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璟祥之夜】“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佳作欣赏

【璟祥之夜】“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佳作欣赏

梅、兰、竹、菊是古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分别代表着傲、幽、澹、逸。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故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陈宪章(明)

烟笼玉树

尺寸:298*103cm

款识:正统十一年(1446)冬,会稽陈宪章写。

题签:湘浦半捎云,罗浮一树春。不将君子操,谁配淡妆人。钤印:点(朱)

题跋:1、独占人间第一春,冰霜气骨玉精神。问渠那得清如许,欲倩花光为写真。竹懒李日华题。钤印:李曰华印(白)、墨林秘玩(朱)

2、天启三年岁在癸刻秋日。暗诗二句,济时山人观。钤印:柏林散仙(朱)、谢琦之印(白)、义乌墨史(白)

钤印:如隐居士(朱)、孤山月色(朱)

鉴藏印:伍氏澄观阁书画之印(白)、味古斋(朱)、真玩(朱)、蕉林秘玩(朱)、河北梁清标鉴定印(朱)、迟庵书画库上品(朱)、孔氏鉴定(朱)

陈宪章,明代著名画家,善花鸟。因居白沙村濒临西江入海江门处,故明清学者称其为白沙先生,共学为江门之学。陈宪章出身于人文荟萃的浙江会稽,工诗善画,师承王冕,但不拘泥于一味形似,对画梅有着独到之处,其的画以墨梅为著称。他的“墨梅”风格,可用“神韵秀逸”四字来概括。

陈宪章的绘画之所以被时人所重,与其构图是分不开的。构图可分疏的、密的、不疏不密三种。疏的如疏影横斜,以疏淡有致,雅淡出尘为妙;密的有如繁花密蕊;不疏不密的,如俯仰得宜,照应景情,要密中见疏,疏中仍有聚散.谓之得宜。陈宪章这幅画构图之优长就是以密取胜,同时又能达到密而不乱,繁而有韵的效果。该图在枝干的构图上兼顾了长处疏,短处密,疏散处疏,交错处密,陈宪章能把握好虚虚实实的处理,而且层次分明,应有尽有。在枝千的质感上,体现了古代画论家汤书雅“其为梢也,有如斗柄者,有如铁鞭者,有如鹤膝者,有如龙角者,有如鹿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钓竿者”的理论精神,因此他立干如龙,劲似铁;发梢如箭,短如戟。梅枝如龙不容易,画时必须弯曲有力,用笔多转折,或以飞白出之;要劲健也不容易做到,画时笔需顿挫得宜,使转有方。他笔下的枝梢,一笔拉到几尺长,突出了梅的清高脱俗。这幅图是用浓墨画树干,用圈瓣法画白梅,又都以淡墨渍染背景,使梅花在画面上更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归昌世(1573-1644)

竹石图

尺寸:98*33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癸亥春日归昌世写。

题跋:妙趣讶文同,一挥自淡浓。枝枝如带雨,叶叶似含风。迟江多题。

钤印:归昌世印(朱白)

鉴藏印:玉井山人 (白)、湘林心赏(白)、蒯寿枢家珍藏(朱)

归昌世(1573-1644)明代诗人、书画家、篆刻家。字文休,号假庵,江苏昆山人,移居常熟。归有光孙,归庄之父。明诸生,早弃举业,发奋为古文。书法晋唐,善草书,兼工印篆,画兰竹在徐渭、陈淳之间,与李流芳、王志坚合称昆山三才子,篆刻与文彭、王悟林鼎足而立。

归昌世笔下的兰竹脱透空灵,妙趣横溢,意在青藤、白阳之间,竹竿刚劲,竹叶随风,摇荡不止,而竹竿挺直不屈,笔势挺拔,着意表现竹的坚强气质,并含有清丽纵逸的情意,得宋元人墨竹的意态而自具新意,清洒韵极。

钱载(1708-1793)

竹石图

尺寸:88*47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庚戌春二月写于九丰堂,八十三老人钱载。

钤印:钱载(白)、万松居士(朱白)、萚石书画(白)

鉴藏印:玉井山人 (白)、湘林心赏(白)、蒯寿枢家珍藏(朱)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进士,官礼部侍郎。学问渊懋,品行修洁。工诗,善写生,从学於陈书。游都门,蒋恒轩溥延主师席,因得亲其点缀,笔法益进,其设色花卉,简澹超脱,大有徐渭、陈淳遗意。

