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21

2021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1.黄瓜花是单性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能结出黄瓜的花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A.花药B.柱头C.花柱D.子房

2.下列关于西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B.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C.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D.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3.如图为玉米籽粒的纵切图,其中能发育成根的结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

D.④

4.女性生殖系统中,分泌雌性激素的主要器官是()

A.子宫B.输卵管C.阴道D.卵巢

5.如图示人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发生在卵巢

B.②〜③表示受精卵移向子宫过程中发生的细胞分裂

C.胎儿的性别与受精的精子中性染色体类型有关

D.胎儿在母体发育成熟后经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6.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开始出现第二性征B.身高突增且体重迅速增加

C.心、肺等器官功能明显增强D.性器官在此之前已经发育成熟

7.在人的一生中要特别重视坐、立、行、卧等正确姿势的关键时期是()

第1页,共27页

A.胎儿时期B.青少年时期C.成年时期D.老年时期

8.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柳莺的巢中,柳莺孵卵并育雏。下列关于柳莺这些行为的解释

中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B.(2X3)C.①④D.②③

9.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不同的性状

B.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C.羊的卷毛和狗的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D.性状表现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不受环境影响

10.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①、②、③依次为()

有遗传效应

□n—

一—白质।

A.染色体、性状、DNAB.染色体、DNA、性状

C.DNA、染色体、性状D.DNA、染色体、遗传信息

11.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染色体的数

目是()

A.30对、30对B.30对、30条C.30条、30条D.30条、30对

12.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两个女儿,打算再生第三胎,请问第三胎生儿子的概率是()

A.25%B.50%C.75%D.100%

13.孔佑仁是孔子的第80代嫡长孙,其体细胞的染色体中能确定是从孔子体内传递下

来的是()

A.常染色体B.X染色体C.Y染色体D.全部染色体

14.阳光下培养的幼苗叶片是绿色的,暗室中培养的幼苗叶片是黄白色的.合理的解释

是()

A.叶片的颜色完全由环境决定的

B.黄白色和绿色是叶片发育的不同阶段

第2页,共27页

c.它们的遗传物质不同

D.叶片的颜色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15.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的父母不会生出患遗传病的孩子

B.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C.近亲结婚的后代必患遗传病

D.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遗传病

16.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白化病B.红绿色盲C.血友病D.新冠肺炎

1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变异都可遗传

B.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D.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18.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

种子,培育出果实大、肉厚、产量高的太空椒。该技术采取的育种原理是()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转基因育种D.克隆技术

19.原始生命起源于()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原始森林D.原始陆地

20.据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下列哪种气体()

A.水蒸气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

21.下列关于米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3页,共27页

A.通入的气体模拟原始大气成分

B.用两个铝电极火花放电模拟闪电作为能量

C.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生成有机小分子

D.证明原始大气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

22.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A.比较解剖学证据B.化石

C.胚胎学证据D.遗传学证据

23.下列有关脊椎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正确的是(

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

D.鱼类、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哺乳类

24.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

延长,其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农药质量下降了时同

B.害虫为适应农药的毒性,产生变异

C.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定向变异

D.具有抗药性的害虫适应环境并生存下来

25.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类人猿B.大猩猩C.森林古猿D.长臂猿

第4页,共27页

26.跑步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跑步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和骨骼肌组

成的。

(2)跑步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是由肌肉细胞通过作用释放的。

(3)图乙是关节结构示意图,关节的灵活性依靠关节腔中的滑液和[]

实现。当发生关节炎时患者关节腔内存在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请判断此时的

病变部位是图中的[J。

(4)丙图中,屈腿和伸腿运动主要依靠胴肌和股四头肌的配合完成。如图所示,

伸腿时图中的股四头肌处于状态(请填写“收缩”或“舒张”)。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27.如图为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昆虫的发育方式为。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该诗描绘了梅雨季节蛙鸣声声的情

景,这是雄蛙在用鸣叫声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为

(3)图C为鸟卵的结构示意图,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的结构是(填序

号)。

(4)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图D中的

I]«

第5页,共27页

(5)毛桃个小、口感较差,水蜜桃个大、口感较好,若图E中的接穗是水蜜桃的

枝条,桃树种植户将其接到毛桃(砧木)上,所结的果实是桃。

28.斑马鱼养殖方便、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是良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斑马鱼体表

