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菏泽市深耕牡丹“全赛道”

菏泽市深耕牡丹“全赛道”

  日前,记者从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我市深耕牡丹产业“全赛道”,在产业发展、花卉品种、销售模式、发展理念上实现“四个转变”,形成了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从单一观赏向全产业链转变

  菏泽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共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个品种。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我市不断延伸牡丹产业链条,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籽粕做饲料,枝条和叶子做熏香,将一朵花完全利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完成了从单一种植向医药化工、日用化工、营养保健等领域的延伸,形成了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

  目前,全市牡丹深加工产品达到11大类、260余个,牡丹特色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年总产值达到102亿元。

  “一花独秀”向“百花齐放”转变

  我市紧紧围绕“牡丹之都·花样菏泽”发展定位,以打造牡丹全产业链为抓手,统筹牡丹、芍药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花卉体系,实现了从牡丹“一花独秀”到牡丹芍药“双花竞放”,再到花卉产业“百花齐放”的转变。

  牡丹育种实现突破,由近缘杂交向远缘杂交转变,近几年获审通过的牡丹新品种近70个。芍药鲜切花持续热销,今年销量突破1亿枝,销售额达到5亿元,占全国同领域市场一半以上,带动全市芍药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专业合作社124家,标准化种植基地30个,优化引进国内品种460个、进口品种200个,我市已成为全国品种最全、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芍药切花主产区。同时,带动玫瑰、非洲菊、蝴蝶兰等地方花卉品牌发展,培育出了9个特色花卉乡镇。

  花开云端全方位转变

  从传统线下销售,到电商触网云销,菏泽牡丹插上“翅膀”,花开云端。特别是近两年,商家纷纷在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快手、微信等电商平台开店,将牡丹产品销售渠道由实体拓展到了线上。

  目前,全市线上牡丹商户达到1.2万余家,网络销售份额超过市场销售总额的60%,预计今年观赏牡丹、催花牡丹、牡丹芍药鲜切花三项网红产品总销售额不低于8亿元。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物流运输逐渐扩面、提质、增效、降本,国内销售区域从11个重点城市扩展到52个一二线城市,国外销售区域从欧美发达国家扩展到东南亚和南美洲。在运输渠道方面,空运、海运、陆运一应俱全,菏泽芍药“打飞的”48小时到洛杉矶,顺丰、京东、中通等大型快递公司纷纷入驻。同时,引进了“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花卉交易平台——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力推动了菏泽牡丹交易的国际化、标准化和数字化。

  特色产业向文化品牌转变

  我市树立“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的发展理念,从注重经济效益转变为统筹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一手抓牡丹产业,一手抓文化挖掘。

  工笔牡丹画大放异彩,每年创作作品可达120万幅。《“中国牡丹之都”标识图案使用管理办法》顺利颁布实施,截至目前,授权使用“中国牡丹之都”标识图案的企业共18家、涉及产品33个,品牌带动效应明显。高标准举办世界牡丹大会、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等,面向全球举办“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项评选活动,艺术成果丰硕、社会反响热烈,擦亮了“中国牡丹之都”金字招牌,成为推动我市“后来居上”的重要发力点。

  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陶福占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紧紧围绕“牡丹之都·花样菏泽”发展定位,按照“125”总体思路,打造一个牡丹发展核心区,突出产业培育、文化延伸两个方向,抓好企业培育、科研创新、节会举办、宣传推介和平台建设五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一朵花扮靓一座城,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人民,让产业之花、惠民之花、创新之花绽放全城、飘香九州、誉满全球。 (记者 马源劭)

相关知识

深耕牡丹产业,一朵花“链”起一个产业
上海科创深耕“中国牡丹之都”,助推“花样经济”新纪元
菏泽市牡丹产业:“四个转变” 迈向高质量发展
传承千年,以花养容|龙池牡丹以牡丹护肤领跑护肤品赛道
科技创新谋“蝶变”,牡丹全产业更新换代“遍地开花”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捧回两项大奖 ,尧舜牡丹夺金
菏泽市花之君牡丹产业开发中心
菏泽市牡丹芍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对接会召开
将“颜值”转化为“产值”,豫园股份携手菏泽市助推“花样经济”
“颜值“变”产值”!上海科创深耕“中国牡丹之都”,花卉与化妆品产业携手迎来新机遇

网址: 菏泽市深耕牡丹“全赛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4589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朵花的跨界之旅——从牡丹产业看
下一篇: 山东菏泽牡丹串起产业化发展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