此幅竹石图正是钱载最擅长画的墨竹,画中所绘左中右三丛竹子在风中呈摇摆之态,充分表现出竹子坚韧不拔的天性,近处又画两块大石做伴,使画面平填不少生趣。枝竿细劲,竹叶前浓后淡,层次分明,画法类文同。

吴让之(1799-1870)

梅花

尺寸:94*45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铜士世二兄属,仿汪巢林,让之吴熙载。

钤印:熙载(白)、吴氏让之(白)

鉴藏印:泉道人(朱)

吴熙载(1799-1870),江苏仪征(今江苏扬州)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工四体书,篆书和隶书学邓石如,行书和楷书取法包世臣。书法功力虽深,但受邓石如和包世臣的束缚太深,未能创造自己的风格。亦善画。

梅枝曲折向上,花朵随枝点染,笔墨十分干净筒练。画幅以大面积的空白,用潇洒飘逸的行书题诗,表现了文人画在诗画结合上的特点,也反映了画者在绘画、书法、文学艺术修养方面的成就。

张百禄(清)

梅花

尺寸:126*34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惯饮冰雪守酸碱,香不袭人子不繁。一自东风回上苑,万花榜上署头衔。十三峰草堂张百禄。

钤印:传山(白)

张百禄 字受之,号传山,沧州(今河北沧县)人。书法遒劲有力,诗词富有逸致。其弟为百糓,字仲山。

此《梅花》在布局构图上采用三线条组合法,一幅画,梅花枝干态势用三条线作为基本单位概括成构图骨架。避免出现构图时一条线太孤立,两条线仍然单调,三条线刚刚好。梅枝疏朗的,每一枝的远近粗细都看得分明,即使是细末毫端也绝不拖泥带水,尤其是伸得最远的那一处又细又锐的末梢,利落挺拔。

此作梅花各具姿态,大多开得极盛,五瓣分明,也有枝头聚着几簇骨朵,含苞待放,淡淡的墨点出,笔尖顿挫,梅瓣尖便留下一点墨迹,成了花瓣上最浓的一抹。花蕊是用极细的墨线一簇簇飞快地抖出来的,带着饱满的弹性。花蕊顶端芥子般细小的墨点格外新鲜,软软绒绒,花朵一下子便精神完足起来。虽然都用墨色画成,但浓淡交替,显得画面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可谓是一幅极佳的墨梅图。

陈汉第(1874-1949)合欢并茂

张充和(1914-2015)高节图

尺寸:115*46cm,68*23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1辛未仲夏,公超仁世兄、永熹女士嘉礼写此奉贺,伏庐陈汉第。2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辛酉夏四月,张充和并题。

钤印:1汉第(白)、共喜(朱白)、有喜(朱)2张充和(白)、楚人(朱)

陈汉第字仲恕、仲书,号伏庐,浙江杭州人,出生在书香门第。晚年寓居上海,潜心书画艺术创作和金石收藏。此幅红竹画中竹都是一节一节朱红的颜色,像刚刚被一支红色的画笔染上色似的,透过宣纸,似乎可以闻得到那竹儿特有的气息。画面中以朱砂画竹,给人一种风拂过、竹香沁满怀的韵味,陶醉在阵阵清新怡人淡淡竹香里,就像手捧着诗书画卷的醇香。笔墨谨严,极有法度,画面也生动有致,格调淡雅,犹如绿云压径,飘逸生动。

张充和,出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此画题材选为竹子,竹子寓意丰富,有高风亮节之意,与作品的名称相得益彰。画面淡雅雅致,下笔果断,用笔挥洒自如,古韵味十足。从用笔上就能看出娴熟的技法,颇具匠心,有几分静谧之感。画作中题签的字体为小楷,为讲究端庄的书体风格,结字方正,笔画厚实有力,转折处有棱有角,字虽不大,却大气端庄;同时横画和捺画也有隶书之取发,显得古雅苍劲。

吴昌硕(1844-1927)

墨梅

尺寸:65*30cm

质地:纸本

款识:危亭势揖人,顽石默不语。风吹梅树花,着衣幻作雨。池上鹤梳翎,寒烟白缕缕。河井先生正之,己未初夏吴昌硕。

钤印:吴昌石(朱)、缶记(朱)、湖州安吉县(白)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这幅《墨梅图》构图简练,左实右虚,繁简适宜,虚实相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主题突出;布局新颖独特,合理利用了画幅的狭长,将梅枝的形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笔法上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放情横折,运笔如运刀,笔笔利落而笔墨之间留有空白,腾挪不羁,婉若行云流水,尤其是对梅花的刻画以圈花法画出,不拘泥于形,圈点自如,丰满,神韵自生,颇有作者自传中所言梅花之“圈花颗颗珍珠圆”的美感。用墨上干湿兼用,或浓或淡,轻重分明,墨色丰富。梅树主干以浓墨绘出,下不见底,局部以侧锋轻扫留白,隐现苔藓廮结,显得明暗向背,富于变化;梅枝穿插交叉,浓淡兼施,虚实相生,层次分明,浑厚苍劲,富于动感,观之如读篆草书迹。

