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则新闻,某人妻子被谋杀,他冲进屋里抱了已经死去的妻子。因为这一个动作,他的衣领上有了一滴“喷溅型”血迹。办案人员认为,喷溅型血迹只会在人活着的时候出现,所以此人在发现妻子尸体时抱了她是经不住推敲的,他势必在妻子活着时在现场,所以他就是谋杀妻子的凶手。
此人被判死刑,因为证据不足,改判死缓。
多年后,谋杀他妻子的连环杀手落入法网,他的沉冤才得以昭雪。
前不久告破的“白银市连环杀人案”,是生物技术提供了巨大帮助。据说当年发生连环杀人案时,白银市曾采集过全市适龄男子的DNA,都没有找到凶手。原因是采集范围只在白银市,当时还没有划入白银市的郊县不在采集DNA范围。而凶手,就在那里居住。
案件侦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偏差,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问题却是非常明显的,破案手法过于陈旧,摸排、指纹、足迹、车轮战审讯……如果是在上世纪,这样的手段无疑是有效的,但到了21世纪,却不是那么回事了。
因为,除去那些有原因、有动机的犯罪,又出现了新的犯罪——连环变态杀人。
这种犯罪相较于传统的抢劫杀人、报复杀人或者情杀,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动机”。
变态杀人缺乏明确动机,犯罪手法也没有逻辑可言。所以习惯于应对传统犯罪的警察,面对变态杀人案件往往一筹莫展。
呼延云的《真相推理师:嬗变》从最开始,就讲述了一起变态杀人案,杀犯手法极端恶劣,并在犯罪现场留下火柴盒这种具有挑衅性的物品,来挑战警方。
果然,紧接着,就发生了一系列类似凶杀案。
犯罪手法极端恶劣,杀戮无休无止,血腥不断升级。
为了侦破案件,及时抓住凶手,警方成立了以林香茗为组长的专案组,限期破案。
林香茗是警队特聘编外人员,“行为科学小组”组长。顾名思义,是利用行为科学来破案。林香茗师从世界顶级犯罪行为剖析专家,并为FBI服务多年,具有丰富理论水平和实战经验。之所以由他带领的小组侦破此案,是因为此案看起来实在是一起连环变态杀人案。凶手的作案动机不明,手法没有逻辑性,传统破案手法在这个案件面前根本没有办法。似乎只有通过犯罪个性分析,才能来锁定凶手。
嬗变,形容本质的变化。
在这本书中,这个词用来形容变态连环杀人犯。
一个人,是如何成为连环杀人犯的?
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的变态杀人案数量很少,原因在于没有“土壤”。变态杀人与现代社会的畸形程度是成正比的。当我国改革开改不断深入,公民自由化程度逐渐提高,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迅速加大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刑事犯罪的高发期,连环变态杀人案就是其中最恶性、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也就是说,不断走向现代的社会,滋生了变态杀人这种行为的成长和爆发。
面对这种犯罪,最好的破案方法是根据犯罪行为来分析罪犯心理、性格、生活环境等等,推进破案速度。
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现实案例来说明,犯罪行为剖析在现代犯罪史上的重要作用。有了犯罪行为分析,便能清晰看到一个人的性格心理,分析出这个人生长生活的环境,知道ta为什么会从普通人,成为一名连环变态杀人犯。
多年来看欧美和日本推理,国产推理接触不多,最主要原因是某次被人推荐一本“相当精彩”的国产推理,看过后几乎相撕书,之后再也不看了。然而这本《真相推理师:嬗变》却让我颇为惊艳,描写生动,情节紧张,环环相扣,并且对犯罪学,以及行为科学、变态杀人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
整本书的确有,阅读之前没有真相,不读完最后一页不知道凶手的感觉。虽然为了系列性塑造了某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看起来太过戏剧性,但瑕不掩瑜。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冰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
相关知识
花中为何“结出”叶片?认识樱花家族的奇特成员
佛前供花、供果,有什么意义呢?
佛教信奉什么花
武汉也有!“臭臭花”为何要大面积种植?
生态修复8年花10亿教训太沉重
为什么要供花、供果、燃灯、燃香
什么花靠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
江苏省人民政府 区域善治之美 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在我省结出硕果
什么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
【喜善花房口碑】喜善花房评价
网址: 善花为何结出恶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2302.html
上一篇: 造花之蜜 造花の蜜 |
下一篇: 《月光花谋杀案》:精彩的、古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