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牡丹栽培技术分享.doc

牡丹栽培技术分享.doc

*** *** 牡丹栽培技术分享 我国是牡丹的原产地,本文从牡丹的栽培历史出发,分析了牡丹有关的形态及其生态习性, 通过对牡丹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以及花期调控方面的叙述,论述了牡丹的栽培技术。 一、牡丹花的栽培历史 牡丹自古以来被称为花中之王,号称“国色天香”,有“富贵花”之称。牡丹在我国栽 培历史悠久,已有 1500 多年的。唐代已是皇宫中珍贵的花卉,在骊山专门开辟了牡丹 园。 到了明、清时,洛阳的牡丹、亳州的牡丹、曹州的牡丹、江南的牡丹、兰州的牡丹等都 大放光彩,把牡丹真正推向“花中之王”。 现在,中国、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通过杂交育种,已培育出了新的商品化的盆栽 牡丹品种。 二、牡丹花的生物特性 1、形态特征 牡丹属于芍药科落叶小灌木。一般茎高 1 米~2 米,高者可达 3 米。枝条从地面丛生而 出,节部和叶痕明显。肉质直根系,无横生侧根。二回三出羽状复叶,表面无光泽,绿 色,无毛,背面有白粉,近无毛。花单生枝顶,大形,径 10~30 厘米。 现栽培品种多为重瓣花,花色丰富,有黄、白、红、粉、紫、绿等色。花期 4~5 月。 蓇葖果,种子黑色。果熟期 8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 2、生态习性 牡丹为栽培种,原种牡丹产于中国西北、秦岭一带。它喜欢有助于休眠的寒冷冬季和对 花芽分化有利的温和夏季气候条件。较耐寒而不耐热。通常可耐 -20 度的低温,但温度 超过 32 度便对牡丹有不利影响。喜光,但不喜欢西晒太阳。 牡丹的根肉质,喜燥恶湿怕水涝。适合肥沃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 PH值以中性或 者带酸性为适;在碱性钙质土中也可正常生长,但忌盐碱土。植株生长缓慢,每年新梢 枯萎,出现“退枝”现象,故有“牡丹长一尺,退八寸”之说。实生苗一般 5~6 年。 三、牡丹花的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1) 分株繁殖 无性繁殖可以保持母株优良性状基本不变,观赏牡丹的繁殖主要采用这种方法。牡丹没 有明显的主干,为丛生状灌木,很适合分株,也较简便易行。 ①选好适合的分株时间 牡丹分株一般在 9 月下旬到 10 月上旬,这期间的地温非常适合牡丹新根系的形成。如 果分栽早了,因外界气温尚高,容易引起冬芽萌动而抽发新枝即“秋发”,不但消耗了 养分,而且降低了抗寒和抗旱能力,对次春生长的开花都很不利。分栽太晚,新生根系 弱或不生新根,翌年植株生长势较弱,分蘖少,枝条矮、细,遇天旱极易死亡。 ②分株方法 牡丹生长 3 年即可进行分株繁殖,但以 4-5 年生为宜。先将母株从地里挖出,晾晒 1 -2 天,使根部失水变软但不要阴干过度,在容易分离处劈开,新分株的下部其下应有 较好的根系,每株应有 3-5 个蘖芽。分株后盆栽,经 5-6 年又可分株。 分株苗上部的老枝栽前应在根颈上部 3-5cm处剪去,如果分株苗没有萌蘖芽或萌蘖芽 太少、瘦弱,剪除部位以下应留有 2-3 个潜伏芽。剪去老枝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老枝的 叶、花对根内养分的消耗,促进分蘖及增强分株苗的生长势。 ③分株苗的栽植方法 将分株苗在杀菌剂的稀释液中速蘸,晾干后即可栽植。同时,为刺激新生根系的生成, 可在混合液中加入 50-200mg/L 的吲哚丁酸、萘乙酸等生根剂,可以促进生根,增强生 长势。栽植时,采用的是像林木生产中的“三埋两踩一提”,即先将苗垂直放入穴中, 放好其根部,一手轻轻提苗,一手向坑内填土。待土填到坑的一半时,用手将苗轻轻向 上一提,轻轻左右摇动一下,使细土与根密接,用木棍在苗四周捣实,再将土填满、捣 实,最后将栽植穴填满。栽植后用松土将栽植穴封成一个土丘,土丘一般高出地面 15 -20cm。 (2) 嫁接繁殖 主要考虑的有嫁接时间、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几个方面。 ①嫁接时间 牡丹自 9 月下旬到 10 月上旬期间均可嫁接,以白露 (9 月 7 日-8 日) 到秋分 (9 月 23 日 -24 日) 为宜,特别是以白露前后嫁接成活率最高,这可能是牡丹嫁接对特定温度和湿 度的反应,白露前后,气温在 20-25℃, 30cm深地温为 18-23℃,接口处很快便会愈 合及产生愈伤组织,所以成活率高。 ②砧木的选择 砧木通常用牡丹根豆或芍药根。用牡丹根作砧,以其较细较硬件而嫁接不便宜,繁殖的 植株刚开始生长比较慢,但接穗基部较易发根,萌蘖也比较多,有利于以后分株,面且 寿命也比较长。用芍药根作砧,因其质木化比较弱,操作就比较方便,而且成活率也比 较高。不过,接穗的根部发的根比较少,萌蘖也不多,寿命也较短。砧木要晾晒 1-2 天,失水变软后进行嫁接,这样切口不易劈裂,便于操作。 ③接穗 接穗最好采土芽长成的枝条, 其组织充实, 生命力旺盛, 基部容易发生新根及萌生新枝, 接后成活率高。如果萌蘖枝很少,只能采用树冠上部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接穗长度 一般为 5-10cm,粗度 0.5cm

相关知识

牡丹栽培技术
室内观叶植物栽培技术.doc
花卉栽培技术.doc
绿色(无公害)花生栽培技术操作要点.doc
花卉养殖培训课程安排.doc
牡丹栽培学堂:牡丹的露地栽培技术
[doc] 盆栽山茶花扦插繁殖与栽培技术
蝴蝶兰栽培技术.doc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doc
花卉栽培技术【精品

网址: 牡丹栽培技术分享.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252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牡丹的分株繁殖方法
下一篇: 油牡丹种植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