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广东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花事”——

广东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花事”——

花卉进村让农民生活美起来  广州的梅女士到朋友家做客,被客厅里摆放的红黄相映的蝴蝶兰牢牢吸引:“自己过年前买的蝴蝶兰已过花期,怎么朋友家的兰花还开得如此娇艳?”一打听,才知道那是朋友从广东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下简称“环艺所”)花卉超市淘来的新品种,比一般的蝴蝶兰花期更长,可以持续三四个月……  作为广东环境园艺研究的前沿之地,环艺所始于花而远不止于花。“蝴蝶兰飞入寻常百姓家”“观赏植物的食药用之路”“用绿水青山打造美丽乡村”……所里的每个研究室都有自己的独特“花事”。让“洋兰国产化,

花卉进村让农民生活美起来
  广州的梅女士到朋友家做客,被客厅里摆放的红黄相映的蝴蝶兰牢牢吸引:“自己过年前买的蝴蝶兰已过花期,怎么朋友家的兰花还开得如此娇艳?”一打听,才知道那是朋友从广东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下简称“环艺所”)花卉超市淘来的新品种,比一般的蝴蝶兰花期更长,可以持续三四个月……
  作为广东环境园艺研究的前沿之地,环艺所始于花而远不止于花。“蝴蝶兰飞入寻常百姓家”“观赏植物的食药用之路”“用绿水青山打造美丽乡村”……所里的每个研究室都有自己的独特“花事”。
让“洋兰国产化,国兰世界化”
  今年春节,4000多万株蝴蝶兰上市,广东是主要产地和消费市场,环艺所研发的蝴蝶兰更成为热销品种。
  然而,20多年前,蝴蝶兰在大陆鲜为人知,花色和品种单一。让大陆蝴蝶兰品种经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蝶变”,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正是广东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该所所长、广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卉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朱根发,既是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也是广东兰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肩负花卉研究、传播花文化等使命。他从1993年开始带领团队研究蝴蝶兰的种苗繁殖,成果显著:不仅在针对反季节开花、蝴蝶兰组培快繁等技术研究方面卓有成效,还培育出大陆新品种,制定了蝴蝶兰DUS品种测试指南,并建立起蝴蝶兰遗传育种技术体系。
  环艺所清醒地意识到,单靠组培搭建的市场有其弊病,大陆应该拥有自己育种的优质蝴蝶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但蝴蝶兰从开始杂交到一个品种的形成,需要8年时间,谈何容易?
  为此,环艺所紧贴市场,加快育种工作。朱根发带领的兰花研究团队坚持创新,致力于新品种的开发和选育。“近年来,所里研发的蝴蝶兰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登录;今年1月,‘小桃蝴蝶兰’和‘小霞蝴蝶兰’两个小花型蝴蝶兰新品种也成功通过广东省农业厅种子管理处组织的现场鉴定会。目前,研究所已有20多个蝴蝶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成为国内通过省级审定品种最多的单位。”环艺所兰花研究室主任吕复兵介绍。据悉,该所不仅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蝴蝶兰遗传育种技术体系,还进行了蝴蝶兰核心种质的构建研究。目前,其蝴蝶兰核心种质库已初步建立。
  进入本世纪,蝴蝶兰市场的每一轮热销,都会带来繁殖的高潮。抄袭品种后扩大繁殖,且将已有品种标榜为“新品种”的行为时有发生。制定蝴蝶兰品种测试指南,成为维护市场健康、提高品种意识的要务。
  根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授权品种必须具备DUS三性,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为了让国内蝴蝶兰品种审查和授权更加科学,环艺所通过近4年研究,制定出DUS测试指南,并最终由农业部颁布实施。
  推广国兰的美丽与神韵,也是兰花研究室的一大重任。与洋兰相比,国兰的研究更为复杂,周期更长,繁殖技术更是国兰推广的一大瓶颈。“在国兰的组培和杂交方面,台湾比我们领先10-20年,但我们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占优势。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基因筛选就可以遴选出优质的新品种。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推动国兰和其他花卉的发展。”兰花研究室副主任杨凤玺说。
  朱根发表示,国兰市场正经历过渡期,培育容易快速繁殖的品种,是产业的重要突破点。“洋兰国产化,国兰世界化”,正是环艺所追求的目标。
食药用植物研发“一条龙”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行业人员、业余爱好者、教学机构等各领域对观赏植物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植物种类达到3万多种,要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出各个物种的信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早在十几年前,环艺所就启动了这项工作。2005年,现任观赏与食药用花卉研究室主任的徐晔春进入环艺所工作,在此前他个人建立的“花卉图片信息网”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容,搭建观赏植物网络平台。截至目前,已收录了6000余种观赏植物。
  为了更广泛搜集全国各地的花卉资源信息,在近十几年间,徐晔春走访云南、吉林、陕西、浙江、江西、贵州、山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调研,拍摄植物照片40多万张。这些图片经后期整理筛选后上传至花卉图片信息网。作为公益性成果,该网站在国内外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徐晔春团队的“基于B/S体系的观赏植物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科研成果还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此外,徐晔春团队还致力于植物的药食两用研究。
  “药中黄金”铁皮石斛、“鸟人参”金线莲……越来越多养生保健植物产品受到热捧。“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科普,大众对这些植物的认识不够。”徐晔春表示,很多植物都有毒性,没有经过专业鉴定就进入市场,容易产生副作用。
