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娶新娘》封面
南海网9月13日消息:近日,一部以现实中流传的神奇风俗为创作题材的悬疑惊悚小说《午夜娶新娘》受到网上读者的热捧。在著名的红袖添香文学网上,短短两周时间,小说的点击量便超过了120万,高居所有作品人气榜的前十位、惊悚类作品人气榜的前三位。在此之前,《午夜娶新娘》早在新浪、腾讯和天涯等网站进行连载,并被其他各大网站转载及推荐,超过千万的总点击量,创下了不菲的人气。不久前,《午夜娶新娘》获得了2006年新浪原创奥斯卡最佳恐怖片的提名,被誉为近年来少有的本土恐怖悬疑文学佳作。
昨天,该书的作者伊秋雨接受了本网记者的专访,以下是访谈的详细情况:
记者:《午夜娶新娘》是首部本土风格的民俗惊悚小说,它让无数读者看得惶惶不可终日,真的会有新娘在午夜出嫁吗,午夜又怎样娶到新娘?能否问问您,当初为何选取这样一个题材进行悬疑小说创作?
伊秋雨:谢谢你给《午夜娶新娘》这样的定位。“民俗惊悚小说”是一个新的提法,或许这会成为中国本土恐怖悬疑小说创作的一个分支。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各种民俗风情极其丰富,这些可谓千奇百怪的民风习俗有的已经消亡,有的仍然流传至今,且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不论是消亡的民俗,还是至今仍存在的民俗,都是一种宝贵的文化,值得我们去挖掘研究。民俗之“俗”,就在于它没有高雅文化那样纯净与雅致,民俗是一种未经提纯的文化,作为原生态的鲜活的文化,所以,它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去提炼。神秘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性,中国传统民俗古朴原始而又神秘奇异,这与中国人所经历的独特的历史道路相关。就拿葬礼方式来说,像四川的悬棺葬、重庆的夜葬、西藏的天葬、火葬等等,都给人一种深刻的神秘感。类似于这样极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风习俗,都可成为悬疑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和题材。
实际上,《午夜娶新娘》的创作灵感亦是来自于海南一个独特的风俗。在海南一个很小的乡镇,有着一个奇特的风俗,这个风俗就是“午夜娶新娘”,这个风俗现在还存在。由于这只是一个小地方的风俗,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起初我也不知道海南还有着这样的风俗。有一次,与几位朋友一起吃饭,有一位朋友刚好是那个地方人,她无意中说起了这个风俗,据她说,她那地方的女孩子出嫁,一定要在半夜出门,他们有一种说法,认为新娘子白天出门,鬼魂会留在娘家,这是大忌,而新娘子半夜出门的话,鬼魂也会跟着一起到夫家去。我们对这个风俗都感到相当的好奇,之前闻所未闻。可能是由于“职业”的敏感性吧,当时,我就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悬疑小说的题材。此后,我就根据这个题材,构思了现在这部小说。在没有动笔之前我就知道,这个小说如果写出来,一定很好看,很吸引人。根据目前小说在网上的反响来看,我这个预感还是相当准确的。
以民俗文化作为悬疑文学的题材,写出来的小说,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因为,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有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作品才有着较强的生命力,才能吸引读者。最主要的是,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有本土文化的灵魂在里面。
记者:您这个小说的创作当中是否一气呵成?历时多长时间?中途是否遇到了瓶颈问题?
伊秋雨:常言道:好事多磨。我认为写作也一样,一气呵成的作品,一般成不了优秀作品。尤其是对于长篇小说的创作,更不可能一气呵成,肯定会经历一段艰难的创作过程。《午夜娶新娘》是年初开始构思、写提纲,大概是三月初开始动笔,一直写到七月底才算完稿。虽然只有18万字,但却写了四个多月。相对其他作者的速度而言,我的速度是比较慢的,一是因为我每一节都写得很认真;二是因为我是业余写作,白天要工作,一般只有晚上和周末才有时间写东西,比较艰苦。我曾经说过,写长篇小说是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意志的事儿,一熬就是数月,炼狱一般的人生,意志不坚韧者,肯本坚持不下来。所以,我们必须向那些坚持写作、甘愿寂寞的作家们致于崇高的敬意。
说实话,由于构思比较成熟,《午夜娶新娘》在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瓶劲问题,唯一伤脑筋的是,这部小说悬念太多,情节铺展很广,空间跨度很大,线索也很复杂,工夫主要花在如何把这些纷繁复杂的悬念、情节和线索巧妙而合理的衔接起来,让它成为一部真正好看的小说。
记者:整部小说悬念设置得相当好,尤其是关于“宋诗诗”的描写可谓亦真亦幻,入木三分,让读者置身于那种缠绕周身的恐怖气氛之中,请问您亲自到过丰都鬼城吗?
