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与数词的规范用法 收稿日期:2012-06- 10 一、汉语小写数字和数词的用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小写数字和数词在报刊和书籍中已逐 步显现出“被弃用”的趋势,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事件的日期前 缀,如规定中明确“必须使用汉字”的一二九运动、八一 南昌起义、七七事变等等。但是,近年来,事件的日期前缀已渐 渐为阿拉伯数字所取代,例如 5 12汶川地震、7 23动车事故 等写法频繁见诸报端,动摇了 “必须使用汉字”的规定。 实际上, 无论是“七七事变”还是“ 512汶川地震”,都鲜明地反映了 不同历史时期的用词习惯和特点, 而且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所接 受。因此,有理由认为,规定中“必须使用汉字”
2、的规定, 是指已经定型的词组不能随意改写,如“一二九运动”不能改 写为“ 129运动”,“七七事变”不能改写为“ 77事变”, 等等。而近期发生的“事件”,只要不影响阅读、不引起歧义, 应该可以“合理使用”阿拉伯数字。反之,由于专业特点和表述 上的需要,“应该”(不是“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数词, 亦可“合理使用”汉字小写数字。 同理,在音乐图书中使用汉字小写数字时,也应该遵照“必 须使用”的原则并把握好“可以使用”的分寸。 1“必须使用”的原则 凡涉及中国古代音乐史专有名词、 中国乐曲名称、 中国传统 乐器名称、 农历和少数民族历法及相关的词汇, 即用阿拉伯数字 “不能替代”的词汇,如五声
3、音阶、七声音阶、十二律、京房六 十律、三百六十律、十二宫调、六宫十一调、九宫十三调、燕乐 二十八调、八十四调、胡笳十八拍、十二木卡姆、弦 索十三套、十六板、六弦琴、七弦琴、十七簧笙、天宝十 三年、丙寅年十月十五日、农历二十五西沟花儿会、 (农历)三 月三歌节、藏历六月初五朝山节等等,必须使用汉语小写数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引用古代文献时, 切记不要将引文中的汉字 小写数字改为阿拉伯数字, 特别应该切记的是, “卷一”不能改 写为“卷 1”。见范例 1: 宋史(卷一二六)载:“元等驳之曰:前圣制乐,取法 非一,故有十三管之和,十九管之巢,三十六簧之竽,二十五弦 之瑟,九弦、七弦之琴,十六枚之
4、钟磬,各自取义。” 1 西方音乐史和作曲理论论著中的有些专有名词,虽然是译 名,但和路易十三、保罗二世一样,亦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取而代 之,如五声音阶(调式)、七声音阶(调式)、十二平均律、十 二音体系、三和弦、大小七和弦、那波里六和弦、四六和弦、三 四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等。见范例2: 在弦乐队六音和弦的背景上由钢琴等乐器奏出一个五 音动机,二者和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十一音音列2 2. “合理使用”的范围 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出版社可以根据专业用语的特 点和约定俗成的惯例“合理使用”汉字小写数字。 在人民音乐出 版社出版的音乐图书中, “合理使用”汉字小写数字构成的序数 和数词有以下几类
5、。 (1)五线谱的线、间名称,如第一线、第四间、上加三线、 下加二线等等。见范例 3: 所谓加线, 是指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添加的短横线, 它们也 有一定的名称。 凡在五线谱上方的加线, 自下而上分别称为上加 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三线等。其线间也应自下而上分别称为上 加一间、上加二间、上加三间等3 (2)音符的分数,如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 符以及三连音、六连音、十二连音等等。见范例4: 当音符时值的划分与偶数均分的基本划分不一致时, 则称之 为音乐时值的特殊划分。 特殊划分用连音符来表示, 常用的有三 连音、 五连音、 七连音、 九连音、 十连音以及二连音和四连音等。 4 (3)音程
