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拖鞋兰作为盆栽能在温室中、在居室中,或是在气候温和的室外被很好的种植。许多温暖型拖鞋兰能够在室内成功地生长和开花,放置于窗边或者在人工光照环境下。然而冷凉型拖鞋兰在室内环境下开花性并不佳,它们需要更凉爽的夜晚来催发花芽的形成,并且在室外则需避暑,或者在中温温室中栽培。在室外栽培的植株需要提供防风遮蔽和用来防霜降和冬季降雨的塑料顶棚。植株和根系周围足够的空气流通对于拖鞋兰的健康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植株不能过于拥挤,也不能有盆底积水。
自然生境
拖鞋兰是生长于东南亚热带地区的(广义的)拖鞋兰类植物。大多数为地生兰,生长在地面的腐烂的树叶和树皮中,或者在长满苔藓的岩石裂隙中。所有的种类均发源自无霜区,有些生长在凉爽而温和的南麓气候中,其他原种则生长在近赤道的温暖湿润的地带。
生长习性
拖鞋兰没有假鳞茎,植株沿着短短的走茎依次排列着。植株由呈扇形排列的带状或椭圆形的叶片所构成,顶生花序(花梗从叶冠中央抽出)着生一到多枚花朵。每个植株只开一次花,但是能够持续地为植株提供援助和营养许多年。虽然有些种类的拖鞋兰只要植株一成熟全年都能长出新植株和花朵,但是拖鞋兰的花期主要集中在冬天至早春。拖鞋兰是极好的盆栽植物,花朵的寿命可长达3个月(视种类不同而不同),即使不开花,植株的形态和纹理依然十分吸引人。
温度
拖鞋兰偏爱中温到凉爽的生长环境。而然有些原种能够忍受更温暖的环境,有些原种则需要夜间降温过程来促发花芽形成。最佳的温度范围是13°C~27°C,然而,植株短时间暴露于较高的温度极限4°C~38°C也不会受到伤害。许多冷凉型拖鞋兰能够经受住偶尔的夜温降至0°C,使它们适宜于在温和而无霜的气候下作室外栽培。温暖型拖鞋兰,包括多花类、短瓣亚属和魔帝类,最适宜在温室中栽培。
光照
拖鞋兰偏爱有遮阴的环境,比之绝大多数兰科植物,能在光线较少的环境中成功地生长。生长和开花所接受的最佳光照强度在11000到27000 lux之间,相当于夏季光照的70%~85%的遮阴。比之叶片较软的魔帝类拖鞋兰,有着较硬的叶片的种类(如多花类)大概能够忍受更强的光照。长而弱的花茎和向光照方向拉长的植株是光照不足的明显表现,叶片过度的发黄和缩短的花茎表明植株接受的光照太强了。
浇水
拖鞋兰必须经常保持基质的湿润,因为它们没有用来储存水分的假鳞茎。应在早晨和晴朗的天气浇水,以使留于叶片上的水能够较快的蒸发掉,因为在冷凉的夜间滞留于叶心的水会导致软腐。作为一个原则,每星期浇一次水是基本正确的,还要根据花盆大小和极端气候来判断浇水频率。在夏天,气候炎热干燥的时候,植株可能需要一星期浇2次水。在多云的冬天每10~14天浇水一次便足够了。用手指感知基质的湿润程度,当感觉到距离盆面2.5cm深度的范围内只有微微的湿润的时候,就可以浇水了。永远都不要把花盆放置在盛水的托盘里,因为那将会导致根系窒息。
施肥
拖鞋兰是属于吃肥轻的植物。它只需要薄肥勤施,并且在施肥前需要用水浇灌基质。使用兰科植物专用的水溶性肥料,稀释到建议浓度的1/4。均衡肥(20-10-20、20-20-20或者18-18-18)可以全年使用。高氮肥,例如30-10-10要小心使用,只在温暖的季节促进新芽的发育。
春天和夏天:在每次浇水后施用1/4建议浓度的均衡肥(例如20-10-20),或者均衡肥和高氮肥(30-10-10)轮流施用。(小小认为,家庭养,每3~4次浇水,施肥一次会更安全)
秋天和冬天:继续使用1/4建议浓度的均衡肥,随着气候变冷和日照变短而减少施肥频率。当日照最短的时候,你只需要每10~14天浇一次水,并且每月只施肥1次。(小小认为,家庭养,冬天就不要施肥了,有温室例外,气候温暖例外)
换盆
在栽培基质开始腐败之前,每1年至18个月为拖鞋兰换盆一次。新鲜的混合基质保证根系周围良好的空气流通,这对植株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换盆可以在每年的任何时候进行,但在花朵刚谢之后的春天才是最佳换盆时机。因为不同的基质干燥速度不同,同一批植株应该使用同一类型的混合基质,以方便浇水。不管怎样,无土的快干的混合基质值得使用,成分包括树皮、水苔、木炭块、浮石或者兰石。一个好的混合基质组成有:
8份洁净的杉或松树皮——3~6mm块粒
2份粗粒珍珠岩(兰石)——3~12mm块粒
1份木炭(可选)——3~12mm块粒
将植株脱盆,并且小心地把旧的基质和死根去除,尽量避免碰伤好的根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拖鞋兰的老植株并不能轻易的长出新的根系。不要急于分株,因为大的株丛能够开出更多的花朵。每个株丛至少要保留2~5个植株。选择一个干净的有足够多的排水孔的花盆。用能容纳植株根系的最小尺寸的花盆(小小以为,有时可以不换花盆,只换基质),只要能保证有足够的空间生长1~2个新植株。把植株放入花盆中,并用一只手扶住,同时把新鲜的混合基质围绕倒入花盆中。混合基质不要埋过走茎的6~12mm。轻拍花盆,并且温柔地按压混合基质。浇水,并把植株放到遮阴较多的地方,并且在3~4周内不要施肥。(小小以为,上盆后不要急着浇水,可以等上1~2天,保证由机械伤造成的伤口充分愈合)
病虫害
最常见的虫害是粉介和介壳虫。两者都可以被推荐用于兰科植物的广谱杀虫剂所控制住。当高温的时候叶螨可能会是个问题。因为这些微小的害虫不易被察觉,通常发生时能在叶片的背面寻找到异常的锈色斑驳凹点。应使用针对性强的用于控制叶螨的农药(阿维菌素、吡虫啉),因为大多数的广谱杀虫剂收效甚微。夜间不良的通风环境和潮湿条件会促发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你可以通过避免过于拥挤,和通过早晨浇水以使植株在傍晚时是干爽的,来防止大多数的病害问题。少量的咖啡色叶片并不需提高警惕。然而大范围的褐色软腐(叶片持续发软,并伴有潮湿的液滴状物在叶片背面)有可能指示这是一场细菌或真菌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受害植株,剥去和去除受感染的叶片,并且对植株用广谱杀菌剂进行治疗。在受感染区域充分的撒上肉桂粉是一种极佳的自然疗法。(想不到植物界也呼吁回归自然O(∩_∩)O~~)
相关知识
兜兰的花期管理和主要价值
兰花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花卉栽培管理课件
常见温室花卉栽培管理技术
兰花的栽培管理(一)
园艺界的,茂兰公主——白花兜兰
家庭栽培观花类花卉大花蕙兰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技术
花卉栽培技术讲座 百合切花栽培管理(下)
蟹爪兰的栽培与花期调节
网址: 拖鞋兰栽培管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474.html
上一篇: 2021年棉花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
下一篇: 秋作物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