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王雪 汪沙)近年来,百里杜鹃统筹“花期之外,花区之外”旅游发展思路,结合当地现状,探索发展花卉产业,于2019年建设了汇境花卉科技园,通过发展花卉产业,让启化村部分农民华丽转身,纷纷改行当了“花农”,增加了收入。
汇境花卉基地位于百里杜鹃鹏程街道启化村,村里以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甚微。自从瑞禾集团在启化村建立了汇境花卉基地,不仅为启化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也让当地群众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近日,在汇境花卉科技园温室大棚内,数千株高山冷凉杜鹃竞相开放,培育的杜鹃苗木依然春意盎然。走进汇境花卉大棚里,工人们正在浇水、扦插、施肥、催花……他们都是当地村民,建在家门口的杜鹃花培植基地让他们多了一份收入。
秦林敏和陈道华两夫妻是启化村村民,他们除在家里种花,还积极投身景区建设,参与过百里杜鹃通道美化和彝山花谷建设。2019年6月汇境花卉科技园开始建设时,一听说可以让杜鹃花在冬天开放,秦林敏就主动申请,成了里面的一名员工。2020年底冬季开放的高山杜鹃开始上市时,陈道华也加入了公司,如今夫妻二人上班的地方,就是家门口的汇境花卉科技园。
秦林敏说:“最近我们的花都是往广州、江苏、四川这些地方发,有的是自家上门来取。平时我们在里面施肥、浇水、喷药、打包……我基本上天天都在里面的。”
“我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条件也好,能学到扦插、修剪技术,还可以在家种草莓。现在用不着出远门了,在家里有土地留转费,一个月工资也是3000多,各样加起来一年也有几万块,生活也过得蛮好的。”陈道华脸上洋溢着幸福。
同样在汇境花卉科技园上班的还有启化村村民杨章琼,她家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到外面去打工,她告诉记者,花卉基地的建设给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80块钱一天,在家附近就能赚钱。
据了解,汇境花卉科技园已培育出21个品种的高山杜鹃花、6个品种的四季杜鹃花、31个品种的绣球花和37个品种的草花,年产小苗50万株、成品苗5万盆,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及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杜鹃花产业链。
汇境花卉科技园的技术人员杨海炼说:“作为一名科技人员,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助培训农民,让他们成为新型农民,让企业和群众得到最大的效益。”
在百里杜鹃这片因花而立、凭旅而兴的土地上,由“粮农”变为“花农”的远不止一村一地。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按照以“杜鹃花为主、其它花卉为辅”的花卉发展思路,将花卉培育基地、容器苗田、苗圃基地“景区化”规划建设,在景区空白地带、核心区周边种植错开花期的小杜鹃、玫瑰、山茶花、月季等花卉;差异化培植紫微、大丽花、芝樱花、绣球花、郁金香等观赏花卉,实现“产业景观化”与“景观经济化”,在做优花卉产业的同时达到富民的目的。
一审:张杨
二审:孙延
三审:马本立
相关知识
贵州百里杜鹃:走出一条“有调性、有品质”的康养之路
中国百里杜鹃第三届兰花展览会举行
百里杜鹃风景区
百里杜鹃2022杜鹃花季开幕
缤纷花海 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2022杜鹃花季闻发布会举行
百里杜鹃:花开致富路
百里杜鹃:花海绚烂 逐绿奋进
百里杜鹃“2022杜鹃花季”将于3月15日启幕
百里杜鹃:花卉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网址: 百里杜鹃:“粮农”华丽转身变“花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3090.html
上一篇: 【四新四化蹲点采访】百里杜鹃沙厂 |
下一篇: .簕杜鹃是什么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