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更新吐槽《牡丹》:这不是牡丹纪录片,这是延时摄影技术的纪录片。 5.5更新吐槽《菊花》:说好的园艺纪录片,大篇幅拍假花的制作是什么意思??? ————————— 以下是正文: 首先,就本集过分强调中国古老月季对现代月季行业的贡献作出纠正,古月的重要性不可否认。... (展开)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之后,央妈的纪录片都改变不了这个套路:选取了几个故事,每个都挺感人,每个都是蜻蜓点水,然后拼一堆空镜,最后再高呼一句很有希望。他们掌握那么多资源和人力明明可以拍得更好,却一直交出一份及格徘徊水准的作业。梅昂家那么历史悠久的园艺大家就... (展开)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花开中国》算是差强人意的精品,那些或是清新宜人、或是清幽、或是苍茫、或是淳朴亲切的景色画面都能看出幕后高超的拍摄水平。很多片段和语句也很能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感怀与思索。 花卉题材其实不好拍,因为可以讲述的主题和故事太多。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为每一集确立明确的... (展开)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不讲动物的植物类纪录片,结果怎么这么多英国的内容?????干脆改名叫改变英国的中国植物算了…………看了这部片子后对英国当年的强盗行径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英国当年丧心病狂连植物都抢啊啊啊啊气死了。 从片子里完全没有看到对英国强盗行径的批判和对植... (展开)
纪录片《花开中国》拍摄周期两年,花开花落,行程足迹遍及中国21个省市自治区,深度调研及拍摄走访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近20个城市,只为追本溯源,探索中国花卉文化的传播发展历程。 本系列共5集,每集50分钟,选择了五种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花卉:茶花、杜鹃、... (展开)
专务插花:池坊(立花),小原流(更自由,最大限度展现花朵生命力,美,和枝条韧性),草月流。都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日本花道,也称华道,菊花花道代表性插花植物。来源于隋朝佛堂供花。实行家元制(师傅传艺) 东京千代田区日比谷公园:百年历史菊花展 中国明清时期开始菊花展... (展开)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EP01:云南山茶高,严寒冰期,中国最早驯化、嫁接山茶,嫁接技术快、长势好,扦插插土里(移花接木),茶花花期和春节重合,金华茶花追溯到南宋,茶花饼。奇斯维克温室,茶花女/时尚符号。自株授粉不会产生香味品种。莲蕊茶。金色茶花,十万大山,金花茶/防城港市花。法国南特... (展开)
第1集《茶花》数百年前,茶花随着中欧航线进入了欧洲民众的视野。无论身处何地的寻觅和迁徙,无论岁月变迁的驯化和守护,茶花都能连接起一个历久弥新的世界。 第2集《杜鹃》中国植物成就了英国园艺,欧洲人对中国杜鹃花的眷恋让“无鹃不成园”的说法成为了世界园艺界的名言。超... (展开)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1. 无鹃不成园 2. 福雷斯特的收集 帮助英国学者在杜鹃命名和学术研究占据了优先权。 3. 高山杜鹃,藏在深谷幽壑里面的,我们叫做“踟蹰”。 4. 沃德箱 5. 罗斯柴尔德家族花园 和中国的高山深谷遥遥相映带有东方血脉。 6. 罗斯柴尔德将自家门前的土地全部换成酸性土地,为了杜鹃... (展开)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1. “华东山茶” 身子纤纤。 2. 断砧 削枝 斜切 接穗 包护 套袋。 3. 茶花花期恰逢中国农历春节,瑞花嘉木。 4. 法国作家小仲马笔下茶花女玛格丽特佩戴的就是雪塔 5. 到了1915年,一个叫香奈儿的法国女人也将雪塔化作时尚的符号,推向世界之巅。 6. 上值华章。 7. 其实我们一... (展开)
> 更多剧评 20篇
相关知识
值得一看的纪录片|《花开中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花开中国》第五集 牡丹
《花开中国》:用一叶一瓣打开“历史”和“世界”
纪录片《花开中国》五一开播,探寻五种花卉美丽故事
探索中国花卉与世界的故事 《花开中国》五一开启“花卉之旅”
花开中国丨杜鹃篇:为什么白居易称杜鹃为“花中西施”?
当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他想让世界听见中国花开的更强音
【海棠花开】特色中国酒店服务式颐养社区
王永利:纪录片《花开中国》用故事彰显中国花卉之美的国家相册
花开中国梦——中国插花花艺名家郑青世界邮票全球首发
网址: 花开中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845.html
上一篇: 用一朵花,看见世界——中国首部自 |
下一篇: 纪录片《花季中国》3 花之美 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