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刘光立 2011.09 第三章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 原则及常用手法 第一节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普通植物材料营造的优美景观,以直线条来统一全局。 景观设计以使用者的最根本需要为首要原则。 4、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类型 二、按景观素材的组织构造划分 (3)物种密度:同一地域内物种越多,色彩变化越多,景观越丰富。 2、季相景观 (3)秋季 植物季相景观 3、专类植物景观 专类植物园 4、整形植物景观 (1)图案造型景观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 植物种植物顺应地势划割出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的空间 二、立体轮廓,均衡韵律 修剪整齐的行道树具有较强的韵律感 三、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以常绿树为背景更显落叶树的风姿 四、一季突出,季季有景 借景 3、框景:利用门框、窗框等建筑物或植物间隙(树干树枝)来提取另一空间的景色,使之恰如一幅镶嵌在镜框中的图画。 4、夹景:利用树丛、树列、山石建筑等形成较封闭的狭长空间,以突出空间尽头的景物,还可隐蔽视线两侧较贫乏的景观。 六、环境配置和谐自然 (2)植物雕塑景观 5、意境主题景观 以植物的人格化造景、或根据诗词书画主题造景。 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月季为“花后”。 宋代张景修有十二客之说: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菊为寿客,瑞香为佳客,丁香为素客,兰为幽客,莲为净客,桂为仙客,茉莉为远客,蔷薇为野客,芍药为近客,荼蘼为雅客。 6、古树名木景观 7、草坪景观 一、顺应地势,划分空间 (1)植物空间划分应顺应地形起伏、水面的曲直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各种立地自然条件和欣赏要求而定。 1、空间是由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植物可在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的空间感。 2、植物空间划分应注意: 植物形成的空间 植物材料可以在地平面上以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矮灌木来暗示空间的边界,从而形成虚的空间。 草坪与地被之间形成的边缘界线能吸引视线并围合空间 草坪与地被暗示边界线及空间 在垂直面上,树干以暗示的方式形成空间的分隔,而空间的分隔程度受树干的粗细、疏密、种植形式的影响。 树干形成虚空间的边界 垂直空间 植物叶丛的疏密度、分枝的高度、植物品种、季节的变化均会影响空间的围合感。 冬、夏季空间及视线的不同 常绿植物冬季的屏障作用一样良好 完全封闭的空间 在顶平面上,植物的枝叶犹如室外空间的天花板,限制了伸向天空的视线,并影响垂直面上的尺度。季节、枝叶密度以及植物的种植形式会影响顶平面的形成效果。 树冠下形成的顶平面空间 植物构成的一些典型空间类型: 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 覆盖空间 全封闭空间 垂直空间 在观赏平面上要注意植物的疏密度与林缘线;在观赏竖面上要注意林冠线及林中的透视感。 (3)植物造景要有一定的景深感。空间应大小相济,似分似连,变化多样,有封闭,有开朗,不能一览无余。 图片 (4)植物种类应多而不乱。同一空间骨干树种要单一或相似,不同空间要有差别,多种植物混栽切不可乱,要根据自然群落关系进行合理搭配。 图片 (2)对原地形的处理,不可一律保留,也不可过分雕琢,既要做到匠心独具,又要不留斧凿痕迹。 1、立体轮廓指植物由于高低、前后错落形成的曲折的林冠线和林缘线。植物的空间轮廓要有平有直、有弯有曲。 图片 3、植物立体轮廓线可以重复,但要有韵律,尤其是整齐性要求较高的行道树景观。 图片 2、自然式园林轮廓线要曲折但忌繁琐,空旷平地更应参差不齐,前后错落。 图片 上组形态各异,大小相同,观赏效果不佳; 下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观赏效果好。 群落起伏的林冠线与曲折的林缘线 1、植物配置时充分考虑各物种生态习性、生物特性及观赏特性,突出主体。 4、常绿树与落叶树合理搭配,混植时要求以常绿树作背景,尽显落叶树秋叶景观,同时落叶后不至于萧条感过重。 3、远处的景观如果较好,则前景稀疏以露远景,远景如果不佳,则近景宜密,以挡远景。 2、植物个体间关系模仿自然界,做到高低、疏密错落有致。 冬季落叶植物视觉效果较差,且有隐退感,景观发生变化。 落叶树的枝条在常绿植物下更显
相关知识
做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景观设计中花卉造景的基本原则
盆栽植物选择原则(园林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案例分析.ppt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ppt
新中式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浅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植物与造景在手法上的艺术性
网址: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基本原则与常用手法.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4549.html
上一篇: 薰衣草的习性及园林景观用途 |
下一篇: 浙江杭州花家山庄3号楼建筑及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