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文化传承润心田,文明之花遍地开

文化传承润心田,文明之花遍地开

文化传承润心田,文明之花遍地开

2024年11月19日 10:58   来源:人民网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心田,塑造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品格。今天,当我们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不禁深感“文化传承润心田,文明之花遍地开”的深刻内涵与美好愿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从未中断,它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从古老的甲骨文到璀璨的唐诗宋词,从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更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记忆和骄傲。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守护好这份宝贵的遗产,更要将其发扬光大,让文明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这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发展。无论是传统艺术的复兴,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贡献。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艺术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成为文化传承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承担起这份责任,才能够让文明之花在新时代的土壤上遍地开放。

  “文化传承润心田,文明之花遍地开”不仅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赞美和向往,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而努力,让文明之光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贺世银)

(责任编辑:何欣)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相关知识

“孝”文化进社区 慈孝之花遍地开
厚植文明新风沃土遍地开满文明之花
山东惠民“巾帼之花”赋能文化传承新动能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水电公司 “廉”润心田,白马项目启动廉洁文化周活动
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协奏曲”,让文明花开遍地
海口:城市更新催开文明之花
多彩植物拓染成画 非遗传承沁润心田
节水之“花”遍地开
山西吕梁市柳林县:七夕花艺传温情 优良家风润心田
淮上区:文明实践助推传承文化“落地生花”

网址: 文化传承润心田,文明之花遍地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21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艺培训机构浅析插花艺术的魅力
下一篇: 兰州父女传承剪纸艺术 展示甘肃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