有条纹状和豹斑状两种斑纹,如图所示。

条纹斑马鱼豹斑斑马鱼

表是科研人员进行的相关实验数据记录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组别亲代子代

I条纹X条纹全部为条纹

n豹斑X豹斑全部为豹斑

m条纹X豹斑全部为条纹

IV条纹X条纹124尾条纹,41尾豹斑

(1)组合I和n中,子代与亲代的体表花纹相同,在遗传学中这种现象称为

(2)斑马鱼体表的条纹状花纹和豹斑状花纹是一对。

(3)根据表中的第组实验结果,可推断斑马鱼的花纹属于显性性

状。

(4)若用字母A和a表示控制斑马鱼体表花纹的基因,则组合HI中子代条纹斑马

鱼的基因组成是,如果将这种条纹斑马鱼与豹斑斑马鱼进行杂交,则后代

中豹斑斑马鱼所占的比例为0

29.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遗传使得生物的性状相对稳定,变异

使得生物界丰富多彩。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丫染色体

(1)图甲是一个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由图可知,此人性别为

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2)染色体位于(细胞结构)中,图乙所示染色体是由①和组成

第6页,共27页

的。

(3)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图乙为丫染色体其及组成示意图,SRY是①_____上的片段。科学家将SRY

基因注射到小鼠受精卵细胞核中,发现含有XX染色体的小鼠却发育出了睾丸,由

此证明是决定睾丸形成的重要基因。

30.无籽西瓜是我们非常喜爱吃的水果。普通西瓜体细胞内有22条染色体。用秋水仙

素(一种植物碱)处理其幼苗,可以让普通西瓜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成为44条(作

为母本),与普通西瓜(22条染色体)植株(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种子,

用这些种子种下去就会结出无籽西瓜,请回答下列问题。

苗通西瓜〈22条)普通西以

幼苗秋L„

亲代水仙索1亲代红色果肉X红色果肉

处理♦♦I

母本〈44条〉X父本(22条)1

子代红色果肉黄国果肉

无籽西瓜/

子代

甲乙

(1)图甲中母本卵细胞有条染色体,杂交后得到的种子有条染色

体。

(2)西瓜果肉有不同颜色,这些果肉的颜色是由控制的。

(3)据图乙分析,亲代都为红色果肉而子代出现黄色果肉,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

称为,并且这种黄色果肉性状(是否)可遗传给后代。若用R表示

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则黄色果肉的基因组成是。

31.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生活着灰色桦尺蛾和黑色桦尺蛾,都喜欢栖息于树干上,它们

是由一种桦尺蛾发展而来的,而在工业污染区大多数是黑色桦尺蛾,这是什么原因

呢?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黑色桦尺蛾和灰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后,放养于不同

地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所示。请

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实验灰色桦尺蛾黑色桦尺蛾

未污染区释放数目/只496472

(树干为灰色)再回收率42%6%

污染区释放数目/只201601

(树干为黑色)再回收率25%58%

第7页,共27页

(1)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

是发育。

(2)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并逐代通过遗传得以加强,

数量越来越多,反之,灰色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所指的

、不适者被淘汰。

(3)由两种桦尺蛾的再回收率可知,污染区的桦尺蛾是有利变异,未污染

区的桦尺蛾是有利变异,由此说明环境条件的改变,对桦尺蛾具有选择作

用,而这种作用是(选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桦尺蛾在工业污染区的黑化现象是的结

果。

(5)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色,多年以后,此

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黑灰蛾种类

3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竹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其地下茎上生有很多芽,可发育成为竹笋,进而长成新的

植株,所以竹常成片成林出现。在天气干旱或植物衰老等情况下,竹通过开花结籽

的方式延续后代。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每朵花都有3枚雄

蕊和1枚隐藏在花朵内的雌蕊,当完成传粉受精后,就能形成种子。竹一生只开花

结籽一次,开花后的竹就会枯死。

北京紫竹院公园是“南竹北移”的典范,公园陆续引进50余种竹,形成特色鲜明

的自然景观。早期园竹是主要的观赏竹种,它们容易遭受蝇虫等害虫的危害,影响

其生长发育。为有效防治蛎虫的危害,公园技术人员做了如下调查研究,结果见如

表:

