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为景天科拟石莲属多肉植物,音译也叫黑檀汁现在大家习惯叫乌木,养过多肉植物的人都知道,可以说乌木是多肉中的贵族,很多人花费了很多心思在它的养殖配土上。下面醉花网小编就为大家说说它的配土。其实单根据乌木的原产地就可以大致知道应该怎么配土,“砂质”、“干旱”是关键词,这意味着同时拥有良好的持水力和透气性的颗粒介质,是乌木天然的爱。既然多肉植物的根系长期处在在持水性能较差的砂石环境里,因此就不能适应持水力过强且透气性差的基质,例如大比例的泥炭、椰糠、园土等。这些基质的共性是持水力强、蓄水期长、且微环境空间小、含氧量低。除了不利于根系健康生长之外–根系的健康生长依赖性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充足的空气–也不便于控水,易造成植株不可逆转的徒长现象,俗称“伸脖子”、“摊大饼”。尤其是乌木这类生长在日照充足,常年干旱少雨的环境中的品种。因此,韩国人明智的选择了大比例颗粒(成长土)甚至是全颗粒(上色土)配方。下面就看看韩国人是怎么给乌木配土的。
韩国使用的乌木成长土:麦饭石(35%),轻石(20%),珍珠岩(20%),植物腐质(10%),龙泉赤玉土(3%),黑色火山岩(2%),杂质(10%)。
韩国使用的乌木上色土:轻石(35%),麦饭石(30%),龙泉赤玉土(20%),黑色火山岩(10%),火山岩(5%)。
仔细分析一下这些配土基质,我们基本摸清了韩国人给乌木配土的思路。
1.颗粒为主,兼顾持水力和透气性;
2.肥力低,但不失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等;
3.确保不俗的亲根性和导水性;
4.相对稳定的物理结构。
5.弱酸性介质环境;
6.适中的容重(田间自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称为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土壤肥瘦和耕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容重高说明土壤紧实,孔隙数量少,土壤的水分、空气、热量状况较差)。
下面再说一下多肉植物铺面、垫底介质的有关知识。
1.铺面——麦饭石
麦饭石是饮用水滤材的主要原料,是因为它蕴含的那些矿物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氨基酸、氧分是“过水溶出”的,它对有害物质的吸附动作也是通过“过水”完成的。考虑到浇水时自上而下的流动性,这是麦饭石铺面的主要原因。另外两点好处,一是美观,二是麦饭石容重大,压在上面有利于稳固介质的物理结构,降低因搬动、震荡所导致的颗粒介质内部位移、摩擦引起的伤根风险。而且还能非常有效的避免介质表层的轻质材料(如浮石、泥炭等)被风吹跑。
2.垫底——大颗粒浮石
盆栽底石,是个老话题了,实践证明对于精养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要求质轻,颗粒大而坚固,孔隙多,贫瘠,能迅速散失水分,在植器底层形成一个水分调节层,便于空气顺利进入它之上的根系发达区域帮助根系健康代谢、生长。我们认为大颗粒浮石(粒径约8-20mm)是个不错的选择,一直用它给种植乌木的植器垫底,可以根据大小分分类,把最大的放在最底层,然后往上依次变小,最后和乌木配方土平顺衔接(大颗粒的火山石也是不错的替品)。
当然,也要借此稍作提醒:严格来说,北方干燥、日照充沛,而南方湿热多雨,晴天相对较少,这样的差异性的确会对介质属性造成一定影响。那么在干燥的地区,介质中应更加强调虹彩石、赤玉土等持水力强的介质的保有量,甚至可以考虑为介质加入少量高位泥炭;而在潮湿的地区,则可以考虑适当减少保水材质的比重,用更多的麦饭石取而代之。也可以选择一样的配土,在浇水频率上有所调整。
关于颗粒大小的问题:
栽培介质中,颗粒大小一直被认为和亲根性有直接的相关性,所以有必要最后说明一下粒径的选择。
虹彩石,只有一种规格。当中颗粒大小相对丰富,能够合理的相互堆砌,填充。
龙泉赤玉,3-6mm规格。
仙土,小号,粒径大约在3-10mm之间。
麦饭石,3-6mm规格。
最后醉花网提醒大家:所有介质(除泥炭外)使用前应过1mm筛,清除粉尘,确保良好的透气性。
总而言之,要想养好贵族乌木品种,配土真的是很关键,对于刚开始接触乌木的新手朋友们来说,更是把配土放在首要问题上来,只要配好土了,接下来就是日常养护管理了,此外还总结经验,多观察细节。
相关知识
黄皮乌木多肉怎么养
多肉乌木怎么养护
多肉植物怎么配土
乌木多肉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乌木多肉夏季怎么养
如何养护黄皮乌木多肉(从选购到养护)
给多肉配营养土,怎么确定颗粒土占比?
乌木多肉的养护秘籍(用心呵护,让它更加茁壮)
多肉植物的土壤怎么配
多肉土自己在家怎么配,怎么栽种
网址: 多肉植物乌木怎么配土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47541.html
上一篇: 多肉植物龟甲龙怎么养?南非龟甲龙 |
下一篇: 多肉多浆植物栽培.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