  2011年,徐晔春团队启动了这方面的研究。研究室首先对多种食药用植物进行了组培快繁研究和品质分析。在观赏兼药食两用花卉种质资源圃中,专家团队收集石斛兰、金线莲、玫瑰、沉香、牡丹等资源150份,完成了50多份资源的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针对铁皮石斛这一植物,研究团队对31个不同来源的铁皮石斛进行测定,成功筛选出10个高多糖含量的品种,繁育出铁皮石斛和春石斛杂交种苗,发展林下仿野生和有机种植模式,构建石斛遗传图谱,并研制了多种石斛花茶、饮料,成果分别获得省农业推广奖二等奖和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还与多家企业建立石斛、玫瑰、沉香等种植、品质分析和产品研发等深入合作……实现研发“一条龙”。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环艺所也在思考着:如何发挥所长,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并付诸行动。
  据介绍,王代容副所长负责的创意农业团队在乡村美化绿化、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休闲观光农业、花海旅游等规划设计方面已开始发力,参与了河源市源城区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总体规划、广东连州市温氏牛奶基地休闲旅游区规划、广东英德市西牛镇乡村旅游区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江西瑞金市金潭湾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区规划、江西瑞金市云石山红色乡村旅游区规划等项目。
  另一方面,该团队还参与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承担了“池塘型农村水源地的水体生物净化技术研究”,过筛选出生态功能与景观兼具的水生植物,创新性地将农村水源地水体生物净化技术与新农村景观建设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5年,该团队在广州市增城区群爱村建设人工湿地,将水生植物进行科学组合,通过建吸附池、沉降池等,进一步提升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能力,还乡村一片绿水青山,让村民“诗意地栖居”。
  “污水流入、清水流出”。团队向外界证明,“一潭死水也能死而复生”。该团队的陈金峰博士表示,人工湿地去除氮磷能力强,维护管理便利,工程耗费低,目前正在开发生态修复技术2.0版本。
  此外,孙映波研究员带领的园林环境团队正计划结合地方特色,在广东省韶关市龙归镇建设特色茶花观赏园,在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发展观光旅游,增加当地村民收入。
  园林绿化、公园建设、家庭园艺……花卉不再是城市的专属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环艺所的专家让花卉和园林植物走进乡村、点缀乡村,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让农民的生活也美丽起来。
人物
朱根发:心若兰兮
  “气如兰兮,情系国香长不改,心若兰兮,志存粤花终不移;琼岛空谷觅幽香逸韵,留与红霞逐红日,羊城白云伴明月清风,更将淡墨染春痕;远道者心笃,源清者香远,纯是君子,以天为春!”
  这是朱根发获得2017年“中国观赏园艺年度特别荣誉奖”的颁奖词。
  作为一名“兰花痴”,朱根发和兰花结缘已有25年。1993年,25岁的他研究生毕业,进入广东省农科院环艺所工作,开启了和兰花的“情缘”。那会,科研条件简陋,仪器设备就只有几个做组培的超净工作台和两个天平。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坚持开展实验,培育种苗,并很快成为研究室的负责人。
  在他的带领下,兰花研究室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兰花新品种101个,斩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了兰花行业的领跑者。朱根发也被誉为中国兰花的科研先锋。
  “兰花是我一生的追求。这些年来,国兰市场化有了起色,精品兰花市场还没有大的突破,需要市场利用新亮点、新品种来带动。”谈到兰花未来的发展,朱根发目光坚定。
  策 划:陈永 何秀古
      胡念飞 钟小雄
统 筹:喻淑琴 邹文平
采 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喻淑琴
      实习生 郭海欣

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农业之友的立场或观点。出于为网友提供更多资讯为目的,农业之友所发布的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及图片内容若涉及到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农业之友取得联系,农业之友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所产生的问题与农业之友无关,农业之友网站均不承担任何责任。联系方式:发送邮件到hudong@nyzy.com邮箱或与网站客服联系。

相关知识

广东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花事”——
珍稀花木零距离,探访岭南园林!天天学农“园艺视野”第九期游学活动圆满结束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等专家来我校考察交流
广东省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农牧局达成合作
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
南京市江宁区华清花卉研究所
大理州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科技人员到云龙县三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杜鹃花种植技术指导工作
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举办主题开放日活动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创新团队 热带花卉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创新团队

网址: 广东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花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2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浏阳科技特派员送“技”上门,硕士
下一篇: 会员风采~网上盛开的鲜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