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统计报告指出,今年清明假期的踏青赏花游热度同比去年大增超7倍,南京在“全国周边游目的地TOP10”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全国出行目的地TOP10”和“自驾游黑马目的地TOP10”排行榜上均名列第五。
南京为何能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竞相奔赴、踏青赏花?在一位网友的留言中,或可见微知著。他说:“南京的浪漫无处不在,在地铁口,就能遇见一整个春天。”南京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秀美的风景。尤其是清明前后,金陵无处不飞花,姹紫嫣红,令人向往。南京的花,开在景区古寺,开在湖畔江边,也开在寻常街巷。或许只有在南京,游人才会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山水城林融为一体,什么是历史文化融入生活。人们看的是一朵花,更是一座城;赏的是一座城的繁花美景,更是那些只可意会的调性与质感。
看花不是花,花事即城事,赏花也赏城。有专家指出,当下游客的诉求不再只是美丽风景,还要有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沉浸式感受当地的日常生活气息。这就对城市的规划理念、公共服务、治理水平提出了全方位挑战。而被朱自清誉为“古董铺子”的南京,被网友戏称为“六边形战士”的南京,恰恰契合了、满足了文旅发展的新趋势。遍布全域的多样化泛旅游空间,渗透进城市肌理的隽永文脉,让游客体验“一路生花”,每走一步都是故事,每个转角都有宝藏。就像社交媒体上经久不衰的话题“爱南京的100个理由”,赏花只是表象,来南京游玩有100个理由、1000个理由。
更值得注意的,是文旅产业的场景化导向,即场景取代风景,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旅游要素。以花为媒,南京文旅行业因地制宜“花式整活”,将赏花与游园、演艺、露营、国风、非遗、美食、旅拍等活动充分融合,构建新业态、新场景,给游客以常变常新的内容输出,凝聚起热辣滚烫的城市引力。从“上春山,寻梅问雅”“海棠初绽,花下听昆曲”,到“古典园林,诗词中的春意”“田园诗画,寻一处慢生活”,讲好花的故事、城的故事,游客的赏花之旅更有深度、更具内涵,南京的文旅消费也有了新的增长点,产业链得以延伸壮大。
中国的赏花文化源远流长,却从来不是为了看花而看花,从欣赏颜色气味的感官品鉴,到注重仪式寓意的雅致赏玩,再到感悟生命律动的审美观照,古人在这件事上堆叠出异常丰盈的形式与内容。今天,游人们来南京看花,眼里也不只是花,还有六朝古都的气质风流、唐诗宋词的情感记忆、不期而遇的浪漫心动,以及“生活就在此处”的人生答案。对南京文旅而言,其中的哲理与启迪,不应止于这个花季。(南京日报 刘大山)
相关知识
春天去哪儿看花?这份全国春日赏花地图带你找找灵感
一朵花如何撬动 锡城“赏花经济”
朱自清《看花》原文、导读、鉴赏和赏析
“城”邀赏花
金秋余额有限,请抓紧时间赏花赏叶赏秋景
“赏花热”背后,藏着什么样的风雅?
聊聊古人赏花
女人看花的心情说说
看花赏春 放松身心
赏花文化焕发时代活力(墙内看花)
网址: 看花不是花,赏花也赏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6792.html
上一篇: 深圳清明节赏花的地方 绝美赏花路 |
下一篇: 途程 家庭清洁湿巾银柳干花摆件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