竹林生长环境对蛇虫数量的影响

第8页,共27页

地点竹林密度(株/m2)通风条件蜥虫数量(个/叶)

东门内南侧5.75差17.86

青莲岛南侧6.00差21.33

青莲岛北侧4.00好8.50

明月岛东侧3.36较差17.58

根据调查结果,公园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常规的药物防治,蜘虫的危害明显

降低。为减少药物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人工助迁了蜘虫的天敌,如瓢虫和草蛉进

行生物防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竹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以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不同的方式繁殖后代,这是

经过不断进化形成的适应性特征。在适宜条件下,竹常见的生殖方式为______生

殖。

(2)文中提到“竹的花很小,没有明显的花瓣和鲜艳的颜色”,由此可推测其传

粉需依靠作为媒介。

(3)花粉从雄蕊的中散出,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经过传粉和过程,

形成种子和果实。

(4)由表数据可知,影响蛇虫数量的环境条件有。

(5)结合文中信息,下列哪一项不是预防病虫害的良好方法。

A.尽量加大药物使用

B.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C.适量引入害虫的天敌

D.控制竹林密度为4.00株/m2左右

第9页,共27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黄瓜花是单性花,雄花是只有雄蕊的花,由花丝、花药组成。雌花是只有

雌蕊的花,由子房、花柱、柱头组成,能结出黄瓜的花应该是雌花,因此花中不具有花

药。

故选:Ao

两性花:一朵花中同时有雄蕊和雌蕊的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分析作答。

不结果的花是雄花,雄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就是平时所说的谎花。

2.【答案】D

【解析】解:A、西瓜皮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来的,A正确。

B、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B正确。

C、受精卵发育成胚,因此,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C正确。

D、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因此,西瓜里的多粒种子是由多个胚珠发育来的,

D错误。

故选:D。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广受精机磋宜图丕乳

极核十精子号

C2个)(1个)

理解掌握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

第10页,共27页

【解析】解: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其中胚是新植株的幼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

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形成根,即能发育成根的结构是④。

故选:D。

图中,①子叶,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

关键是把握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4.【答案】D

【解析】解: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卵巢是女性的生殖

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故选:D。

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

并分泌雌性激素。据此答题。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5.【答案】A

【解析】解:A、①表示受精过程,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

形成的,A错误。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输卵管内完的,B正确。

C、胎儿的性别形成于受精的那一刻,与精子中性染色体种类有关,C正确。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D正确。

故选:Ao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

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

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

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

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熟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场所。

第11页,共27页

6.【答案】D

【解析】解:A、睾丸和卵巢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

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A正确。

B、进入青春期后,身高突增且体形开始发生变化,体重增加,B正确。

C、青春期的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C正确。

D、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而不是在此之前已经发育成熟;

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

进第二性征的出现,D错误。

故选:D。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

掌握青春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成年人,骨内的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

性;而老年人,骨内的无机物大于2/3,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少年儿童骨的有机

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易变形。所以青少年时期的骨可塑性强,这时要注意坐立行

走的正确姿势,以防止骨骼变形。

故选:B,

骨的物理特性包括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而骨的硬度和弹性又取决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

物的含量之比。

了解了人体各时期骨的成分和特性,就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

8.【答案】A

【解析】解: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柳莺的巢中,柳莺孵卵并育雏,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

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Ao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

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分析作答。

第12页,共27页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解答】

A.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

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

击性、服从性等等,A正确;

B.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

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B错误;

C.羊和狗是两种生物,因此羊的卷毛和狗的直毛,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D错误。

故选Ao

10.【答案】B

【解析】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

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

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

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基因控制性状。因此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

是性状。

故选:Bo

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一染色体一细胞核一细

胞。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11.【答案】D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第13页,共27页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牛的体细胞内含

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30条、30对。

故选:D。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

相同。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

的染色体数相同。

12.【答案】B

【解析】解: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

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丫,当卵细胞X与精子丫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

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

孩。.含X的精子和含丫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一个母亲如果生

一个孩子,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如图:

父@22对+XY22对小窃母

(男)

男女比例1:1

故选:B。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

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XY型性别决定中,子代的性别决定于父方的精子,后代性别比赛1:1.

