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可以捕食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citri等多种害螨。论文以加州新小绥螨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该螨的核糖体ITS序列,并鉴定了其种类。组建了以朱砂叶螨为食的加州新小绥螨的实验种群生殖力生命表,并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加州新小绥螨的鉴定通过形态分析和ITS序列对比鉴定未知螨种为加州新小绥螨。并通对11种植绥螨ITS序列(Genbank中所获得的10种植绥螨ITS序列)的比对分析,探讨其属间、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2.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生长发育的影响在19、22、25、28和31℃5个温度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加州新小绥螨的发育历期缩短,在各温度条件下,该螨全世代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4.84d、10.03d、8.16d、 6.42d和5.69d。用线型日度模型、Logistic模型拟合加州新小绥螨发育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Logistic型能更好地描述加州新小绥螨发育速度与温度的关系。3.加州新小绥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在19、22、25、28和31℃5个温度条件下,组建加州新小绥螨以朱砂叶螨为食的生殖力生命表。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都能完成生活史。比较5个温度下加州新小绥螨的生命参数发现,25℃-31℃是加州新小绥螨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31℃是最适宜温度。4.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各螨态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的功能反应类型均属于HollingⅡ型。对比功能反应参数a值、Th值、Namax值和a/Th值,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对于幼螨和若螨的控制能力相对于其它螨态要强。在19~31℃温度范围内,研究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加州新小绥螨对加州新小绥螨各螨态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在19-28℃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螨雌成螨的控制能力增强,25~28℃下,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可较好地控制朱砂叶螨。通过试验种群生命表比较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能力,两者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相差不大。在低密度时释放加州新小绥螨螨才能有效地控制朱砂叶螨种群密度的增长。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繁殖数值反应,即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产卵量与朱砂叶螨密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朱砂叶螨密度范围内,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平均产卵量也随之增加。当朱砂叶螨雌成螨数量≥2时,加州新小绥螨才能正常产卵。只有当朱砂叶螨雌成螨数量>12时,加州新小绥螨产卵量才能达到标准的产卵量。取食朱砂叶螨雌成螨,加州新小绥螨产卵期前10天最多能产25枚卵。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各螨态的选择性是不同的:对于朱砂叶螨幼螨和若螨是嗜食的,而对于朱砂叶螨的卵和成螨表现出非嗜食性。在生存空间和朱砂叶螨数量都保持一致的条件下,随着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自身密度的增大,对朱砂叶螨的捕食量明显下降,捕食者间的干扰作用明显。通过与其他植绥螨在形态和ITS序列上进行对比分析,鉴定出未知螨为加州新小绥螨。并研究了温度对以朱砂叶螨为食的加州新小绥螨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该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9~22℃下加州新小绥螨均可以正常发育。25-31℃是其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28~31℃为最适温度。加州新小绥螨在25~31℃下可以很好的控制朱砂叶螨,在各螨态中对朱砂叶螨幼螨和若螨的控制能力最强,同时这两种螨态也是加州新小绥螨的嗜食螨态。在猎物密度较低时,加州新小绥螨也可以进行产卵,这对于维持种群的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在朱砂叶螨密度较大时,释放加州新小绥螨进行防治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在释放时要注意益、害比例和释放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相关知识
不同温度下塔六点蓟马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的研究
智利小植绥螨对茄子二斑叶螨控制效果研究
高温干旱,蔬菜螨类害虫极易暴发!一定要警惕!
叶螨科害虫防治技术
引进西方盲走螨控制李始叶螨
柑橘红叶螨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高粱二斑叶螨的生活习性和高粱二斑叶螨的防治!
玉米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的危害、特征、发生规律及治理措施
福建“以螨治螨”技术创造治理草莓生物防控的奇迹
农学院祝增荣/周文武团队在Current Biology发文揭示植物精细调控天敌生物聚集行为的机制
网址: 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发育繁殖的影响及其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463.html
上一篇: 桑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
下一篇: 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理化性质.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