绿而行】开启一场Citywalk,邂逅城市里的绿水青山

【减碳增效 向绿而行】开启一场Citywalk,邂逅城市里的绿水青山

  梧桐树荫的幽静绿道,花草飘香、满目青翠,树林掩映的空中步道,环山看城、所见皆景……让我们在中国建筑建设的城市绿道中,开启一场Citywalk,邂逅城市里的绿水青山。

广东佛山里水河流域治理项目

  华南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项目涉及的流域治理面积达66.01平方千米,是华南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通过对里水河的全方位治理,助力佛山市打造“水治理、水经济、水文化”目标,打造“梦里水乡 湾区名镇”,还佛山市民一方绿水,用一河粼粼细浪,满载盎然希望。

陕西西安“三河一山”绿道建设工程项目

  陕西省、西安市重点生态宜居类建设项目,项目总长度约18.8千米,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河道两岸绿道、堤防绿化整治、景观照明、配套设施等,是陕西省、西安市重点生态宜居类建设项目和“十四运”重点配套工程。建成后的“三河一山”绿道建设工程围绕西安市形成闭环,为西安市民打造出一条绿色生活长廊,是拓展市民幸福空间的重要惠民工程。

新疆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绿化建设项目

  乌鲁木齐市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花木丛生的自然氧吧,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西侧沙依巴克区,包括4600亩漫改滴工程(即漫灌改滴灌),修建温室大棚、苗圃基地和3个人工湖,新建5000立方米蓄水池及附属管线等,致力打造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的良好人居环境。

广东广州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工程(一期)项目

  广州市第一条“云道”,项目是广东省广州市第一条“云道”,全长6.2公里。作为城市绿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通过绿道将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起来,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风景游憩境域,实现“青山全入城”,有助于充分展示美丽宜居花城的景观风貌,使老城市焕发出新活力。

湖南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跳马片区绿道项目一期工程总承包

  长沙市“五个十大”工程中的“十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之一,项目总长约10公里,秉承“以人为本、生态绿色”的建设理念,依据现状地形地貌,结合山、水、林、田、湖资源,分成五种不同类型建设,分别是滨水绿道、花海绿道、森林绿道、田园绿道和苗圃绿道。项目作为长沙市绿心中央公园生态展示窗口,将串联起长株潭绿心地区旅游资源,在满足游客服务的功能基础上,打造高品质的共享空间,对于优化生态格局、推进可持续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云南昆明滇池绿道环草海桥下空间段建设项目

  云南第一座钢结构浮桥,项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绿道总长约3.27千米,规划建设总面积约为7.12万平方米,包含绿道工程、浮桥工程、绿化景观工程、照明工程等。绿道规划主要承担“环湖生态屏障、城市山水景廊、文化旅游长廊”三大功能定位,将有效提升区域人居环境。昆明市民可近距离欣赏湖上风景,尽情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情画意。

河南郑州滨河国际新城项目

  滨河国际新城“三横三纵一环”慢行系统,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其慢行系统由30公里绿道网络、56公里的随路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串联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交通站点及绿色生态开敞空间构成。该系统充分践行慢行规划理念,打造区域内不同长度适宜于不同群体的多圈层健康步行圈,提高居民出行舒适性,倡导回归绿色、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致力打造成“人本生态、多元复合、快慢协调、悠活畅行”的城市慢行典范。

四川成都环城生态区生态修复项目

  成都市环城生态修复项目三大景观特色园项目之一,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绕城高速两侧环城生态区范围内,是成都市环境修复整治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区域内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该项目的建成实现了成都绕城区域“公园链”“河湖网”的串联和连通,加快推动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重庆花溪河湿地公园片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项目

  重庆市民休闲、娱乐、欣赏沿江美景的新晋网红打卡地,项目位于重庆市,主要建设内容是对花溪河湿地公园进行改造,其中滩地和公园绿化面积34.36万平方米、道路铺装4.87万平方米,新建生态慢行桥1座。项目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将其打造成为重庆市民休闲、娱乐、欣赏沿江美景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为这座山水之城塑造了一道岸绿景美的品质绿道。

