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卉心腐病
病原菌:灰葡萄孢属、疫霉属、腐霉属等
危害植物: 凤梨、百合、鸟巢蕨等
危害部位:危害心部
以观赏凤梨心腐病为例:
危害症状:危害幼苗和成株,破坏茎及叶片的幼嫩部分。发病初期叶色暗淡无光泽,心叶黄白色,易拔起,后渐变黄色至红黄色,叶尖变褐干枯,叶基生浅褐色水渍状腐烂,造成心部呈奶酪状组织软化。病健交界处形成一波浪形深褐色界纹。腐生菌侵入后发出臭味,严重时全株枯死。
图片图片
病原:烟草疫霉、寄生疫霉、细菌,单种或复合危害。
发生规律:病菌在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残体和病肥成为本病的初侵染源。在温暖地区,病菌借雨水溅射和灌溉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浸染。观赏凤梨心腐病在日暖夜凉的天气和地势低洼积水,湿气滞留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凤梨浇灌平常施水肥主要浇在杯内,因此需保证使用水清洁,避免病菌感染,另外浇肥时要注意EC不能过高,以免造成损伤;三是不使用刺激性的药肥。在培育过程中不宜摆放过密,预留生长空间,保证通风透光。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治疗,对症用药:用绿青600-800倍+健致1000倍+秀功200倍喷雾或喷淋,连用2-3次,生产培育大面积用药,针对未使用过的新药,需做安全性测试以提高安全性。
二、花卉灰霉病
病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
危害植物:可为害50种以上的草本、木本花卉,如丽格海棠、仙客来、瓜叶菊、蝴蝶兰、一品红、牡丹、翠菊、山茶、菊花、秋海棠、大丽花、天竺葵、唐菖蒲等。
危害部位:主要为害叶片、果实,也为害花及茎。
危害症状:叶片染病后,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为浅褐色,稍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边缘逐渐变为黄色,以后叶片干枯,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发病条件: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灰霉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6-23℃ 。相对湿度持续在90%以上病害极易发生流行。低温高湿是灰霉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日光温室和南方塑料大棚内通风不良、湿度大、温度低很容易发生灰霉病,应引起注意。
灰霉病的科学防控
灰霉病是气传性病害, 病菌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在实际病害防治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如药剂喷施,难以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因此提前预防及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灰霉病的预防:(1)控制病原物:大棚内盆花出清后,用静白特对大棚,风机进行全面消杀工作;花卉培育期间及时清除枯枝病叶,集中销毁;(2)加强大棚通风透气,避免临近晚上时浇水,尽量保证越夜时叶片干燥;(3)培养健壮植株,合理施肥,增加微量元素等抗性元素的补充。发病前用绿青600-800倍液或源典等药剂进行预防,预防时喷雾处理,除了植株尽量连同地面一起喷雾。
灰霉病发病初期治疗:若遇植物感病,控制湿度,再用对症药剂绿青600-800倍液+康圃1000倍混合液进行喷雾。根据防控情况,连用2-3次,间隔7-10天。尽量在晴天或上午喷药,避免下午用药过晚。
三、花卉疫病
病原菌: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科,疫霉属。
危害植物:长寿花、海棠、百合、 蟹爪兰、兰花、长春花、椒草、康乃馨、非洲菊等多种花卉 。
危害部位:花卉各器官都会受害,以幼嫩部分最易发病,主要出现根腐、茎基腐、茎腐、枝干溃疡、叶枯、芽腐和果腐等症状,其中根颈部受害最为严重。
危害症状:病斑初显暗绿色水渍状斑,后迅速扩大变褐软腐,潮湿时病部长出稀疏的白霉状物 ,病斑部分有轮纹状。
发病条件:疫病发病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时有利于孢子产生、萌发、侵入和菌丝生长。在适温下,湿度越高发病越重,一年中梅雨和秋雨期发病最重,在连续3天下雨或台风暴雨后,病害迅速蔓延,雨后放晴,天气闷热,使病害流行。棚室密闭不通风,湿度过高,发病严重,棚内常滴水处发病早且重。
化学防治:根颈部受害型:用健致/健琦800-1000倍+ 跟多800倍液喷淋防治,控制病菌,为根系补充营养,促进后期恢复。叶部受害型:用健致/健琦800-1000倍+思它灵800倍叶面喷雾防治。以上药剂可作为预防和治疗用药,专防疫病及根腐病。
(转自国光园林)
相关知识
【四新技术】三种花卉心叶腐烂病的识别与防治
花生茎腐病识别与防治技术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一)
如何识别与防治兰花细菌花腐病.ppt
观赏植物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pdf
花卉病毒病是怎么识别与防治的?
花生网斑病识别与防治技术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
花卉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网址: 技术共享 花卉心叶腐烂病的识别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7305.html
上一篇: 杏花春雨江南在线播放免费听 |
下一篇: 工业喷头对花卉防病虫害具有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