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菜用型甘薯保护地栽培技术(三)适宜地区和栽插季节

菜用型甘薯保护地栽培技术(三)适宜地区和栽插季节

                    菜用型甘薯绿色生产技术

       三、菜用型甘薯保护地栽培技术

       (一)适宜地区和栽插季节

       为了提前上市,在薯苗充足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保护地栽培技术来实现提前上市。越冬反季节用型甘薯的定植时间为10月,即当地霜降前后;早春菜用型甘薯的定植时间可以提前到3月下旬或者4月上旬。

       保护地栽培分为浮面栽培和设施栽培两大类。浮面栽培是将覆盖材料直接覆盖在地面作物的顶部,不需要用骨架结构支撑,如地膜覆盖、遮阳网、丰收布浮面覆盖栽培等。设施栽培是在一定的设施结构内进行的作物生产,覆盖材料不是直接覆盖在作物上部,而是覆盖在一定的建筑框架上。覆盖物与所覆盖的作物保持一定的空间,如温室、大棚、阳畦、防雨棚、暗室、地窖等保护栽培都属设施栽培范围。

                     

                                            菜用型甘薯保护地栽培的设施类型、性能及应用

       (二)保护地栽培技术要点

       1.种苗繁育

       一般菜用型甘薯的地下部分不膨大,或者大多生长成柴根或梗根,因此,菜用型甘薯须在冬季大棚内老苗越冬留种,到春季待老苗新长出7~8片分枝叶时,便可剪苗移栽。冬季温室大棚的菜用型甘薯薯苗也可以直接从露地大田剪苗移栽到温室大棚内。

       2.选用壮苗,合理密植

       菜用型甘薯的保护地栽培在全年均可进行栽插,选用茎蔓粗壮、老嫩适度、节间较短、叶片肥厚、无气生根、无病虫害、带心叶的顶端苗进行移栽。这种顶端苗栽后发根快,且生长适温期较长,有利于茎叶充分生长,提高产量。栽后1周左右,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和均匀生长,使甘薯茎叶充分生长,以提高产量。菜用型甘薯为蔬菜专用薯,一般栽植密度以12万~15万株/hm为宜,以平畦种植为好。

       3.田间管理

       菜用型甘薯保护地栽培田间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通风和保温。气温高的时候,要及时通风散热;气温低的时候,要及时保温增暖。菜用型甘薯定植之后,待薯苗开始出现分枝时,要及时进行打顶修枝。摘心促进腋芽形成侧枝。每次采摘后要在枝条茎部留2个左右的节间,以保证再生新芽采摘。同时还要对母茎进行修枝,去掉底部老茎滋生的畸形小芽,保证群体的通风透光和营养的集中供给。采摘完叶片的长蔓应及时修剪,保留离基部10cm以内且长度在20cm 以内的分枝,掌握“留一、保二、不超三”的修剪原则,即留1个主蔓,保2个有效分枝,分枝长度不超过3cm。隔天待刀口稍干后及时补肥,以保证养分供应,促进分枝及新叶生长。

       4.棚内环境控制

       (1)棚内光照调控 棚内的光照强度一般仅为露地自然条件下的60%~70%,严重不足的光照会造成枝叶虚旺生长,光合强度降低,影响茎尖的质量。因此,要注意控制棚高,一般掌握棚脊不高于3m,棚肩控制在1.2~1.5m

       (2)棚内温度调控菜用型甘薯对低温极其敏感,温度过低会严重影响其生长。一般要求白天温度控制在15~28℃,夜间不低于12℃。棚内温度的调控,夜间主要靠加盖草苫或棚被保温,白天打开气窗通风降温。

       (3)棚内空气湿度调控 将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范围内,有利于提升菜用型甘薯的口感。棚内空气湿度调控措施有通风换气、控制灌溉等。

       5.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1)二氧化碳气肥的作用二氧化碳气肥对大棚作物的好处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激发作物生长潜能,迅速提高植物营养吸收率达 2.7倍上,大大提高作物的增产效果。二氧化碳肥施用苗期,可促进幼苗茁壮成长,缩短育苗期,增加茎叶重,使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大大提高,减少了打药次数,降低了农药残留,还能使棚室温度升高1.0~1.5℃等。

        ( 2 )二氧化碳气肥施用方法 通常可采用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来生成二氧化碳,或施用二氧化碳肥料。商品二氧化碳肥料主要有3种形态:

        ①固态肥料,可以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或颗粒剂。干冰在常温下即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供作物吸收利用。特别要注意,使用时人不能直接与干冰接触,以防受到低温伤害;颗粒剂可直接撒于地面或埋入土中,吸水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每亩用量约40kg,可在40d内连续释放。

        ②液态肥料,使用时将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钢瓶置于保护地内,通过减压阀把二氧化碳气用塑料软管输送到作物能充分利用的部位。软管上每隔3cm打1个孔,离钢瓶由近至远,孔径逐渐加大。钢瓶出口压力为1.0~1.2kg/cm,每天释放6~12 min。

        ③气态肥料。双微二氧化碳气肥是一种生物制品,其颗粒中含有大量微生物,通过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穴施1粒/㎡。度约3cm。要求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一次使用可连续释放 30d。此外也可以采用简易的化学方法、有机物燃烧法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化学方法主要是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作用生成一化碳,要注意按化学安全操作的要求操作。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温室内四周或定植行下面开沟,铺上秸秆并加拌发酵复合菌剂后掩埋,利用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作肥料。

        6.适时采摘

       保护地栽培的菜用型甘薯栽后20d左右开始封行,当有10~12片舒展的嫩梢叶时,就可以开始少量采摘,往后产量逐渐上升。菜用型甘薯的幼茎组织柔嫩,宜在早晨日出前进行采摘,此时收获的茎尖较脆嫩。同时还应根据蔬菜市场供求情况分期分批采收,以调整价格和保证长期供应,尽量缩短和简化产品运输的流通时间和环节。

       7.更换新苗

       经过一年的生长,菜用型甘薯的老苗生长缓慢。为了能够安然越冬,在每年的11 月底 12 月初,对温室大棚的老苗进行更换。将藤蔓剪下,对温室大棚的苗重新进行移栽,保苗,过冬。

相关知识

菜用型甘薯保护地栽培技术(三)适宜地区和栽插季节
花生芽菜水培生产技术
永仁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推介发布永仁县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
浅液流(NFT)水培芝麻菜栽培技术
各种花卉栽培技术
花生栽培技术与管理
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高寒地区节能日光温室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2021年 第三期 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现代温室大棚花卉栽培技术详细解析

网址: 菜用型甘薯保护地栽培技术(三)适宜地区和栽插季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84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科学养鹅技术 第十章 鹅的反季节
下一篇: “互联网+”智慧农场:生鲜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