6、的度数,如三度、增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十 三度等等。见范例 5:纯音程(一、四、五、八度),大、 小音程(二、三、六、七度)及统称为三全音的增四度和减五度 叫做自然音程,共有 14 个。 5 (4)节拍的序数,如第一拍、第三拍、第九拍、第十二拍 等等。见范例 6: 中段主要是调式色彩的对比, 主题虽是新的, 但和程式段主 题性格类似,特别是每个乐节都落于第二拍,形成一种共同的 “节奏风格”。 6 (5)乐章序数、变奏的序数、主题和乐段的序数,如第三 乐章、第四变奏、第二乐段(乐句)等等。见范例7: 之后的第七变奏(258276小节)是第二主题先在 C 大调,后在bE大调(第266小节)上的展
7、开。从表现意义上讲, 它紧接在上一变奏, 即第三主题之后再次被强调, 与第一乐章展 开部的类似处理相呼应, 而第六变奏具有高潮性效果此处具有抒 情性,在音响上能起到调节作用,并为下一变奏作铺垫。 7 ( 6)曲式与作品分析常用词汇,如三句乐段、二段曲式、 三段曲式、三部曲式、第二展开部等等。见范例8: 三段曲式可以说是带再现的二段曲式的扩展。 当带再现的二 段式的“中间部” (即第二段的上句) 发展为相当于一个乐段的 规模,而再现句在结构上也相当于一个乐段时, 就成了三段曲式 (简称“三段式”)。 8 另外,在章、节、目体例的图书中,章、节、目三级标题应 统一使用汉字小写数字排序。即第一章、第
8、十一章,第四节、第 九节,六、七等级别的标题,均应使用汉字小写数字。 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笔者以为,鼓励使用阿拉伯数字是颁布规定的初衷,即 “要求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 特别是当 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 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按照规定,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属于“必须使用”阿 拉伯数字的范畴; 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非物理 量“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目前,见诸报端的新闻标 题中,“尽可能地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中国 男子拳击再添 3张奥运门票 9 、停售封存 13种药用空心胶 囊产品 10 、南昌出台公车配备使用管
9、理办法 市直单位处 级领导两人配 1 辆车 11 等等。在音乐图书中,除前述“必须 使用”和“可以合理使用”汉字小写数字的范例所及以外, 均应 “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 1.谱例序数“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由于作曲技术理论类图书谱例较多, 使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已 成惯例。全书谱例统一排序时,采用例1、例2例26、例27 的形式;全书谱例分章排序时,第一章为例1-1、例1-2, 第二章为例2-1、例2-2,第三章为例3-1、例3-2,余 类推。 2. 小节数和小节序数“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马勒为独唱和乐队而作 大地之歌 第一乐章也有这种 特点,它使用了双呈示部(189,90202)、双主题的主部
10、(1 15, 1633)、双主题的副部(5374, 7589)、分成两个大 部分的展开部(203266, 267325)以及两个基本调性(a小 调和 ba 小调)。从比例关系上看,乐章全长 405 小节,两个呈 示部的长度为202小节12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 在表示小节的范围时, 不能使用一字线 ()或两字线(一一),而“必须使用”波纹式连接号 (), 例如:第1小节第16小、1732小节等等。 三、罗马数字的用法 在图书中(包括音乐图书),为了与正文的页码有所区别, 目录的页码往往使用大写罗马数字排序。 当然,目录也可以用不 同于正文页码字体或其他体系的数字排序。 在音乐图书中,使用罗马数字
