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不仅以百花齐放、盛世花开的美景打动八方游客,
更是一届以生态绿色为鲜明特点的创新花博。
要了解世界级生态岛的成色,
花博就是一面绝佳的观察窗口。
不砍园区一棵树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是首次在岛屿上、乡村中、森林里举办的花博盛会,如何利用好自然禀赋,打造生态景观,成为园区规划建设的核心课题。
花博北园是依托原有自然风貌进行大胆创造而成。“盛世牡丹”的美丽图景在不影响森林、湿地主体格局的前提下横空出世,其“新建”属性尤为突出。据了解,花博北园森林覆盖率在展会期间达到35%左右,花博会后则将继续增加至50%以上。
花博南园则基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基底加以改造,既保留老一代崇明人十分亲切的公园韵味,又因地制宜,添加了诸多亮点,以“改建”为核心特色。水杉树是花博南园的标志性景观,种植面积已占到南园总面积的40%以上。随着季候变迁,水杉树往往呈现不同的观赏要素。为了演绎“花香森林——幸福生活每一天”的意境内涵,水杉林的保护与利用就成为花博南园建设的关键。
在基础规划上,留出部分生态保育区,保护最原生态的珍贵森林资源;在园区布局上,充分考虑水杉林自然分布,合理布置景观、安排线路,形成景观融合;在具体设计施工阶段,根据树木点位来敲定建筑布局,做到不砍伐一棵树。此外,着眼细节,采用耐候钢板制作树池,减少对根系的破坏;铺设加工过的树皮,减少水分蒸发,保护水杉根部,更起到美化效果。后期养护中,水杉林更是用上了无人机喷洒农药的先进飞防技术。科学监测和科学施药结合,从而对森林公园的病虫害实现有效治理。
诸多努力造就了花博南园藏景于林、错落有致的独特景观。随着天气转热、光照变强,水杉林的树荫更成为南园的独特优势;而放眼整个花博园区,更是将屋顶绿化、乔木荫蔽、建筑物遮阴等环节做到了极致,通过实施综合浅色材料铺装、渗透铺装以及太阳能光伏板敷设等方案,有效降低园区热岛效应,花博园区的微气候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坚持生态硬指标
花博的生态是表里如一,落实量化的。正如花博南园负责人、专业建筑师任元斌所说,花博园各项设施场地坚持以实现可持续化为目标。具体而言,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超过20%,清洁能源普及利用率、节水器具普及率、污水收集处理率、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水纳管率、固体废物处理率(含废油脂)、油烟设施处理率则全部达到100%。
据了解,光明食品集团成立的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92立方米/天。以花栖堂为代表的的花博园各大餐饮点产生的垃圾,都有着“光明前途”——厨余垃圾可经过降解成为有机肥料;餐饮用具由天然植物材料打造而成,对人体无害、对环境友好;后续,园区还会将垃圾循环利用的相关产品向公众展示销售。这意味着花博会举办期间,所产生的废弃物完全实现无害化处理,真正实现了环境零污染、垃圾零排放。
无论在花博南园还是北园,河道水域都是布置景观的重要线索,沟通不同景观功能分区的关键元素。在花博园,水系规划均以现状水系利用为主,根据水利需求适度拓宽和扩大河道水面,使水面率达到10%以上,从而凸显崇明的岛屿特色、湿地特色。水域取消人工硬质驳岸,充分利用草木、砂石天然材质,打造全自然驳岸,呈现原生态景观。此外,园区水质有保证,核心指标须达到河道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园区河湖水体清澈,透明度须达到70厘米以上。
正是一个个可以量化的硬指标,牢牢把握住花博会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的目标与底线,将生态嵌入展会的每一个运转环节,从而赋予这届高规格“生态花博”以可能性。
生态“绝活”处处有
这届花博会的角角落落,都充满了生态绿色的理念。复兴馆前,由502.7万个利乐牛奶盒打造而成的“网红长椅”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打卡留影,生态循环可持续的理念,便经由这一次次打卡不断传播开去。
复兴馆、世纪馆、竹藤馆,三座核心主场馆,都有生态“绝活”。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的复兴馆,以其波涛状屋顶造型,不但形成自遮阳挑檐,有效降低太阳辐射量,也与太阳能光伏组件形成一体化设计,从而进行光伏发电、实现节能减排。展厅立面设置大量可开启扇,为建筑提供良好通风环境;采光天窗营造了均匀的室内光环境,减少了人工光源使用。
世纪馆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一般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粉刷涂料;清水混凝土还原了材料自然质感,体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独特美感。”世纪馆建设负责人黄深介绍,清水混凝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一次成型,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此外,世纪馆的覆土建筑形体具有先天节能保温性能优势,通过种植屋面与周边林木互动,实现建筑体量消隐效果。
竹藤馆则结合其独特的立面造型、创新性的3D打印模板加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竹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被视为保护林木的关键材料;竹藤馆以新型竹钢复合材料为主材质,正是看重了竹子的材料潜力与应用前景。
走进百花馆,一系列创新花艺展品吸引了游人的目光。立体装置盆景《保护地球》大量采用废弃材料,用巧妙的改造手法将其统合于球状立体造型中,通过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点明其呼吁大众“保护地球”的主旨。非独这一件,许多作品都发掘了一次性生活用品、固体废弃物的造型潜力,用巧思将其“点化”为盆景艺术。
在“长三角市民花园”大赛区域,黄浦区市民杨柳青设计的创新中式园林与“海上梦圆”崇明园隔湖相望。这座精致的花园设计灵感来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春种花、夏休憩、秋丰收、冬沤肥四个子题融入草木器具,成就一幅古朴雅致、生趣盎然的耕读画卷。据创作者介绍,花园采用包括环保竹材料、传统烧制砖石及太阳能供能灯在内的许多环保材料,将绿色理念与设计语言结合,从而阐释生态园林的真谛。
三年前,上海市筹备第十届花博会小组就明确提出“生态办博、勤俭办博、创新办博”的目标要求;如今,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成功举办,集中展示了崇明生态发展的丰硕成果,也为未来前进提供了启示,崇明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记者:朱远哲
编辑:顾佳丽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凤台县:做实城市绿化 擦亮生态底色
开阳花梨镇:治污植绿“擦亮”生态底色
做实城市绿化 擦亮生态底色
第十一届中国花博会会徽、吉祥物、会花、会歌、宣传口号开始征集!
第十一届中国花博会会徽、吉祥物、会花、会歌、宣传口号全球征集启动
零陵:厚植生态底色 推动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做实城市绿化 擦亮生态底色
甜美的百日花,模糊了自然花的底色图片
第十一届中国花博会将于2025年在郑州举办
网址: 生态:花博最亮底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1533.html
上一篇: 无声的画——植物园标本制作记 |
下一篇: 岩石缝隙中的生命奇迹:奇花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