13.【答案】C

第14页,共27页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

是含丫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

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

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丫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

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如此代代相传,孔子第80代嫡长孙孔佑仁

的性染色体中丫染色体是从孔子身上继承下来的。

故选:Co

人类染色体的数目为23对,其中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

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4.【答案】A

【解析】解: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幼苗的叶片见光后,能够形成叶绿

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暗室培养的幼苗叶子,由于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

成叶绿色,因而是黄白色的.

故选:A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叶绿素的形成条件.

15.【答案】B

第15页,共27页

【解析】解:A、假设决定智力正常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智力障碍的基因(a)

是隐性基因,因此患智力障碍的人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Aa),

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故正常的夫妇不会生出患遗传病的孩子是错误的。

B、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

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

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

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正确;

C、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高,错误;

D、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错误

故选:Bo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

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

(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

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遗传病是考查的重点,注意掌握遗传病的概念和常见的遗传病的例子。

16.【答案】D

【解析】解:遗传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体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染色体遗传病是由染色体

结构和数量的改变引起的。例如先天性裂唇、先天性愚型。基因遗传病是由于致病基因

引起的,例如白化病。白化病、红绿色盲、血友病属于遗传病。而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

起的,属于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

故选:D。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

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第16页,共27页

此题考查了遗传病的概念,记住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对作这类题非常有帮助。

17.【答案】B

【解析】

【解答】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虽然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生殖可以传递给子代,但子代与亲

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物质是不完全相同的,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

子各不同”,这正说明了变异的普遍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

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

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

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

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故选:B.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变异,解答时可从变异的概念和变异的类型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变异概念、类型和原因。

18.【答案】B

【解析】解:诱变育种是指通过采用射线照射和药物处理等手段,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

发生改变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如太空椒、无籽西瓜等。

故选:B。

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现象。自然界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对自身生存和

发展有利,有的变异对自身生存和发展不利。人们通常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19.【答案】B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

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

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

第17页,共27页

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

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

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

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

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故选:B.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因此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后来在高温、雷电、紫外线的作用下,

在原始大气中产生了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随着雨水一起汇入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

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有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

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形成了具有生命现象的复杂的有机物.即原始生命.因

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0.【答案】B

【解析】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

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

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

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氟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

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

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选:B.

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氟化

氢,没有氧气.

关键点: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

21.【答案】D

【解析】解:A、米勒实验装置通入氨气、氢气、甲烷、水蒸气,没有氧气,模拟的是

原始大气,故A正确。

B、米勒模拟实验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

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故B正确。

第18页,共27页

C、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C正确。

D、米勒的模拟实验验证了化学进化说的第一阶段,即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

段,不能证明原始大气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故D错误。

故选:D。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

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熟记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及条件,最具说服力的是化学起源说。

22.【答案】B

【解析】解: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

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山水生到陆生逐渐

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而比较解剖学上

的同源器官只是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胚胎学上的证据(如

鲤裂)只是说明了古代脊椎动物的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中,这些证据(包括细胞研究)

只是从某一方面证明了食物的进化。因此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故选:B。

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

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

23.【答案】A

【解析】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

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鸟类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哺孚屋

故选:Ao

第19页,共27页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

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

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

生物较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动物进化的历程。

24.【答案】D

【解析】解:A、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农药的质量是不变的。错误。

BC、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害虫抗药性强的变异是一开始就能存在的,不是害虫为适

应农药的毒性才产生了变异。错误。

D、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

药性弱的害虫杀死,具有抗药性的害虫适应环境并生存下来。正确。

故选:Do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

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

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

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

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

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

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农药选择了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害虫生存下来。

熟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

存。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25.【答案】C

【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

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

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

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Co

第20页,共27页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只要掌握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就可轻松答题。

26.【答案】关节呼吸⑤关节软骨②关节囊收缩神经

【解析】解:(1)跑步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骨

骼肌组成的。

(2)跑步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是由肌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在肌细胞的能量转

