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杜鹃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野生观赏植物也被称为野生观赏植物,是仍然在当地处于自然状态的观赏植物。它是复杂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花卉新品种研究和培育的重要来源和优良绿化材料。四川省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应对其进行充分调查并通过引种驯化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然而,四川在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发展是相当落后的,对其现状、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将来的发展提出意见,以期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1观赏观赏性四川省有高等植物232科1621属9254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约5000种,几乎涉及所有分布科。杜鹃花科、百合科、兰科、报春花科、蔷薇科等的大部分种类都是观赏的佳品,有些种类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珍贵栽培观赏植物,或成为杂交育种提高观赏性和抗逆性的优良种质资源。另外,四川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古代孑遗植物,且多数具有观赏性,如光叶玉兰(Magnoliasinenis)、峨眉含笑(Mcheliawilsonii)、光叶蕨(CystiathyriumChinensi)、攀枝花苏铁(CycasPanzhihuaensis)等都是四川特有的珍稀濒危观赏植物。2四川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现状和问题2.1川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概况对于某个物种的开发利用,首先要立足于掌握该物种的资源情况的基础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不仅要了解分布区、丰富度、生态习性,还要掌握诸如花的色变、花的瓣化等较为详细的资料。在四川野生观赏植物中,资源情况有较详细报道的有蕨类植物、杜鹃花、兰花等植物及峨眉山等几个主要风景区或保护区。早在民国三十一年,我国已故的著名植物学家方文培教授编著的《峨眉山植物志》中就记载有杜鹃花29种。据何勇调查指出瓦屋山杜鹃花种类有30余种,占整个四川杜鹃花种类(177种)的1/5。杨春嗷于《凉山杜鹃花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文中指出凉山洲有杜鹃花约100种。张黎明等经过2a多调查研究,对四川野生兰花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报导,并根据地域、生态特征将四川省划分为4个产兰大区,即:岭南产兰区、西部岭原产兰区、宜宾—奉节产兰区和川东平行岭谷产兰区。共发现兰科植物88属,436种,其中常见种77个,并记录了各种类的丰富程度。在地区性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中,以风景名胜区为主,其中又以峨眉山为最,除解放前做过调查外,解放后又相继有人进行过资源调查,如杨祯禄1994年报导,峨眉山药用观赏植物240种,并将其按绿化、观叶、观花、观果、地被几个不同类型进行详细叙述。郎楷永通过考察和标本整理发现,峨眉山有兰科植物47属,109种,1变种。四川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调查方面取得的成绩,但与其他省份比较起来,是相当落后的。四川省直到近一两年才开始正式立项进行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调查研究,这要比某些省晚几年甚至十几年。例如,辽宁省、云南省于1980年,浙江省、山西省于1981年,河北省于1985年,内蒙古于1986年,新疆于1991年就已经开始了全省范围的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尽管四川单科属或部分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开始的相对较早,但必竟范围有限,不能体现一个省甚至一个州的资源状况。至今也不过杜鹃花科、兰科等少数科属,对于绝大部分的科属尚未涉及,有些甚至连分布区域等最基本的资料都未了解,再加之四川地形、气候复杂多样,还有一些人类尚未涉足的地域,这些地方生长着大量的奇花异草,长时间自生自灭,无人问津,更是无法进行资源调查研究。2.2引种栽培的认识误区据初步统计,在四川省约5000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经过引种驯化的仅有500种,且绝大多种类是人们自发采集,就地或易地驯化,数量少,种类单一,没有详细的资料记载也无成熟的技术体系。所引种驯化的也多数是一些生态位宽、适应性强的种类。而往往一些优质的种质资源生活环境极端化,生态位极窄,引种驯化存在相当难度。在已经进行过引种驯化的植物中,杜鹃花是研究比较多的一个大类,但有文献记载的也仅有几个种较早。而同为杜鹃花资源大省的云南早在1970年就已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持对杜鹃花进行栽培和育种研究,至今已引种成功杜鹃320个品种。杭州市和大连市也分别于1988年和1995年开始了杜鹃花引种研究,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四川省对兰花的引种驯化比较早,现已经有许多名品上市,至今每年仍有珍奇品种出现。但是随着种兰、养兰热的兴起,资源保护的问题也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每年都有许多采兰人进山寻兰,这些无组织的采兰者乱采滥挖,不少稀有兰花种类濒临灭绝。调查表明,四川省野兰资源的60%已经被消耗掉。现在这种乱采滥挖的现象仍在继续,甚至有进一步升温的趋势。不仅兰花资源,在其他野生花卉资源如龙胆、报春花、百合等的引种栽培中也存在这种盲目性。如果不尽早出台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任其自由发展泛滥下去,将使四川省野生花卉资源面临衰竭的危险。在一些种类遭遇灭绝性开采的同时,相当一部分花卉品种却仍处深山无人问津,甚至有些种类由国外或省外引种开发形成商品,而拥有丰富资源、占尽地利的四川省却迟迟未进行引种驯化研究。这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浪费。2.3快速繁殖、分工协作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野生观赏植物引种的目的是使之得到推广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一个地区野生花卉开发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在于这个地区的观赏植物资源蕴藏量,也不在于被引种驯化的种类数量,而在于其野生观赏植物产品生产的设施水平、规模化、现代化、商品化的程度。四川省在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1981年承担了农业部重点项目《兰花快速繁殖及新品种选育工作》,经过几年实验研究,目前已经成功掌握了兰花组织诱导、增殖、分化健培和移植等关键性技术。1985年在彭县、长宁成立中国第一家兰花工厂,1988年已有10万株名贵兰花试管苗投入国内外兰花市场。