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顶兰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我国现有10 个原生种,全部种类可供观赏,包括黄花鹤顶兰、紫花鹤顶兰、长茎鹤顶兰、仙笔鹤顶兰、大花鹤顶兰、海南鹤顶兰、斑叶鹤顶兰、文山鹤顶兰、少花鹤顶兰等。此外,还有人工杂交品种和属内种间杂交,以及与近源的虾脊兰属的异属杂交品种,如秋香鹤顶兰、金心鹤顶兰、微爆鹤顶兰、血红鹤虾兰、粉红鹤虾兰等。
繁 殖
鹤顶兰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进行扦插繁殖,大量繁殖可通过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
分株繁殖 鹤顶兰生长较快,种植2 ~ 3 年后当植株丛生较密时,可进行分株繁殖。分株一般在春季新芽萌发前进行,用利刀在丛生的假鳞茎间切开,尽量少伤根系,将伤口用多菌灵粉或草木灰涂抹后植于盆中,分株后的新株需有2 ~ 3 个假鳞茎或芽,当年就能开花。
扦插繁殖 除用分株法外,其花序开花后,将已凋谢的花梗从基部剪下,埋压于湿沙土中,置于阴湿处,约两个月后,其花朵原节间会萌生出小株芽,待株芽长出2 ~ 3 片叶和生根后可连根挖出,从花梗中剥离,即可移植小苗。
播种繁殖 鹤顶兰花后能自花授粉,可将已成熟的种子于秋季或春季播种,播种可条播,穴播和撒播。播种床土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与5 倍细沙混匀,调节好湿度,以散落为宜,成团的种子用手搓开。种子直接撒在床面上,用拍板轻拍床面,或用轻木滚滚压床面,并及时盖上1 ~ 2cm 细湿土,床面湿度70% 左右,当小苗发芽后注意移栽分苗,2 ~ 3 年可开花。
组培培养 采用经消毒处理后剪成约0.5cm 长的根段作为诱导假鳞茎的外植体。以ZW 和1/2MS 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琼脂14mg/L,pH 值5.1 ~ 5.4,培养温度25℃,光照度约2000lx,光照时间为15 ~ 16 小时,即:ZW+BA1.0mg/L+NAA2.0mg/L+10%椰子汁+CH2L+ 蔗糖30g/L;原球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ZW+BA1.0mg/L+NAA0.5mg/L+ 蔗糖30g/L 和番茄汁, 分化的幼苗移入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0mg/L+cA1.0mg/L+番茄汁200g/L,40 天左右根系发达健壮的可驯化幼苗,采用珍珠岩和泥炭土以1 ∶ 1 的比例混合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95% 以上。
微爆鹤顶兰
栽培管理
温度和环境 鹤顶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全年生长, 生长温度为10℃~ 30℃,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而长江流域或以北地域,应用中温或高温温室越冬。半阴或充足的阳光均能适应,光照充足容易开花。鹤顶兰叶片较薄,会因日灼而变成褐色,夏天大规模种植时,应盖遮阳网适当遮光。
栽培基质 鹤顶兰根系最忌通气不良和积水,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并混合一定的腐叶土,盆栽或地栽均可。盆栽可选用口径26 ~ 30cm 的塑料盆或陶瓷盆,以专用的陶瓷兰花盆为最佳。基质可用腐殖土∶河沙=4 ∶ 1 或直接用碎苔藓或泥炭土∶沙或碎苔藓=3 ∶ 1。配制的基质要求pH 值保持在5.5 ~ 6.5。种植时盆底下部1/4 ~ 1/3 需填充粗颗粒状的材料,以利盆土排水和透气。
水分 鹤顶兰根系极怕干旱,因此在植株旺盛生长期需较多的水分,应勤浇水,保持栽培地或盆内基质湿润,土壤见干就要浇水。鹤顶兰在新的茎叶生长完成后有3 ~ 4 周的休眠期,要减少浇水量,只要保持土壤或栽培基质不太干即可。而且在炎热的夏季应通过地面洒水和加湿器喷雾等方式提高环境湿度,一般最好保持生长环境的空气湿度在70% ~ 80%。露地栽培的植株,在雨水较多时要注意排除积水,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透气,否则会引起叶片介壳虫害,影响花芽分化。花期浇水不能过多喷洒在花蕾和花朵上。北方冬季放入室内不能靠近火炉或暖气片,防止叶片干尖、干边、卷边。室内湿度不足时要经常向叶面喷水,以增加环境的湿度,满足鹤顶兰生态需要。另外,需要注意整个冬季不能多浇水,土壤偏干比较稳妥,水多烂根是鹤顶兰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肥料 在南方地区作为露地庭院观赏,鹤顶兰不需精心管理,但在生长期应及时追肥,也可在种植前适当施基肥。进行盆栽时,最好先用少量缓效性肥料作基肥,同时每月应施用1 次腐熟有机肥料。除晚秋与冬季气温过低外,在春、夏、秋的三季旺盛生长期,每2 ~ 3 周施1 次1500 ~ 2000 倍的液体水溶性速效肥,可使叶面更加靓丽,未开花时施用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可叶面喷洒或根部施用。近花箭时,要及时补充磷、钾肥,可使花箭更加粗壮,花朵鲜艳。若肥水不足,植株下部叶片易变黄脱落,生长瘦弱。