换器-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储存的化学能转变成运动所需的能量。

(3)图乙关节的灵活性依靠③关节腔中的滑液和⑤关节软骨实现。当发生关节炎时患

者关节腔内存在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此时的病变部位是图中的②关节囊,分泌滑

液过多。

(4)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

互配合活动的。丙图中,屈腿和伸腿运动主要依靠胭肌和股四头肌的配合完成。如图所

示,伸腿时图中的股四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胭肌处于舒张状态。

(5)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时,并不是孤立

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

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

统的配合。

故答案为:(1)关节

(2)呼吸

(3)⑤关节软骨;②关节囊

(4)收缩

(5)神经

图乙关节结构: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图丙:骨骼

肌包括肌腱和肌腹,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掌握关节的结构及运动的产生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不完全变态发育体外受精3受精卵1胎盘水蜜

第21页,共27页

【解析】解:(1)A、B反映了动物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图A经过卵

一幼虫一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图B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2)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生殖和发育特点是体外受

精,变态发育。

(3)图C的动物是用卵来繁殖后代,属于卵生,其中3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4)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

个体的过程。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在D图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

是1胎盘。

(5)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嫁接、杆插、

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

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即图E中的接穗是水蜜桃的枝条,桃树种植户将其接到毛桃

(砧木)上,所结的果实是水蜜桃。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发育。

(2)体外受精。

(3)3。

(4)受精卵;1;胎盘。

(5)水蜜。

A图示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B图示青蛙的发育过程;C图是鸟卵的结构:1卵

壳、2气室、3卵黄、4卵白。D图是哺乳动物的发育:1胎盘、2脐带、3胎儿;E是植

物的嫁接。

了解各类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遗传相对性状皿、W条纹Aa50%(或1/2)

【解析】解:(1)组合I和口中,子代与亲代的体表花纹相同,这表现了亲子代之间

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

(2)斑马鱼体表的条纹状花纹和豹斑状花纹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

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

(3)表格中DI组亲代杂交组合条纹x豹斑,杂交子代中全部为条纹,则子代中消失了的

第22页,共27页

性状豹斑为隐性性状,条纹为显性性状,且亲代的基因型为纯合体。表格中W组亲代杂

交组合条纹X条纹,杂交子代中出现41尾豹斑,则子代中新出现的性状豹斑是隐性性状,

条纹是显性性状,且亲代的基因型为杂合体。

(4)表格中m组亲代杂交组合条纹X豹斑,杂交子代中全部为条纹,则子代中消失了的

性状豹斑为隐性性状,条纹为显性性状,且亲代的基因型为纯合体AAxaa,子代的条纹

都为杂合体Aa。如果将这种条纹斑马鱼(Aa)与豹斑斑马鱼(aa)进行杂交,则后代

中豹斑斑马鱼所占的比例为50%,遗传图解如下:

亲代।条纹豹斑

条纹豹既

50S50»

故答案为:(1)遗传。

(2)相对性状。

(3)①、IV;条纹。

(4)Aa;50%(或1/2)。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

异。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

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3)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

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

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

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和变异的概念、性别的遗传、基因的显性与隐

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9.【答案】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细胞核蛋白质生殖细胞DNASRY基因

第23页,共27页

【解析】解:(1)分析图甲可知:图甲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

色体,因此图甲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

对常染色体+XY。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是由

①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3)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

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

的染色体数相同。

(4)男性的睾丸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雄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

控制生物的性别不仅受染色体控制,还与基因有关,图乙为丫染色体其及组成示意图,

SRY是①DNA上的片段。科学家将SRY注射到小鼠受精卵细胞核中,发现含有XX染

色体的小鼠却发育出了睾丸,由此证明SRY基因是决定睾丸形成的重要基因.

故答案为:

(1)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

(2)细胞核;蛋白质

(3)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4)DNA;SRY基因

(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

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

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

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

相关知识

《花与剑》2021端午节活动汇总
[奇迹暖暖套装文案整理]2021
樱花校园模拟器2021万圣节版下载
2021郑州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
花与剑2021端午节活动内容奖励详解
2021母亲节鲜花祝福语
连云港花果山酒店端午节活动2021
圣诞平安夜祝福语2021
2021母亲节鲜花祝福语大全
2021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即将开幕

网址: 2021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4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业农村局:2021年塔城地区棉
下一篇: 叶螨5月下旬,开始进入酒花地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