吴昌硕(1844-1927)

菊石图

尺寸:118*52cm

款识:大书甲子闭柴门,挂眼陶潜菊尚存。得酒倘容千日醉,不辞风露坐篱根。癸丑九月,安吉吴昌硕。

钤印:俊卿之印(白)、昌硕(白)、怀员天(朱)

鉴藏印:青莲鉴赏(白)

菊花是吴昌硕经常入画的题材,他画菊花或伴以岩石,或插以高而瘦的古瓶,与菊花情状相映成趣。菊花多作黄色,亦或作墨菊和红菊。墨菊以焦墨画出,菊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层次分明。

此幅菊石图勾了近二十朵菊花,正、侧、向、背、仰、偃还是分明的,至于花蕾从初放到盛开的不同姿态他并不在意;菊叶以大笔泼洒,对于疏密聚散、墨色浓淡、笔锋正侧藏露、提按顿挫之变化特别重视,叶叶均无相同,而对于结构形态用笔勾筋来表现正反卷折,却并不斤斤计较。一路上升的老菊后面伴以岩石,意在表现菊花凌寒傲霜的气质精神与灵石相辅相成。石背加上赭色枝干,完全是构图需要,一增其气势。

此幅《菊石图》朴茂苍劲,诗、书、画、印并进,以篆书笔法写篱落疏疏,所作菊花笔力老辣,纵横恣肆,力透纸背,不经意中见功力。此画取对角斜势构图,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用墨淋漓酣畅,设色强烈鲜艳,力振晚清画坛萎靡干枯之风,开重彩写意之先河。

菊石题材在吴昌硕的艺术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人士大夫绘画多喜欢绘制梅兰竹菊,表达他们高洁的情操,菊花的象征寓意是野逸,是不与世俗接壤的。海派艺术的一大特点就是摒弃了假清高,追求雅俗共赏的笔墨趣味,故海派在题材方面,能够广纳并置,兼收并蓄,不畏世俗之见。

陆维钊(1899-1980)

竹石兰

尺寸:99*40cm

质地:纸本

款识:喜东风,尽日吹来,相约素娥同赏。戊午夏日,八十老人陆维钊。

钤印:陆维钊印(白)、陆庄氏(朱)

陆维钊名穆,字微昭、子平、东武,号昭翁,晚年常署劭翁。斋名庄徽室、陆逊庐、园赏楼。浙江平湖人。工书法,擅篆隶,书风结体开张,笔势险劲,迭宕奇肆,古拙雄强,深厚豪放,具有强烈的个性和艺术表现力。尤以独特的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陆体”称誉艺坛。

陆维钊不仅是一位碑学大师,其绘画作品中也将北碑的峥嵘与奇肆表现得淋漓尽致。此作笔力雄健老辣,克迈万尖,墨色有沉实、有空灵,飞白飘逸,显示出竹兰筋、骨、血、肉的完整。竹石兰势呼应和谐,牵一发而动全身,给人以完美的感觉。陆氏在诗、书、画及中医学方面造艺精深,被人们誉为“综合中国文化艺术精华之人”。

张大千(1899-1983)

兰竹图

尺寸:27.5*41cm

质地:纸本

装裱:册页

款识:经章吾兄、素玲夫人开盛百福,大千弟张爰同内子徐雯波拜颂。

钤印:张爰之印(白)、金石同寿(朱)

张大千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此作为恭贺嘉礼之作,全图皆为墨色所绘,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兰花恬淡素雅,高傲孤洁,一向为文人所爱。此作兰花用笔果断而精炼,强悍而有控制,画中兰花潇洒润秀,婀娜多姿。挺拔的笔势与纵逸的情意,表现出兰花清逸出尘的独特气质,亦含合欢并茂之祝福。

吴茀之(1900-1977)、张天奇

梅雀图

尺寸:73*33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清影清影,月冷夜凉人静。戊寅冬月天奇、茀之合作于存天阁镫次。