另外,四川省的报春花盆花生产也具有了初步的规模,每年有几万盆的产量。尽管四川省在野生花卉产品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资料记载的有规模的却少之甚少,与云南、广东、福建等省份的差距还很大。许多经过驯化的品种都是利用传统的栽培、繁殖方法逐步的小规模的推广,这种繁殖方法不仅繁殖系数低而且品种优良性状保存困难,再加上在品种筛选方面缺乏科技指导,使许多珍贵品种经过几代的繁殖培育而丧失了其优良的遗传特质,沦为俗品。多数野生花卉都没有进行过生物学特性、园林应用、市场前景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尽管瓦屋山、都江堰等地相继建立了一些杜鹃花、蕨类植物等生产苗圃,但产量极其有限,而且设备设施陈旧落后、技术水平低,与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3川花蚤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全世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的花卉品种和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成为花卉行业关注的焦点。四川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四川拥有如此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能否抓住自身优势合理利用,不仅是四川花卉业能否快速发展起来的关键,也是关系到世界花卉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展望21世纪,四川野生花卉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3.1加强资源调查,确定多种品种的引种方案虽然四川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相当丰富,但这些资源的分布范围、生态习性、丰富程度等还需要进一步调查。行业部门应抓紧时间立项进行全省范围内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综合调查,包括以各州、市、县为单位和以科、属、种为单位的2种调查方法,力争在5~10a内对全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有一个详细的全面的了解,为以后有选择的引种驯化打下理论基础。经过统计分析,制定出开发方案,然后分区分批逐年采集做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或破坏。在资源调查的同时,确定一批可以直接引种栽培的种类,逐步引种利用。据相关资料记载,四川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抗逆性,能够忍受较大范围的生态因子变化,环境变迁对其生长发育、开花繁殖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影响。这一批植物应当是资源开发中首先考虑的一类。3.2加强引种驯化基地建设,研究制定合理的自然观赏植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目前国际上不论是庭园花卉,还是鲜切花或盆花,90%以上是栽培种,花卉原种利用并不多,虽然有些野生观赏植物可以直接引种栽培,但大多数种类都需经过驯化、育种才会变成具有很高观赏价值与开发价值的品种。因此,加强引种驯化基地与育种基地建设,对于开发四川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应对原有的驯化基地如瓦屋山、都江堰等进行改造和扩建,使其成为某一种植物的驯化中心,这需要有关部门抽调科研力量,增大资金投入以支持其发展。在扩建原有基地的基础上于每个自然地理分区建立新的引种驯化及育种基地,争取使难于驯化的种类能够就地或就近驯化。基地应建有大型苗圃以供幼苗移栽;有温室大棚以供扦插育苗,研究其生根特性,配制适用的基质以提高育苗成功率。另外还要建有杂交育种所需设施、设备,用来培育观赏性与抗性俱佳的品种。3.3注重科研,将对外出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科学推花卉业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产业,要使四川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走出深山,首先必须加强科研教学力量,培养一批具有熟练专业知识和技能、懂管理的野生花卉研究开发人员,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走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只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完善的生产设施和较大的生产规模,才能生产出优质的花卉产品。目前四川花卉科研机构虽然较多,但对各种野生观赏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不多而且力量分散,科研与生产脱钩,因此四川省花卉科研滞后于生产。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使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紧密结合,生产单位出资金资助科研,科研单位出技术指导生产,效益按比例分配。花卉生产单位与野生观赏植物引种驯化繁育基地的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生产单位由生产外地引进栽培品种转为生产本地野生优质特色品种,在为大众提供优良花卉的同时,企业又因拥有产品优势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利润。3.4加强资源管理机构和资源保护一直以来,四川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管理处于松散状态,各职能部门或权限不分或
相关知识
湖南杜鹃花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云南乌头属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pdf
四川省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秦岭野生秋季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我国银杏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中国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docx
北京地区乌头属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pdf
湖北省野生球根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我国新花卉作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pdf
26种杜鹃品种.docx
网址: 凉山杜鹃资源及其开发利用.doc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5177.html
上一篇: 春兰繁殖栽培新技术 |
下一篇: 家里养虎皮兰花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