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尉犁12月7日消息 尉犁县是新疆百万亩棉花种植大县之一,现建设高标准农田40.8万亩。自2017年起,尉犁县以推进土地流转和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建设高标准棉田和棉花良种繁育基地,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籽棉亩均有增产。
尉犁县高标准农田 (央广网发 岳军 摄)
2021年,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全球商用无人机领导者极飞科技在尉犁县启动国内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项目,来自极飞科技的两名90后员工艾海鹏和凌磊,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完成了3000亩高标准棉田的管理。今年是90后新农人艾海鹏和凌磊管理“超级棉田”第三季,他们在前两季棉花“耕、种、管、收”方面,做了智慧化的改造,借助物联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对棉田进行科学、精准管理,籽棉也由第二季的平均亩产403.6公斤增加到今年的每亩420.9公斤。
艾海鹏说:“一台采棉机可以代替2000名拾花工,作业效率非常高,每亩可节本增效400元以上。明年我们还准备引入无人采棉机,进一步提高棉田智能化水平。”
采棉机正在进行机械化作业 (央广网发 党婷 摄)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高土地利用率、节本增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棉花6万亩,2020年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其中高标准农田占比90%,现已全部实现机械化采摘,籽棉单产由原来的每亩38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80公斤以上,达到了稳产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我们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至8%;以前一亩地耕、平、耙、播需要花费85元,现在每亩只需75元;每亩地节水100立方米方到150立方米,因为灌水均匀,出苗也齐。”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部部长郭世学说。
工作人员将皮棉码放整齐 (央广网发 汪志鹏 摄)
机械化种植,降低了成产成本、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高标准农田让土地效益不断放大。郭世学表示,下一步,合作社计划建设3000亩智慧农业,让管理更简单。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也推进了农机企业、棉纺企业、合作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尉犁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二级主任科员亚森·阿布力米提说:“尉犁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棉花良种繁育基地。从2019年至今,尉犁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40.8万亩,每年还在持续递增。目前全县引进农机企业4家,农机合作社41家,共吸引19家棉纺企业落户尉犁县。”(记者姜茸 通讯员岳军 党婷 汪志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高标准农田建设14种模式
春耕备耕正当时 高标准农田建设忙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汇总十篇
南阳市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耕地质量提升观摩会
高标准农田建设大会战
浏阳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数字化管理打造“智慧田”
内蒙古示范引领推广农技 优化农灌节水增效
示范引领推广农技 优化农灌节水增效
可视化虫情测报灯为水稻虫害防控节本增效
补丁田变聚宝盆 南通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变乡村模样
网址: 高标准农田建设 节本增效收益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5511.html
上一篇: ——梧州日报多媒体数字报 |
下一篇: 花卉植物千鸟花有哪些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