钤印:吴溪(白)、九峰草堂(朱)

吴茀之(1900-1977)初名士绥(绶),改名溪,字茀之,以字行,号溪子,别号广明畸士、逸道人。斋号看吴山楼。浙江浦江人。

张天奇,无锡港下人。早年与顾坤伯创办奇峰图画函授学校,由善指画,晚年与潘天寿、诸乐三等人在浙江促进浙江美术教育事业。

此作构图新颖,繁而不乱,简而有当,笔致清雅,灵动飘逸、丰润郁勃、婀娜多姿、极富情趣,笔墨健拔,气势磅礴,多而不乱,有清丽超脱姿致。画面构图繁密丰满,但密而不塞,紧而不结,松而不散,气韵横生。

柳子谷(1901-1986)

山水竹石

尺寸:136*33 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乐山先生、荣葡女士嘉礼,黄振华致贺,丁亥柳子谷制。

钤印:柳子谷印(白)

柳子谷江西玉山人。擅长中国画。1924年入上海美专从师刘海粟、黄宾虹等学习。毕业后遂军参加北伐,在国民革命军第六政治部任宣传员,后任南京美专国画系教授。1949年后,先后任沈阳师范学院、辽宁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柳子谷画竹,潇洒出尘,萧萧有声。被誉为“竹圣”、“板桥第二”;柳子谷视竹为品格的象征,并且将画竹当作一种人生境界去追求。

程十发(1921-2007)瓶花

谢稚柳(1910-1997)梅花

尺寸:33*23cm,33*23cm

质地:纸本

装裱:镜片

款识:1心某先生属教,十发漫笔,丁巳冬孟晚窗。

2心某同志属正,乙卯秋日谢稚柳。

钤印:1十发(朱)

2谢稚柳(朱)

程十发(1921-2007),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中国海派老画匠。祖居坐落在枫泾镇和平街151号。程十发,历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及怀素狂草,善将草、篆、隶结为一体。

程十发认为画花和人的生活有关,和画人的遭遇和思想感情有关。如牵牛花,它每天开得最早,枝枝向上。画荷花,因为叶多花少,经常要去寻觅,表现了一种情趣;画荷花有人还喜欢它的秆子,它曲中有直,显现了它的性格。画花要经常去看花,花和人的性格要相配,什么样的性格也就会爱什么样的花。

谢稚柳的绘画风格兼工带写,以小写意为主,此作枝叶用笔爽利,纯水墨渲染,浓淡相见,谢稚柳诗书画风的浓郁奔放,与四十年代的温婉内敛已大有不同,应是此间历经沧桑,心境迥然所致。

谢稚柳(1910-1997)

梅石图

尺寸:109*56cm

质地:纸本

款识:甲子新秋,壮暮翁稚柳。

钤印:稚柳(白)、壮暮翁(白)、甲子七十五(朱)

经陈佩秋先生鉴定为真迹(可提供视频)

谢稚柳生于江南,故艺术风格中大多呈现一派传统文人的温厚清雅,却也因和张大千一同钻研“敦煌壁画学”,深受唐人高古之风的熏陶,留下许多浓墨重彩,充满豪情的诗书画作。

此作《梅石图》墨彩交融,墨色上有色彩,色彩下透出墨色,墨与色相呼相应相辅相成间,仍能清晰地看到底下墨骨的稳重、勾勒的精工,可谓将落墨法的“生其形,生乎形”发挥到极致。体现了豪迈、恢宏、恣肆、沉酣的精气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人深受感染。大块的石块上长出梅花树,可谓勇敢的傲骨铮铮,枝头的梅花数多亭亭矗立着,不畏风雨打湿。就像诗句描写的那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林徽因(1904-1955)

梅花

尺寸:132*30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一花天下春,万里江南雪。时乙酉之仲秋,写于清白画房客次,林徽因并识。

钤印:尚古(朱)、林徽因印(白)、冰壶秋月(朱)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林徽因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此幅墨梅图颇有李清照风骨。梅枝疏影横斜,清丽婉约,线条柔而不失挺拔,梅花娇而不失英气,见梅若见林先生本人。款识为民国时期闺秀常用的簪花小楷,其高逸清婉,流畅瘦洁的特色颇得钟繇风骨,但在钟繇瘦洁飞扬的基础之上,更流露出一种女性独有的隽雅灵动的韵味。

郭味蕖(1908-1971)

风雨不能摇

尺寸:89*58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味蕖一挥。

钤印:郭味蕖印(白)

