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受到同期各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图案装饰是装饰艺术中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如果把装饰艺术看作一部文化史的话,装饰图案就是叙述这部历史的基本语言。沃林格曾认为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仿佛是一个图表,在这个图表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绝对艺术意志独特的和固有的东西。中西方装饰图案艺术各具特色,我从装饰题材和装饰纹样两个部分入手,试图寻找两个地域、两个民族在特殊历史条件在装饰艺术中的审美倾向,审美价值及审美心理特征。
一、中式家具与欧美家具装饰纹样风格差异
中式家具以明式家具为代表,其装饰纹样活泼,内容丰富,自然大方,充满了生气,与家具端庄沉稳形成对比。我国传统家具装饰艺术呈现出两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质朴之美与以贵为美的审美态度。在中式家具装饰中以质朴为美的装饰风格占了上风,融合了儒、道的精神内涵,往往通过简化的程式化纹样来强调内在的神韵。
欧美式家具装饰纹样图案形象精美、构图匀称,装饰纹样呈现出高贵华美的风格,而欧美式家具装饰以华贵著称,重在写实,那些刻画得栩栩如生的纹样装饰表明了使用者对富足、华美的追求。
二、中式家具与欧美家具装饰纹样及寓意比较
装饰纹样是构成装饰图案的基本要素,中式家具与欧美家具装饰呈现出各自的艺术特点,在图案因表现内容的区别有自然图案和几何图案之分。
2.1自然图案纹样
中式家具主要纹饰有卷草纹、牡丹纹、松、竹、梅、兰、灵芝、莲花、牡丹、菊花、忍冬等纹样,各种植物花卉就其自身特点被赋予了各种品质寓意。如牡丹象征富贵,常用于椅子靠背或床围子处。莲花的清秀廉洁,菊花的幽静高雅都为家具增强了高雅的气质。中式家具大多都选自人们崇拜喜爱之物,这些动物除了来自真实世界,还有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祥瑞神兽。龙纹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传说它能兴云雨吉万利、使万物风调雨顺,封建时代作为皇权贵族的象征,龙纹多用于宫廷及皇族家具上。
而欧美式家具运用的装饰纹样不一定具有特定的含义,毛莨叶、蔓藤、月桂树、瓜果花卉等纹样仅仅是对自然的真实再现以及自然之美。两者在动物题材选取方向大体相同,都是人们日常可见的动物,不过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西方古典家具喜欢以动物纹样造型用于线脚上,猫脚腿造型也经常出现文艺复兴式家具上,而由于观念差异中国传统家具则不会出现认为不吉祥物猫的装饰纹样。
人物类、风景类装饰纹样都与中西古典绘画如出一辙。人物在中西绘画中地位不同,前者人物形象不是单独出现,总是以山水景观配合体现。中国风景绘画讲究构图空灵和虚实对比,山水风景的表态并不是重点,旨在体现人们的心境,风景装饰纹样则呈现出这一特点。后者强调人体的中心位置,把人物刻画得细致。风景装饰因为装饰工艺的发展,通常将装饰纹样展现得淋漓尽致,有强烈的写实感。
2.2几何类装饰纹样
几何纹样大多是一些古老的纹,它们都是传统装饰的延续,中式家具的几何纹样更为丰富,寓意也更为深长。比如装饰中回纹最初象征着生命之雨,可以为人们带来丰收的好年景,后来人们根据其纹样特点,回回绕绕,绵延不断赋予其深远绵长的吉祥意义。故事类题材体现了中西传统文化的特点,比如明式家具装饰八仙、八宝等题材常以雕刻的方式表达了人们驱魔辟邪,永宝吉祥以及追求生活的美好愿望。
2.2.1中式几何类装饰纹样主要以元宝线、万字回纹为主。
万字回纹,本身寓意太阳的转动和四季如意。回纹则象征着坚强与吉祥,对称的图样和均衡感的营造,体现儒家的传统中庸思想。万字纹是个有历史的重要符号。万字回纹是由繁体万字得来,而最早所代表的是最为顶级“吉”,有人说万字纹衍生于十字架或光芒四射的太阳符号,把四臂弯起来就是了;也有说来自水涡图像的。更或者它是源于虔诚的蛇崇拜,常用于家具台面下望板处、床头板等的装饰。
元宝本源于中国历史在每个思想中留下的印痕里似乎都有元宝象征财富与圆满的折射含义。通常寓意圆满、富贵、永恒,采用点的造型元素形成连续性的装饰效果,给人一种饱满、圆润的美感,为它纤细中的充实,为它有序中的流畅,更为它简单中的深度。此装饰常用于柜顶望板、柜身下边沿、床头边线、床前板等部位的连续性线型装饰,与较大的审美性图案形成呼应,给人以美的享受。
2.2.2而西方表现历史、神话、宗教的故事表明了西方人的生活与精神追求。除此仿建筑类的装饰是文艺复兴式家具一个显著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结构对家具装饰的启发。欧美家具的几何类装饰纹样主要以布帘眉、波浪线、各柱式、连续的曲线为主