河北保定环城水系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重要工程,项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以水为纽带,设计用地总面积3661亩,打造了集“体育赛道、文化驿道、活力漫道、行洪通道、生态廊道”于一体的高品质滨水空间。环城水系堤顶路依据国际田联(IAAF)标准进行设计,通过道路扩宽、铁路下穿、堵点打通等多重方式,构建了一条连续完整、安全舒适的约42公里的全马赛道,建成后可以承办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自行车公路赛以及综合团建等多种团体活动。

广东深圳罗湖区正坑水碧道

  深圳罗湖区第一条生态郊野型碧道,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属郊野型河流碧道,长约3.67公里,工程设计充分利用现状基底,梳理水岸共享边界,实现人水和谐,是一条集生态、休闲、文化和经济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廊道。项目对丰富深圳绿道类型、保护存在水源水质、改善附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深圳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

  集治污、防洪、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于一体的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是集治污、防洪、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于一体的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治理范围从坪山河三洲田水始至下游深惠交接断面止,治理河道长度为19.2千米。项目打造的景观人行桥、过河汀步、滨水格栅栈道等滨水步道系统和城市花园、多功能休闲运动场等,重塑了河道生态廊道,为两岸居民提供了多样化城市公共休闲场所。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湾空中廊道、海河绿地工程

  集功能性和标志性于一身的慢行绿道体系,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沿海河岸线形成全长约6公里的绿色慢行步道。其中一条空中红色步行廊桥穿梭于城市间,连接起居民社区和12公里绝美海河岸线。项目在满足群众对城市资源高度利用需求的同时,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自然的游憩空间。

四川成都锦城绿道

  世界最长绿道体系重要一环,项目是全球最长绿道体系天府绿道的重要一环,也是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标志工程。项目全长约500公里,以“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规划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胜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福建厦门云顶路自行车快速道示范段项目

  全国首条、目前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项目是全国首条、目前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全长约7.6公里,通过多层次利用空间实现自行车的独立路权,成为厦门城市立体交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效提高通行效率和骑行体验,是城市发展理念及城市规划的创新,为市民带来绿色出行的新体验。

广东珠海·景山道

  全国首条智慧化无障碍健康步道,珠海景山道全长10.8公里,一路串联澳门回归公园、吉大水库、板樟山森林公园等众多景点,是一条集绿色低碳、智慧互动、能耗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健康步道,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高效、安全、人性化的游览体验。

  西安幸福林带

  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全国最大的城市景观林带,项目全长5.85公里,平均宽度210米,占地面积1843亩,位于西安市规划的“三带三轴三中心”东轴线国际文化交流轴上,是未来城市东部新中心的核心区域。项目运营采用绿色物管方式,通过节能光源、地下导光设备、雨水调蓄池、智慧喷灌等硬件改造,为城市注入新的绿色活力。

  还绿于城,还景于民,中国建筑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城市发展规划,持续打造宜居、绿色、文明的生态城市,用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 。(企业文化部,中海集团,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三局,中建四局,中建五局,中建六局、中建七局,中建八局,中建新疆建工,中建设计研究院,中建市政西北院,中建发展,中建方程,中建装饰,中建科工,中建安装供稿)

相关知识

【减碳增效 向绿而行】开启一场Citywalk,邂逅城市里的绿水青山
内蒙古:生态富民闯新路 向“绿”而行谱新篇
银宝集团:向“绿”而行 奋力打造“零碳”国企
荔城街“向美而行”公共文化产品配送活动圆满落幕
向“绿”而行 “宇花灵”助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花漾斗南•向美而行
以绿为伴,向美而行——德清县上柏小学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 三地并肩“向绿而行”
走进实验室丨湖南盛开“绿色之花” 那是“碳”索节能增效的“良方”
韧性之城:城绿共融善治理

网址: 【减碳增效 向绿而行】开启一场Citywalk,邂逅城市里的绿水青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7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生态深圳:绿
下一篇: 济南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收官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