11、表述调式音级时,可见“大 写”和“大小写”两种“体系”,且情况比较复杂。 采用“大写体系”的乐理类图书, 仅用大写罗马数字表述调 式音级,例如:“因此把自然大调的第级降低变 化半音可以求得同名自然小调。反过来把自然小调的第M、W、 W级升高变化半音也可以求得同名自然大调。”13美柏 西该丘斯音乐的构成(缪天瑞译),14苏赫伐斯琴 科音乐基本理论习题(汪启璋译) 15 ,李重光音乐理论 基础 16 、基本乐理简明教程 17 ,晏成佺、童忠良基 本乐理教程18等著作中,亦仅用大写罗马数字I、口、山、 表述调式音级。 在采用“大写体系”并使用“音级标记法”的和声类图书 中,同样仅用大写罗马数字表述和
12、弦,例如:“I在大调中是大 三和弦,在小调中是小三和弦。在大调中是小三和弦,在小调 中是减三和弦。山在大调中是小三和弦,在小调中是增三和弦。 W在大调中大三和弦,在小调中是小三和弦。V在大调及小调中 都是大三和弦。W在大调中是小三和弦,在小调中是大三和弦。 叫在大调及小调中都是减三和弦。”19米用这一体系的还有 美柏西该丘斯和声学(缪天瑞译)20,德保罗兴 德米特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罗忠荣译) 21 ,俄里姆 斯基 -科萨科夫和声学实用教程(张洪岛译)22 ,苏 奥斯克列波科娃、斯斯克列勃科夫实用和声学教程(孙 静云译) 23 ,吴式铠和声学教程 24 ,童忠良近现代和 声的功能网25,匈凯斯
13、特莱尔略林茨键盘和声学教 程(张瑞、邹国昌、徐振华译) 26 ,谢功成、马国华、童忠 良、赵德义 和声学基础教程 (下册) 27 ,谢功成、马国华、 童忠良、 赵德义和声应用教程 28 等等专著。米用“大 小写体系”标记音级的乐理类图书, 在国内以缪天瑞先生在 基 本乐理教程中的描述影响最大: 在主音、下属音和属音上构成的三和弦,分别叫做“主和 弦”、“下属和弦”和“属和弦”。这三个三和弦,其根音距三 音都是大三度音程; 各和弦在性质上都叫做“大三和弦”, 以大 写罗马数字为记。 在大音阶的第二、 三、六各音上构成的三和弦, 其根音距三音都是小三度音程,其根音距五音都是纯五度音程; 各和弦在性
14、质上都叫做“小三和弦”,以小写罗马数字为记。 和弦的标记法,也可以对大、小、增、减各和弦一律用大写 罗马数字,而在其下方加记“大、小”等字样。29 在该书的第二次修订版中, 作者删去了“和弦的标记法, 也 可以对大、小、增、减各和弦一律用大写罗马数字,而在其下方 加记大、小等字样”这句可以变通使用两种“体系”的表 述,30从而明确了“大小写体系”标记法的“唯一性”。美 腓约罗曼在和声分析(顾连理译)31 一书中则更加明 确地指出:“大写字母表示大调,小写字母表示小调在大调 中,各音阶音上的的三和弦的标记如下:I、ii、iii、W、V、 vi、vii。在小调中:i、ii、M、iv、V、W、vii
15、。”采用“大 小写体系”和声类图书还有谢功成、马国华、童忠良、赵德义和 声学基础教程(上册)32,王瑞年基础和声学33,美 斯蒂凡库斯特卡、多萝茜佩恩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 述(杜晓十译)等等专著。 四、“混用”汉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的例子 在中文图书中,并非“绝对”不能“混用”汉文数字和阿拉 伯数字。例如不同级别标题的序数。我们假设“一”为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至七级标题依次写为:一)、(一)1、1 )、( 1)、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其一,加单引号的标题级别大于加双 引号的标题级别,但很少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除了章、节两 级标题外,再用“一、(一)、1、( 1)、 宀五级标题已经 足够用了。其二,在中文图书中,一般不提倡用罗马数字和英文 字母区分标题的级别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 现在有些作者在区分标题级别时喜欢采 用西文的体例,即一至三级标题依次
相关知识
终于懂了日语中的数词怎么用
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领域
鸡蛋花精油的功效与用法
薰衣草精油的功效与用法
【植物精油的功效与用法】
丝瓜花的用法
脑与数学(2)
植物精油的功效与用法
薰衣草干花的功效与用法
玫瑰精油的用法与功效
网址: 数字与数词的规范用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7469.html
上一篇: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d |
下一篇: 多肉植物市场尚未饱和 行业投资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