布帘眉装饰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它的造型看起来大气而稳重,庄严而典雅,在虚实有度的曲线与简单优雅的花饰中适度连接,构成和谐而素雅的装饰图样。“家具是建筑的缩影”,这简单的装饰纹样将文艺复兴时期的复古与反宗教神学内容的历史呈现的淋漓尽致,在自由与平等的思想悄悄注入并影响人们生活的时候,崇尚和平与仁爱、公正与正义的理念无不彰显出力量的永恒。此装饰常用于床头、柜顶等部位。
波浪线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波浪线的运用既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韵律,也孕育了海浪博爱与深邃的意义,装饰中常与花饰的完美结合,更使其刚柔并济,粗中有细,繁简适宜。
各柱式主要包括多利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等。多利克式主要刻画男性阳刚之气,爱奥尼式被述为“女性修长”,涡形的柱头则象征“优雅的卷发”,以相背兽头为斗拱,无疑为波斯柱头之应用。科林斯式模仿“少女的纤细体态并且容许装饰更多优美的成分”,柱身同样富有槽纹。关于科林斯式,希腊人有一个很美的故事。据说一位特别美的女郎死了,她的墌姆把她生前的玩具搜集起来放在一个小篮子里,摆在她的坟墓上,那里就长起来一棵茛苕花。叶子不久就把小篮子环绕起,这就使人想到这种形状可以用作柱头。各柱式的引用合理的证实了“家具是建筑的缩影”的说法,欧美古典家具很大程度上是将建筑的元素移植到家具装饰中,形成庄严而不失浪漫的艺术效果。
连续的曲线代表水和液体,带辐射状线条的图形表示太阳,在螺旋符号的旋转中,显然还怀抱畏惧崇拜的心情和虔诚的祈祷生命无限延续之意。
欧美古典家具的装饰图案有着悠远的历史,无论是风格上还是时间上都有其独到之处,而它对家具本身的装饰意义更是不以言表。然而,这里所能及的也只是对市场常见图案的探求,这种植根于西方历史的文化元素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去寻找,去记载,去体会。随着中西合璧之风的不断盛行,对欧美家具装饰图案的整合将愈发值得我们深究,期待更多美丽的发现和收获。尽管装饰纹样存在巨大的差距,从家具装饰纹样上反映出两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及其各自的审美特征。
三、装饰题材——两种审美的心理与取向
中式家具与欧美家具经历了上千年的积累装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征。在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从这些装饰题材中总结出各自的审美心理与取向。
3.1世俗化审美倾向
中式家具与欧美家具它们在艺术作品创作上不同程度反映了世俗化的审美倾向。美学中的“世俗化”倾向指人们对世俗之美、世俗之乐的肯定和追求。它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密切联系,与俗文化的繁荣也是分不开的。
3.1.1接近真实的世俗生活中式家具装饰
中国传统美学数千年来以雅文化占主导地位,尽管俗文化很微弱,却很顽强,它代表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新的发展方向,在向近代美学转型的过程中,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明代俗文化真正从美学理论上名正言顺的发展,以汤显祖、李纨“公安三袁”,徐渭,张岱等明代美学家为俗文化正名,传统认为“雅”是正、是古、是和、是道德理性,“俗”则是淫、是邪、是情欲、是感性、是丑的话,他们则提倡“俗”是不古、不正、不和的,因而它是真实、自然的和有情的,因而是美的。“越俗,越家常,越警世。越俗越雅,越淡薄越滋味,越不扭捏动人越自动人。”徐渭的这番话道出了世俗文化才反映真实生活。
中式家具装饰最突出的题材就属吉祥图案的应用,这一题材的大量处出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是人们真实的内心体现,人们不再压抑自己的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与当时世俗化的倾向是一致的。如有单体的如意花心结子,也有吉祥图案的不同组合,比如双龙捧寿、喜鹊登梅、风穿牡丹等等。古人认为幸福就是一切都完美,即要同时拥有富贵、长寿、安宁、吉庆、如意等等,才叫有福。图案以五只蝙蝠围绕在一个圆形寿字组成的圆形适合图案,形成了五福捧寿的图案装饰。边饰环绕一圈回纹,具有福寿无边等吉祥寓意。
3.1.2渐离天国的现实生活的欧美家具装饰