伊秋雨:我仔细浏览过网上读者对小说的评论,最吸引他们的正是书中环环相扣的悬念,以及那种诡异的神秘感。很多读者对“宋诗诗”都感到相当的好奇,不知道她是人还是鬼。在这部书中,“宋诗诗”是最有悬念的一个人物,她神秘地在丰都鬼城出现、又神秘地在婚礼上失踪、到最后神秘地在荒村里死去,整个过程均充满了神秘和诡异,不读到最后,读者根本无法了解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另外,读者们在评论中经常提到的一点就是这部书很真实,真实得让他们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当成了书中的人物,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感受着一种命运的曲折和那种深入灵魂的恐惧。
书中有一段写到了丰都鬼城,“宋诗诗”就是在丰都鬼城与杨久宁邂逅的。我并没有去过丰都,不过,丰都鬼城那一段情节在全书中起到的作用还是相当重要的,也相当恐怖。不知道真实的丰都是不是也这么恐怖,有机会一定去见识一下这座名闻天下的鬼国幽都。
记者:您相信世上真有“鬼”吗?
伊秋雨:我出生在海南一个小山村里,从小就经常听人们讲“鬼”的故事,但我发现,我对“鬼故事”的好奇感大于害怕,我往往把听“鬼故事”当成了一种娱乐,一种心理上享受。人们往往对一些离自己似乎很近,却又是十分遥远的神秘的东西感到恐惧,这是人的本能。“鬼”就是这么一种东西,它很虚无,却又很“真实”,似乎它就在你的身边,但你又看不到它,摸不着它,所以你害怕它。然而,世上到底有没有“鬼”呢?我觉得,“鬼”其实就深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心中无“鬼”,世上也就没有“鬼”了。
恐怖悬疑小说,在一定意义上所起到的作用就把深藏在人们心中的那个“鬼”挖出来,过程虽然恐怖,令人感到害怕,但是当你读完它,你会对现实、对生命有一种全新的认知。
记者:能否讲讲您为什么会走上悬疑小说创作这条道路?
伊秋雨:我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而且,我发现我很会讲故事。记得,我还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读一些帝王将相的章回小说,比如《杨家将》、《呼家将》、《薛刚反唐》、《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等,这些书都是很厚的,我每读完一本,都能从头到尾,一个情节不落地把整个故事讲出来,而且,绘声绘色,相当生动。当时,我是寄校的,一个宿舍有十几人,一下晚修后,同学们就回宿舍躺在床上听我讲故事,大家听得很入迷,我讲得也很起劲。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有讲故事的天赋。既然我有讲故事的天赋,自然也有编故事的天赋。我写悬疑小说是很偶然的事情,我的第一部恐怖悬疑小说《死亡诏书》是2003年年底开始创作的,断断续续地写,边写边在网上发,当时网上的反响也很热烈。后来结局卡壳了,便搁了下来,这一搁就搁了几个月。后来773的花青老师在网上发现了这部小说,便联系到我,说要出版。协议很快就签了,我便接着写作,大概又写了一个多月时间,差不多16万字,写完后很快就出版了。当时,媒体采访我的时候,也曾经问过我,为什么要写恐怖悬疑小说?我说,为了骗点击率。确实,这得感谢网络,恐怖悬疑小说一直是网络上最热门的阅读题材之一,自己也常在网上找恐怖悬疑小说看,但好的作品很少,很难满足我的阅读需求。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我自己能不能写一部恐怖悬疑小说给大家看看,骗骗点击率呢?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就开始构思,最后真的动笔开写了。当时写作的动机很单纯,就是为了骗一骗大家的点击率,并没有想过要出版。
不过,第一部书顺利出版,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感觉自己有写恐怖悬疑小说的潜力,尤其是我的想像力在这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而且在写作中充分享受到了乐趣,所以,我认准了这条路,我想,我会一直走下去。
记者:作为中国悬疑小说家的名家,您是怎样看待中国悬疑小说的未来?
