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谭琦
第 十一 集
《云端花园 》
闻到蜜蜂的气味
胡蜂一头扎进华石斛的花朵里
竟找不到蜜蜂的身影
意识到受骗,胡 蜂愤而离去
它自己也没发现
身上已经沾满了
华石斛
的花粉团
华石斛利用胡蜂授粉 摄影:秘境寻踪摄制组
这是华石斛传粉的“套路”
华石斛隶属于兰科石斛属
热带附生兰,海南特有种
仅分布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拔1千米以上荫蔽林中
乔木或山地疏林中
华石斛 摄影:秘境寻踪摄制组
当大多数花还停留在
“你帮我传粉,我给你好处”的互利阶段
“一毛不拔”的华石斛
却利用“欺骗”的手段
让传粉者白打工
华石斛 摄影:秘境寻踪摄制组
如同许多兰科植物一样
石斛属的花朵虽美丽
但它们大多数都没有蜜
而是采取“欺骗”的手段来吸引传粉者
高海拔上的华南五针松高大挺拔 摄影:秘境寻踪摄制组
在一株高大挺拔的华南五针松树上
华石斛在枝干上安家
远远看过去满是白色亮点
胡蜂感受到了蜜蜂的求救信号
心想窃喜“大餐来了”
不想却是一场骗局
华南五针松树上零星白点是华石斛 摄影:秘境寻踪摄制组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
作为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兰科植物约占海南岛野生植物种类的6%以上
兰科植物约占海南岛野生植物种类的6%以上 摄影:秘境寻踪摄制组
兰科植物为了争夺阳光
学会了许多巧妙的生存策略
进化出了附生和腐生的生存方式
兰科植物约占海南岛野生植物种类的6%以上 摄影:秘境寻踪摄制组
广受昆虫欢迎的
是成串生长的金塔隔距兰
它悬垂细圆柱形的茎可达半米
一串花序呈现出不同的绽放阶段
金塔隔距兰植株悬垂树上 摄影:秘境寻踪摄制组
流苏贝母兰的根状茎
在被附生的植株上匍匐前进
膨大变成肉质的假鳞茎用于储存水分
让它在被附生的植物上开疆拓土
流苏贝母兰 摄影:秘境寻踪摄制组
漫长的岁月让植物
进化出了高超的生存技能
不同的生境演化出各种精妙绝伦的结构
和与之相适应的功能
让它们得以在竞争激烈的雨林环境中
缔造出了神奇而又美丽的兰花王国
雨林物种多样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植被类型多样 摄影:秘境寻踪摄制组
《秘境寻踪》第三季计划推出16集,每周更新1集。为您揭秘这些海南物种的趣味生活。
据悉,《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是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推出的系列生态微纪录片,是反映海南生态、人文地理的微纪录片,以海南自然环境展示为基底,展现海南的物种多样性生态资源以及科研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带你探秘雨林中的精灵,寻找更多海岛生机,通过挖掘海南的人文地理,记录海南的生态自然资源,向世界展示海南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2021年1月,《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被中宣部评为“优秀外宣产品”。
第二季回顾 ↑
第一季回顾 ↑
出品人:郭志民 吴斌 韩潮光
监制:罗建力 陈嘉奋
执行监制:吉家元 陈书焕 林莹 于伟慧
制片人/导演:李小岗
文案:米红旭
摄影:徐威 刘孙谋 米红旭 郑梓煜 李小岗
剪辑:徐威
特约摄影:刘礼跃 符惠全 王恺 陈泽锋
解说:刘洋
翻译:谢敏
平面设计:龚裕茗 海报设计:符爱华
编辑:王莹
审核:林英翠
值班主任: 袁兰
联合摄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 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海南邦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新海南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 南海网 海南平头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海南壹捌贰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海南合集影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海南西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出品:南国都市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昆明花鸟市场套路深 花团锦簇的兰花是插上去的
兰花的生存策略
兰花传粉,“虫缘”为啥各异—新闻—科学网
这项技能凭本事浪漫
[都市零距离]园林技能比武大赛 妙剪生“花”不一般
传粉技术哪家强?肥皂泡泡能帮忙
技能文化节 | 妙手生花展风采——“餐巾折花”技能比赛
中国学者Nature子刊封面文章:首个兰花基因组完整序列
探究兰花独特而聪明的“欺骗”繁殖策略
走出非洲:喜马拉雅地区植物花部性状与传粉昆虫的协同进化
网址: 兰花传粉“套路”有多深?这项生存技能实在是妙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1399.html
上一篇: 为什么卖的康乃馨长的那么大 |
下一篇: 兰花需大量繁殖时一般通过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