欧美在文艺复兴运动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属于资产阶级新文化,它标志着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即从神学到人学,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它主张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万物尺寸和最高价值,赞美尘世生活欢乐,歌颂人的伟大和创造精神。文艺复兴式家具装饰题材充满着人情的味道,逐渐从中世纪神权的桎梏中走出来,更关注人们现实生活。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建筑家啊尔倍蒂在《绘画论》中主张:“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发掘新的形象和题材,反映生活现实的丰富多彩和特色。”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中式家具与欧美家具装饰题材都有突显了世俗化倾向,同时也存在不同点:
虽然明式家具装饰凸现了世俗化倾向,但美学主流并未改变;文艺复兴时期经历的转变从根本上动摇了神权力量;从社会性质上来看,中式美学家归根到底还是封建社会内部斗争;文艺复兴运动体现的是新兴资本主义思想对封建势力的反抗精神,但在美学历史发展进程中是巨大的进步。
3.2对自然的审美态度
古代中国美学家、艺术家对大自然一直是充满着欣赏、敬畏之情。西方世界则把人位于自然之上,认为人才是世界的中心。这也造成了家具装饰艺术中的区别。
3.2.1亲近自然、尊崇自然
家具人们生活中亲密的器物,自然是中国古人最愿意亲近和欣赏的,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爱之意。家具装饰中的植物花卉:松、竹、梅、兰、灵芝、莲花、牡丹等等植物题材以及令人惬意的亭台、楼阁、流水等风景都是古人们亲近自然的表现。在古代美学家眼里,自然万物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它们的存在和个性应该得到尊重。“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等词句都蕴藏着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
3.2.2发现自然、征服自然
“宋代山水画里,小小的人物与悬崖相比显得非常矮小,而在意大利的古画里,自然景物只是后来添上去的背景。”费正清先生的话指出了中西对自然的态度的不同。并不是西方人们不热爱自然,列奥纳多.达.芬奇自幼就热爱自然,他主张“师法自然”,“自然或客观现实是艺术最根本源泉”。西方人眼中的自然只是他们发现真理,创新道路上的工具,他们通过发现自然规律,创造艺术。达.芬奇同时提出画家应该“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战争题材在家具装饰中的应用很好的说明了西方世界不断征服自然,战胜自己的历史事实。这也与新兴资产阶级不断开拓自我的精神相吻合。
四、总结
由于中西古典家具装饰的渊源以及影响其发展的美学思想的差距,装饰图案艺术呈现出各自的审美特点。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西装饰纹样的共同点,既有传承也有变革,传承使家具的民族性及渊源脉络更清楚地显现,变革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中西装饰文化仍然将随着新的工艺手段、新兴材料的运用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开拓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
衣柜哥简介:卢建钢,1974年出生于中国湖南。现任衣柜哥•福临福实木定制创始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互联网新零售领域高级智库专家,在中国板材衣柜定制行业耕耘二十余年,是全国定制行业内为数不多的互联网家居新零售开拓者。
相关知识
民国家具雕刻装饰简述
中国古代家具中的花卉纹样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 (2)
明式家具中的经典纹饰
康百万庄园雕刻艺术及其文化内涵剖析.doc
2021免费激光切割工艺品cad图纸下载
浅谈古典工艺家具雕刻艺术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浅涉
花卉图案在传统服饰上的内涵及艺术表现
花卉与中西方文化.docx
网址: 衣柜哥|中西方家具常用装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1940.html
上一篇: 中国大学MOOC: 模纹花坛设计 |
下一篇: 什么是装饰图案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