伊秋雨:呵呵,我不是名家,还不够资格。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重量级的悬疑作家都谈过,大家的观点也大致一样:对过去非常遗憾,对现状不太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记得,有人把2005年称为“中国恐怖小说年”,2004—2005年,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恐怖悬疑小说可谓遍地开花,高居出版业的榜首,有媒体曾经惊呼:恐怖狂潮袭击中国文坛。在中国图书出版业一度低靡的情况下,恐怖悬疑小说横空出世,并且很快形成了热潮,的确令人始料未及。在这两三年时间里,涌现了一批年轻而有实力的悬疑小说作家,他们活跃在网络和现实之间,成为中国文坛上突起的一支“异军”,他们是推动中国本土恐怖悬疑文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主力军。
华夏大地是孕育恐怖悬疑文学的沃土,尤其是鬼神文学,无论是《山海经》、《搜神记》,还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是以鬼神为素材的故事,而且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些故事千古流传,受到人们的喜爱。这说明,从古至今,中国人从不乏对恐怖悬疑文学的追求。但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由于恐怖悬疑不属于主流文化和主流创作范畴,被看作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边缘文学。因而,传统的作家不屑于去写作这方面的题材,加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恐怖悬疑文学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相当狭小,这就导致了中国恐怖悬疑小说没能形成一个系统的、良性的发展,在近代的文学史上,人们能说出来的中国本土恐怖小说也就是《一只绣花鞋》、《梅花档案》等廖廖几本。
近几年,中国恐怖悬疑小说的创作突然一下子繁荣了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的图书出版业越来越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开放和多元化,恐怖悬疑小说的市场也越来越大,读者群也越来越成熟。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国恐怖悬疑作品虽然层出不穷,但大多数都是很粗糙的次品,真正能称得上精华的作品不多。在图书出版业一度低靡的景况下,恐怖悬疑文学的一枝独秀,必定令许多出版商对它趋之若骛,因而,大家为了逐利,造成目前恐怖悬疑文学的“泡沫”现象是必然的。
随着市场的成熟、读者的成熟和创作的成熟,未来的几年,中国的恐怖悬疑小说必定会走向一种理性、健康的发展道路,次品、劣品必定会被市场逐渐淘汰,而精华作品将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有着深厚文学底蕴的传统作家加盟到恐怖悬疑文学的创作中来,将更有力地推动恐怖悬疑文学的发展。我们期待着恐怖悬疑界的“金庸”出现,给我们带来惊喜!给文学界带来惊喜!
记者:您看过国内其他悬疑小说家的作品吗?比较喜欢谁?
伊秋雨:说实在的,我看的恐怖悬念小说很少,国外的只看了《午夜凶铃》,感觉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恐怖,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国内的恐怖悬疑小说我看过周德东、蔡骏和余以健等作家的作品,就目前而言,他们算是中国恐怖悬疑文学的领军人物。我最初看的国内恐怖悬疑小说是周德东的《三减一等于几》,印象比较深刻,也真正令我感到恐惧过。另外令我印象较深的作品还有蔡骏的《猫眼》和余以健的《背后有人》。可能还有其他非常优秀的作品,只是我还没有读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自从自己写恐怖悬疑小说后,看其他的恐怖悬疑小说都不太有感觉,不知道为什么。至于说喜欢哪位作者,我一直都是怀着一种敬意在阅读一部作品,不管是谁的作品,也不管是好是坏,都是别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但是我从来不是追星族,也不想做任何人的粉丝。
记者:中国悬疑小说与国外悬疑小说的区别在哪?
伊秋雨:归根结底就是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她所孕育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同的,包括人的思想、观念、习惯以及信仰等,都不一样。人们对恐怖的认识和感受也不一样。就像人的性格一样,西方的恐怖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恐怖,也就是一种看得见的恐怖,往往是一种血腥暴力、青面燎牙式的恐怖,大多数以怪物、外星人、僵尸、变异物种等作为题材,它给读者呈现的是一种刺激、血腥而恐怖的场面。而中国的恐怖是一种含蓄的恐怖,是一种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恐怖,是一种令你不知不觉间便开始颤栗的恐怖,它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长久的对生活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索。
记者:许多读者都想知道,《午夜娶新娘》还会不会写续集,如果写,您会选取怎样的题材呢?
伊秋雨:《午夜娶新娘》将于九月中旬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推出。在这里不妨透露一下,在这部小说里,我已经埋下了续集的伏笔。如果开写的话,《午夜娶新娘》里的一些人物会出现在续集里,情节会有一些关联,但不会重复。至于题材方面,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思,可以肯定的是,续集一定会更加好看,写作上也一定会更加成熟。
记者:制造出那么多恐怖的故事,我们倒想听听悬疑小说家伊秋雨害怕的是什么。
伊秋雨:其实,恐怖悬疑小说作者也是人,他们跟其他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有很多读者对写恐怖悬疑小说的作者感到相当的好奇,对他们有一种神秘感,甚至会认为他们是“怪人”,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我说一件非常好笑而有趣的事,不久前,有一位《午夜娶新娘》的读者不知道怎么找到我单位的电话,她打电话找我,我问她有什么事,她说没什么事,只是为了证实一下你这位作者是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是读者,她们可爱到了极点。既然,恐怖悬疑小说作者跟普通人是一样的,那么他们也有着与其他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其他人害怕的东西他们也会害怕,比如黑暗、比如“鬼”,我也不例外。
记者:您现在还非常年轻,是一位非常具有前途的实力派作家,能否问问您对未来的创作有何打算?
