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场热度持续升温成为网文香饽饽悬疑创作,“全程高能”就够了吗
制图:李洁
制图:李洁
悬疑题材在文艺市场的热度持续升温——从今年热播的《漫长的季节》《不完美受害人》等悬疑剧,到根据作家紫金陈同名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坏小孩》在沪演出,人物命运与扑朔迷离的案件侦破交织,扣人心弦。前不久,阅文旗下起点中文网现实频道春季征文大赛评选揭晓,社会悬疑题材作品《十七岁少女失踪事件》和《猪之舞》,分获首奖和佳作奖;而进入“特别关注”名单的17部作品中,6部属于社会悬疑题材,体现了现实题材版权向创作的新趋势。
思考随之而来:悬疑题材缘何会成为网文香饽饽?此类创作光有“全程高能”的戏剧冲突就够了吗?
过多反转或破坏剧情连贯性
“当下不少作者偏向氛围叙事,用阴沉、压抑甚至暗黑、暴力美学的手法增强冲击力,或是执着于反转叙事,通过二重甚至多重反转不断颠覆读者对作品的既有判断,从而提升作品的可读性与复杂性。”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讲师汪雨萌提醒,写作者要警惕陷入“形容词堆叠的桎梏”,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剧情的发展;而反转也不能无休无止,“过多的反转可能会破坏剧情连贯性和人物内在统一性”。
在业内看来,好故事的吸引力并不仅仅在于解谜本身,而在于角色在矛盾分裂等感知体验中去探寻自我的独特成长路径。以花潘创作的《十七岁少女失踪事件》为例,小说讲述南方工厂出身的三代女性之间的成长纠葛,以一场恶作剧般的少女失踪事件展开,揭示一桩意外之后的人性考量与真相。少女冷眼旁观母亲的一路跌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为未来寻找出路,但为此付出的代价远比她想象的大得多。
评委点评,小说的文学密度与故事情绪交织相映,作者的洞悉观察,对于复杂人性用心而不失节制的雕琢,令人印象深刻。此前,花潘《致富北纬23度半》《都市赋格曲》等作品曾多次获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重要奖项。
更多好故事正从网络文学土壤里“长”出来。比如,作家慢三《猪之舞》,是其“动物三部曲”社会悬疑系列第二部。小说里,一群被称为“猪”的少年侦探、一个神秘而危险的中年老师、一本名叫《舞》的悬疑小说、一段刺激而残酷的陈年罪案……重重危机下,真相即将揭晓。
作品没有局限于单一“社会案件奇观”或“撒狗血”,看似简单的旧案追踪主线故事之下,延展出纷繁复杂的叙事空间,通过精心设计的悬念和出乎意料的转折,激发网友的好奇心,在人物丰满度、人性善恶的书写上,具有不同层次的厚度,吸引用户“追更”留言互动。
悬疑小说更具IP开发潜力
作为文学价值的“放大器”,IP改编一直是网络文学产业转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阅文集团在现实、科幻等题材赛道持续发力,为作品的版权价值赋能,助力优秀网文IP的培育与开发。七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有超七成获奖作品授权IP开发,有声、出版、影视位列IP开发形式前三名。
眼下,悬疑题材尤其受青睐。此次征文大赛鼓励作者在兼具作品订阅价值的同时,进行“版权向”创作。从获奖作品来看,社会悬疑小说具有聚焦社会热点、贴近日常生活等特征,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也更具IP开发潜力。为此,起点现实频道推出“特别关注”名单,《最后的加法》《人间值得》《眺望时光里》等17部作品入选,其中6部都属于社会悬疑题材。
来自出版社、影视机构的评审认为,其中不少故事结构丰富,讲述命运交错间的情感救赎,从而透视角色背后的家庭群像和时代潮涌,充满了对平凡个体的人文关怀,较为适合影像改编呈现。
“悬疑推理在世界范围内是通俗小说中较为成熟的类型,人物设置、情节结构、核心诡计、写作技巧甚至写作禁忌都已逐渐透明化,在当下要写出新意属实不易。”汪雨萌建议,国产悬疑推理小说可以向着跨类、兼类的方向发展,与其他同样成熟的网络小说类型形成合力。(许旸)
相关知识
假期消费市场观察丨线上线下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冰雪主题游升温
花卉苗木广受青睐 购买热度持续升温
赏花游持续升温 “淡季”旅游市场成复苏“新起点”
生态环境先行,园林景观设计人才成为香饽饽
这个大赛为市场输送了什么?
热度同期上涨超3倍!“赏花游”持续升温,成春季旅游市场亮点
鲜花经济持续升温,花艺沙龙兴起
一路春风,“花经济”持续升温
鲜花销售持续升温
牛郎织女来相会,七夕“浪漫经济”持续升温
网址: 市场热度持续升温成为网文香饽饽悬疑创作,“全程高能”就够了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4476.html
上一篇: 华语悬疑文学奖揭晓:市场迫切需要 |
下一篇: “泛悬疑时代”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