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红花别名:藏红花、西红花,拉丁文名Crocus sativus,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番红花是西南亚原生种,但由希腊人最先开始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以身长,色紫红,滋润而有光泽,黄色花柱少,味辛凉者为佳。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 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
中文学名
西红花
拉丁学名
Crocus sativus
别 称
西红花、藏红花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百合目
科
鸢尾科
属
番红花属
种
番红花
分布区域
欧洲南部、地中海地区、小亚细亚和伊朗
花 期
10月下旬
生态习性
花卉植物
生活型
多年生草本
日 照
喜阳光
水 分
喜湿润
温 度
较耐寒
土 壤
沙壤土
海 拔
海拔5000米以上
食用价值
法国式烹调饮食的常用香料,制茶
药用价值
活血、化瘀、生新、镇痛、健胃
工业价值
纺织品的染料
特殊用途
美容保健
毒 性
有毒
象征意义
真心
原产地
欧洲南部
形态特征
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厘米,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9-15枚,条形,灰绿色,无柄,光滑,全缘,表面有沟,背面带白色,叶缘反卷,先端尖,簇生在地下球茎上。长15-20 厘米,宽2-3毫米;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质的鞘状叶。
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直径2.5-3厘米;花被裂片6,2轮排列,内、外轮花被裂片皆为倒卵形,顶端钝,长4-5厘米;雄蕊直立,长2.5厘米,花药黄色,顶端尖,略弯曲;花柱橙红色,长约4厘米,上部3分枝,分枝弯曲而下垂,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较雄蕊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
番红花柱头呈线形,先端较宽大,向下渐细呈尾状,三分枝,长约3cm,直径约1.5mm。紫红色或暗红棕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
生长环境
番红花为秋植球根花卉,喜冷凉湿润和半阴环境,喜阳光充足,也能耐半阴,生长适温15℃左右,开花适温16℃至20℃。怕酷热,较耐寒,忌连作。要求疏松肥沃而又排水畅通的沙质壤土,ph值5.5至 6.5。忌土壤黏重,积水久湿。球茎夏季休眠,秋季发根、萌叶。10月下旬开花,花朵日开夜闭。
分布情况
原产欧洲南部,中国各地常见栽培。一般认为番红花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小亚细亚和伊朗。在伊朗和克什米尔有栽种,并认为由蒙古远征军传入中国。曾记载于中国的《本草纲目》(1552年—1578年)。早期主要栽培中心是西利西亚和小亚细亚。约961年阿拉伯人将其栽种于西班牙。10世纪一本英格兰的医书中有记载。后来在西欧消失,直至十字军又将其重新引入,在许多时期,番红花贵于同重量的黄金,今天仍是世界上最贵重的香料。现主要种植于西班牙、法国、西西里岛、意大利亚平宁山脉以及伊朗和克什米尔。
相关知识
番红花
游览国家植物园——108.认识植物:番红花类
番红花的花语和象征意义
番红花 药用植物病虫害数据库
名贵花卉番红花的盆栽
番红花种植养护技巧
【常见药用花卉(一)】番红花与红花
园艺植物的园地建设.ppt
番红花怎么种,什么时候种
花卉园地
网址: 【植物园地】番红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7914.html
上一篇: 中药词典:番红花 |
下一篇: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土耳其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