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古月份别称.doc

中国古月份别称.doc

中国古月份别称

古代月份的别称 1、农历一月:太簇、陬月、肇春、孟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早春、月正、新正、   正月:正阳之月。 A、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B、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 思。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 C、献春:《魏书·乐志》:“自献春被旨,赐令博采经传,更制金石。” 《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春。” D、太簇:据《吕氏春秋通诠》记载,太簇,是古代音乐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清黄宗羲《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长八寸,积六百四十八分。”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簇配正月,所以太簇也是农历正月的别名。 E、肇春::1.开始,初始:~始。~生。~端。 2、农历二月:杏月、花朝、如月、仲春、仲阳、酣月、大壮 A、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二月红杏闹枝头”,又称杏月。 B、令月:指夏历二月。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岁时·二月》引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二月曰仲阳,曰令月。” C、大壮:《易》六十四卦之一。即乾下震上。为阳刚盛长之象。 D、花朝: 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中,就有一个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据明末清初文学家、绍兴籍人张岱(1597—1679)在《陶庵梦忆》中所记载:“西湖 香市,始于花朝(农历二月十二,即所谓‘百花生日’)。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   花朝节亦称“百花生日”。晋代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至宋以后,始渐改为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传说此日为百花之神生日。宫廷民间皆剪彩条为幡,系于花树之上,名叫“赏红”,表示对花神的祝贺。此日如天朗气清,则预兆一年作物的成熟。与八月十五的中秋,分别称为“花朝”与“月夕”。 E、竹秋:宋·赞宁《笋谱》:“凡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为秋。”故称农历二月为“竹秋”。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时令·二月》:“二月为竹秋。” 3、农历三月:暮春、晚春、季春、桃月、蚕月、花月、姑洗、杪春、竹秋 A、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B、蚕月:夏历三月。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C、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春末,农历三月。《逸周书·文傅》:“ 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南朝·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羣鸎乱飞。”《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三月季春,亦曰暮春。” D、杪春:暮春。 唐 李端 《送友人游江东》诗:“ 江上花开尽,南行见杪春。” E、姑洗: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第五为姑洗。 4、农历四月:乏月、槐月、梅月、初夏、孟夏、夏首、麦序、 A、乏月:农历四月的别称。其时青黄不接,故名。《太平御览》卷二二引《四时纂要》:“四月也,是谓乏月,冬谷既尽,宿麦未登。” B、初夏:夏季的第一月,即农历四月。又称孟夏。 唐 孙逖 《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诗:“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升》:“时值初夏,真人一日会集诸弟子,同登 天柱峯 绝顶。” C、槐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四月:四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D、梅月:.指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 前蜀 贯休 《寄王涤》诗:“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 南唐 李廷珪 《藏墨诀》诗:“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 5、农历五月:仲夏、端阳月、榴月、蒲月、皋月、恶月、蕤宾、鸣蜩、芒种、吹喜月 A、仲夏:古语中有: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也有用伯、仲、叔的。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阴历五月份。《书·尧典》:“日永星

相关知识

2020甘肃省三支一扶考试公基知识点:中国古代名词代称
科学网—中国古植物学人才培养的历史透视
你知道12个月份的别称吗?这份“花历”通俗易懂,方便记忆
科学网—关于多渠道设立中国古植物学发展基金的建议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学术年会
科学网—古植物学的故事(25):[2010年修改版]:中国古植物学未来50年发
花的别称和雅称
向日葵的别称
科学网—古植物学的故事(66):岌岌可危的中国古植物学将走向何方?
莲的别称

网址: 中国古月份别称.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468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仲春看花
下一篇: 惠山古镇首届花神节3月8日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