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海生境共建伙伴联盟发布会在长宁召开。会上,上海生境共建伙伴联盟正式成立,并发布长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图和《生境花园设计师手册》。
近年来,长宁区先后在虹旭、绿八等居民区建成8个生境花园,建成后广受居民的欢迎。长宁区生境花园网络构建案例依次获得了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首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乐颐生境花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作为展示案例,并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目前,生境花园已被正式编入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的《上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长宁也已启动编制《长宁区生境花园规划》,“十四五”期间,拟规划建设不少于30个社区生境花园,将生境斑块“织密”成生境网络,全面提升长宁区城市生态空间的质量和功能。
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推动生态环境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长宁区各街镇社区、上海高校以及民间生态保护团队共同创建生境共建伙伴联盟。各相关机构将以联盟为平台进一步开展交流,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向新台阶。
活动中,由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联合上海市规划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绘制的长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图正式发布,绿图不仅展示了长宁的生境花园点位,还标出了长宁现有的栖息地、生态廊道、主要迁移路径等,为生境花园网络提供了科学指导,也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也与大自然保护协会携手发布了《生境花园设计师手册》,该手册经过各方专家们的讨论和评审,既是对已有生境花园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为未来生境花园的推广提供专业指导。
据介绍,从2020年开始,长宁区生境花园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得以成功实践并开创了一种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模式。在未来,长宁的生境花园项目在打造最佳示范点的同时,将更加重视生境花园理念与设计方法的传播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生境花园的原则和工具,推动城市生境花园网络的形成,让更多的城市绿色空间都能完善生境功能,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帮助城市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
(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知识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北京市朝阳区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中国环境网
上海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了哪些工作?COP15上海日有答案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
北京建设花园城市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花木北京已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体系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滇投担当”
保护生物多样性丨关于植物多样性保护 你都知道哪些?
武德昌:研究保护太行山生物多样性是我一生的追求
奥迪全球生产基地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国家植物园:更高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
网址: “长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图”正式发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759.html
上一篇: 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下一篇: 推进“五城同创” 打造富裕、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