伊秋雨:其实,写作需要一种信念,需要一种意志,更需要一种智慧。我也不知道,我在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上能走多远,但是,我想我会一直努力,并且力求有所进步。既然选择了恐怖悬疑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认真的写下去。
记者:谢谢伊秋雨非常坦诚地回答。
伊秋雨简介:本名陈书焕,出生于七十年代末,海南定安人。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03年开始写恐怖悬疑小说,2004年出版第一部长篇恐怖小说《死亡诏书》,第二部长篇恐怖小说《午夜娶新娘》将于2006年九月中旬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推出。
相关链接:
●名家点评《午夜娶新娘》:
《午夜娶新娘》有三大特点:一、情节设计奇妙,悬念扣人心弦。二、恐怖和神秘氛围的营造十分独特,让阅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惊悚感。三、融恐怖、悬念、离奇、玄幻、神秘、推理为一体,散发着纯正的中国本土恐怖味道。
——周德东(著名恐怖小说作家)
这个故事让我看得惶惶不可终日。真的有新娘会在午夜出嫁吗,午夜又怎么娶到新娘?——秋雨的魅力在于:他能用平实流畅的语言,写出真实感很强的故事,而愈真实,则愈恐怖。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
——莲蓬(天涯莲蓬鬼话首席斑竹)
《午夜娶新娘》是伊秋雨的第二部作品。比起他的第一部作品,《午》的写作显得更加从容,对文字的驾御也更加游刃有余。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伊秋雨小说中对于逻辑推理的构筑,非常严密,整篇文章几乎找不到漏洞。伊秋雨正在逐渐形成他的“伊氏风格”。
——庄秦(知名恐怖小说作家)
伊秋雨用其精美的笔触讲述了一段离奇而恐怖的故事,《午夜娶新娘》中惊悚的悬念,恐怖的事件都在故事中得到最大的升华。在伊秋雨的引导下,读者将要面对着缠绕在身旁的恐怖气氛。胡子友情提示:看此书者请勿独处。
——七根胡(知名恐怖小说作家)
长篇恐怖悬念小说《午夜娶新娘》是伊秋雨先生继2004年出版第一部长篇恐怖小说《死亡诏书》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此小说构思奇巧、诡异,情节曲折、悬念、险象环生,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在此小说中,作者运用其娴熟、老道、高超的笔法,着意刻画和打造出诸多形象各异、鲜活的典型人物,在恐怖、惊悸的典型环境烘托下,随着扣人心弦情节的不断延伸,调动起读者每一根紧张欲裂的神经,置身于恐怖、惊颤、强烈刺激之中,欲罢不能。
——钟雳(文学评论家)
严谨缜密的构思,动人心魄的情节,诡异的故事下深藏人性的美丑善恶,伊秋雨的《午夜娶新娘》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本土恐怖文学佳作,只要一拿起它就再也放不下了。
——李异(知名恐怖小说作家)
在娴熟的笔墨里,作者写出恐怖的故事:午夜娶新娘。当此心气浮躁的时代,能够执着于文学的书写,以纸上的鬼故事印照着尘世里人心的恐惧,极不容易。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生活给予我们那种畏惧与害怕却永远存在。
——朴素(青年文学评论家)
责任编辑:甘晨卉
相关知识
户外铁艺花箱组合琴箱售楼部酒店花坛商业街绿植花槽围栏绿化定制
心形礼盒pdf,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绿色疗法——中医刮痧
花病康真的好用!喷一下就能抗菌,花儿不生病了!家里的花园也变
海棠花的花语
亲爱的妹妹 美国亚马逊推荐“100本人生必读悬疑小说”之一,BBC推荐选书理查德&茱蒂俱乐部年度新人小说英文版销量超过150万册
鉴片丨校园清新范儿混搭惊悚病毒危机,漫改网大《花悸》走了“美恐”路线
读布书屋
#实体花店 #年宵花 #精品兰花 #花卉基地 年宵花蝴蝶
花好月圆声音免费在线播放
网址: 海南作家力作 悬疑惊悚小说受热捧[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3955.html
上一篇: 国产的悬疑能牛逼到什么程度,看了 |
下一篇: 自荐悬疑惊悚小说《妖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