郭味蕖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随家乡画家丁东斋、刘秩东习画。擅花鸟兼及山水,所作融会诸家。此画以工带写,画风清丽活泼,生动自然,风范别具;作品立意清新,色彩秀丽,构图新颖,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潘素(1915-1992)

幽兰

尺寸:65*29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潘素写兰。

题跋:1、兰以比君子,所贵者幽深。黯然空谷中,远为人所钦。志士秉美德,如玉复如金,笃实而辉光,芳搴出乔林。偶然为时出,节义凛森森。下惬烝庶望,上当君王心。功成无所累,宿好在云岑。尹默题。2、魂断楚天渺,归梦寄情,飞鹜似息娇。无言轻掃淡妆,黛绿艳桃媚李笑。任伎争娇金屋,想佩环薄袖,暮日还迷昏竹。换月半姿,传芳情绪,共伴寒燠。更灯影闻香,遥諘翠娥怨曲。依依凝睇,颜波美目偎,画屏长对,卷帘人独。兰蕙芳引,依清真声韵,路高中,素心兰。己卯秋,张从碧。3、蕙圃春芳,壬午夏日吴湖帆题。4、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大千居士爰题。5、清风爱入采兰引,明月寒烟见几花。心畬题。

钤印:潘慧素(朱)、女河阳(朱)

鉴藏印:尹默之印(白)、张大(白)、伯驹(朱)、湖颿(白)、三千大千(朱)、溥儒(白)

潘素(1915年-1992年4月16日),字慧素,江苏苏州人,中国当代画家,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夫人。

潘素的墨兰看起来就墨趣盎然,层次分明,毫无单调之感,根本就在于她对笔墨的把握和持之以恒的研习。她画的兰叶,看似随意撇捺,随意挥洒,但视角上感到干练苍劲,飘逸涵力,充分展示了嫩兰迎风的姿态。墨色层次分明,晕染有致,浓淡相宜,天然成趣。既有郑板桥的舒朗简洁,也有芥子园的规整有方,更有石涛画兰的挥洒飘逸,不拘一态,兼收并蓄,灵气悠长,典雅高洁,雅士之风跃然纸上。

陈佩秋(b.1922)

兰蝶图

尺寸:34*40,40*39cm

质地:纸本

装裱:立轴

款识: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杨万里咏兰,截玉轩陈佩秋书并画。

诗堂:气若幽兰,截玉轩健碧海上书。

钤印:陈氏(白)、佩秋(朱)、长年(朱)、无绝(白)、颍川(朱)、健碧(白)、佩秋(朱)、乂之长年(朱白)

陈佩秋字健碧、乂之,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祖籍河南南阳,生于云南昆明,居于上海。谢稚柳夫人。自幼酷爱绘画,1944年在重庆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抗战胜利后随校至杭州继续攻读,获黄宾虹、潘天寿、郑午昌等指授。

擅长花鸟,亦工山水,工写俱精。从宋元入手,兼取崔白、吕纪、徐渭、陈老莲、八大、恽寿平诸家,所作工写结合,融宋画的空灵坚实与明清文人画的墨韵精华于一炉,并吸收西画光、色的表现技巧,画风浓丽秀美,格调委婉含蓄。

《兰蝶图》为较疏放的写意兰花,用水墨直接撇写兰叶,点染花朵。这种画法源于文人画兴起的元明之际,不重浓妆艳抹,其趣味就在于粗服乱头而不掩国色。此作通过用笔表现兰叶的飘逸与潇洒,临风飘举时既锐利又软韧、既刚强又柔弱的姿态;兰花的灵巧与娇嫩,孤傲与高洁都在看似随意的点画里一览无遗。

画龙点睛,这是大家都熟知的历史传说,所谓笔能活物,如白石之虾、悲鸿之马。明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本次璟祥秋拍名家笔下灵动如生的飞禽走兽,敬请大家期待。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竹”为何能成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花中四君子是“梅兰竹菊”,但是竹 爱问知识人
鲜花常识:花中四君子是什么,梅兰竹菊象征着高尚品格
梅兰竹菊 飘逸淡雅四君子
梅兰竹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之花(四君子花的象征意义及文化传承)
花中四君子指什么?
花中君子是什么花 四君子是什么花
赏石开梅兰竹菊国画作品,品梅兰竹菊的君子品性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是什么意思

网址: 【璟祥之夜】“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佳作欣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833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16年兰花价目表
下一篇: 春兰十大蕊蝶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