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牡丹产业】牡丹产业绘就提质新蓝图

【牡丹产业】牡丹产业绘就提质新蓝图

2月24日,在洛阳老城区土桥社区的牡丹催花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盆盆牡丹捆扎、包装、发运。

“我种了1万多棵催花牡丹,春节期间销售非常好,目前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的订单仍源源不断。”种植户卫建华笑呵呵地说。

老城区是洛阳城区牡丹最集中的种植和观赏区,也是洛阳市重要的牡丹产业集聚区。该区坚持用现代农业理念,不断发展壮大牡丹种植产业规模,着力叫响“国花牡丹”品牌,目前全区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年产牡丹盆花20万盆,花农每年增收3200余万元。国际牡丹园、国家牡丹园、洛阳牡丹园等5个牡丹观赏园每年接待各方游客近百万人次。

搭乘互联网东风,花企花农纷纷开启“触电”模式,直播带货成为疫情之下催花牡丹拓展市场的新风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在“互联网+现代物流体系”的加持下,走向天南海北,进入千家万户。

为更好地服务花企花农,老城区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协调快递公司入驻社区与花企花农实现无缝衔接,既增强运力,又降低成本。从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到牡丹鲜花饼……老城区不断加大牡丹深加工产品和牡丹文化产品的研发力度,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初步形成了集牡丹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打好“国花牡丹”牌,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全株牡丹花的经济效益,牡丹系列产品年产值超亿元,走出一条牡丹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在洛邑古城,洛阳首个水幕电影《三生三世牡丹情》也精彩亮相。以“科技+牡丹元素”将水幕与炫彩光影融合,生动展现了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营造“梦里隋唐,尽在洛邑”的浓厚场景氛围,让老城焕发年轻态。

打好“牡丹牌”,“卉”制新蓝图。老城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老城区将认真落实洛阳市委关于牡丹产业提质升级的要求,围绕建设邙山特色牡丹产业带,打造牡丹产业社区,推动牡丹种植、观赏、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提升;加快推进洛阳牡丹博览交易中心、徐村牡丹集散中心、牡丹无土栽培项目,带动前李、徐村等牡丹大田种植,扩大催花牡丹、牡丹鲜切花市场规模,不断提升牡丹产业链影响力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为持续叫响“洛阳牡丹甲天下”品牌增光添彩。

(原载于2022年2月28日《河南日报》第01版)

编辑 | 王 培

原标题:《【牡丹产业】牡丹产业绘就提质新蓝图》

相关知识

“颜值”变“产值” 菏泽牡丹区开创牡丹花卉产业新篇章
“颜值”变“产值” 菏泽市牡丹区开创牡丹花卉产业发展新篇章
山东菏泽林业局科技赋能牡丹芍药产业
菏泽市牡丹产业:“四个转变” 迈向高质量发展
深耕牡丹产业,一朵花“链”起一个产业
山东菏泽牡丹芍药产业高新技术培训班举办
菏泽牡丹产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
看鄢陵花木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油用牡丹 |小小牡丹籽 撑起大产业
2023中国牡丹产业高峰论坛在老城区大唐花市举办

网址: 【牡丹产业】牡丹产业绘就提质新蓝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458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牡丹花开惹人醉 国色天香竞芬芳—
下一篇: 菏泽市:让牡丹在瓷器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