秋香鹤顶兰
病虫害防治
病害 主要有根腐病、叶斑病、炭疽病、叶枯病、煤烟病等。
①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叶尖或叶缘发病,病斑向下伸延干枯,应将枯死部分剪除。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降低叶面湿度,保持通风透气良好。发病时可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可湿性剂600 ~ 1000 倍液,每隔7 ~ 10 天喷施1 次,连续喷洒3 ~ 4 次。药物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②叶斑病。主要在花期叶片上发生,开始下部叶片上产生水渍状的小点,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边缘淡黄色或褐色,中间灰白色或黄色。发病初期可用80% 代森锰锌500 倍液、70% 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每隔10 ~ 15 天喷1 次,连续喷2 ~ 3 次。
③根腐病。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烂发黑,植株生长不良。主要是盆底排水孔堵塞,基质渍水通气不良,浇水过量、天气寒冷或浓肥伤害。防治方法:疏通排水孔,暂停浇水。烂根严重者可将植株挖起,把已腐烂的根剪除,然后将病株倒挂于支架上,让其充分风干,喷洒杀菌粉剂将病株固定,以防蔓延,直至病症完全消失才可以重新上盆定植。以预防为主,可在清除病叶和枯叶后,用75% 百菌清700 倍液、50% 甲基托布津可溶性湿剂500 倍液喷洒防治,每隔7 天喷洒1 次,连续2 ~ 3 次,效果较好。
黄花鹤顶兰
④叶枯病。危害叶片,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兰病·必治可湿性粉剂500 ~ 800 倍液,每隔7 ~ 10 天喷洒1 次,连续防治3 ~ 4 次。
虫害 主要有介壳虫、红蜘蛛、蜗牛等。
①介壳虫。主要寄生在叶片的背面,有些则发生在叶片正面,严重发生时会全叶寄生,多发生在高湿、通风不良和阳光不足处,发生较多时,可喷施40%速扑杀800 ~ 100 倍液,每隔7 天1 次,连续2 ~ 3 次。
②红蜘蛛。多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较易产生,常聚生在叶背吸食汁液,造成表面银白色或白色斑点,严重时叶背可发现丝网。但气温高于24℃时,进入快速繁殖期,一般杀虫剂无法杀死,必须使用杀螨剂。如速灭螨、克螨特、扫螨净等杀螨剂。喷药时要喷及叶背和凹陷处。
③蜗牛。蜗牛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多在夜间啃食新芽、新叶上危害。可用敌百虫或敌杀死等农药喷杀。
斑叶鹤顶兰
文山鹤顶兰
相关知识
无花果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盆栽杂交兰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海棠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盆栽穗花兰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球兰属植物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四川黄龙沟少花鹤顶兰繁殖成功特征
鹤顶兰
红叶石楠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卷瓣兰属植物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夜来香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网址: 鹤顶兰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1228.html
上一篇: 学会使用兰菌,兰花成活率倍增,无 |
下一篇: 兰花怎么剪枝 修剪方法与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