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龙晓添
(广西师范大学)
摘 要:从北大《歌谣》周刊开始,以全国范围内相关民间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为起点,民俗整体化地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研究对象存在。各学科学者参与民俗学研究,并译介、阐发欧美、日本的相关研究理论与概念,对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等展开讨论、辨析,创办刊物、创建民俗学会。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俗学曲折发展,直至20世纪末开始逐渐繁荣,并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而更加活跃,在积极参与到国际民俗学发展过程中,学者们不断地梳理中国民俗史、民俗学史,引进西方理论,并结合本土研究经验创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民俗学以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为研究对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模糊性、开放性一直受到挑战。
关键词:民俗学;研究对象;生活;民众
相关知识
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揭晓 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德明《家乡民俗学》获奖
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从民间艺术到支撑人之“生”的艺术(vernacular艺术)
[赵艳]神树神话叙事的嬗变与多重语境 · 中国民俗学网
[林继富 彭书跃]民间故事讲述人与苗族“花场”的建构 · 中国民俗学网
民俗研究杂志
[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中秋节志 · 中国民俗学网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 中国民俗学网
牡丹—中国国花
[吴保和]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 · 中国民俗学网
[吴乔]花腰傣的文化与变迁 · 中国民俗学网
网址: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 中国民俗学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5930.html
上一篇: [段治兰]赋声以物 赋音以形:国 |
下一篇: 关于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