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国外泥炭藓种植业的研究进展

国外泥炭藓种植业的研究进展

《腐植酸》 2006年05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国外泥炭藓种植业的研究进展

晋建勇   孟宪民   开通知网号

【摘要】:泥炭藓作为一种优良的栽培基质原材料,由于其市场需求量大,应用前景广阔,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开采泥炭藓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欧洲和北美相继开展了在泥炭开采迹地种植泥炭藓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泥炭开采迹地种植泥炭藓,既可以恢复泥炭地、增加对大气碳的固定,又能够满足市场对栽培基质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环境价值和经济技术可行性。本文介绍了欧洲的德国、丹麦和北美的加拿大泥炭藓种植的方法和近期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泥炭地恢复重建和泥炭藓种植研究提供借鉴。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建勇;孟宪民;国外泥炭藓种植业的研究进展[J];腐植酸;2006年05期 2 杨云荷;卜兆君;张嘉琪;王灵芝;陈旭;冯璐;李鸿凯;郭应;白江河泥炭地泥炭藓孢子萌发力对排水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0年05期 3 冯璐;卜兆君;李振新;冯亚敏;长白山哈泥泥炭地丘间生境泥炭藓孢子的寿命[J];生态学报;2015年09期 4 朱堃;吸碳的巨型“海绵”——泥炭地[J];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09期 5 冯子贤;北方泥炭地植被与气候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3年01期 6 刘宇;杨盼盼;卜兆君;王升忠;刘超;鹿凡;陈永达;长白山区白江河泥炭地植被短期恢复实验[J];生态学杂志;2019年07期 7 杨盼盼;于凤琴;泥炭地的碳盈余[J];森林与人类;2018年12期 8 关于积极参加“第17届国际泥炭地大会”的通知[J];腐植酸;2024年03期 9 2024年第十七届国际泥炭地大会将在浙江台州召开[J];湿地科学与管理;2024年03期 10 变化世界中的泥炭地流金中国的国际大会——热烈祝贺“第十七届国际泥炭地大会”取得圆满成功![J];腐植酸;202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璐;葛佳丽;卜兆君;长白山哈泥泥炭地泥炭藓孢子的寿命[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分会场:系统与进化植物学[C];2013年 2 杨刚;陈槐;董发勤;刘明学;若尔盖泥炭地碳输出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3 王东香;黄咸雨;大九湖泥炭地孔隙水可溶有机碳含量与组成季节变化探究[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六)——专题92: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专题93:地球生物学、专题94:超大陆演化及其生物和环境效应、专题95: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最新进展[C];2017年 4 刘和林;陈乐尧;四川布拖县西溪河火烈泥炭地层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赵红艳;李鸿凯;杨廷万;杨倩楠;孙晶晶;卜兆君;王升忠;气候变暖对泥炭藓泥炭地表面湿度和碳累积速率的影响[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6 闫志明;邵龙义;David Large;汪浩;Baruch Spiro;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煤中米兰科维奇旋回揭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7 李亭亭;汪正祥;亚热带高山泥炭藓湿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以七姊妹山泥炭藓湿地为例[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7年 8 薛建涛;黄咸雨;宋青伟;高宇;王锐诚;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藿类生物地球化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C];2015年 9 魏玉君;冯西宁;杨渝坪;税永红;浅谈凉山州越西县泥炭地开发与环境保护[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10 薛建涛;张金祥;黄咸雨;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植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博力;全球变化背景下哈泥泥炭地氧化亚氮源汇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 2 李跃峰;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山坡泥炭地形成和生态水文稳定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24年 3 孟赫男;泥炭藓退化和氮营养环境变化对大兴安岭泥炭地碳循环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4 杨倩楠;长白山区泥炭地碳、氮累积的控制因素及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 5 许士麒;森林和泥炭地土壤氮素转化机制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意义[D];天津大学;2022年 6 卜贵军;大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生理特性及其腐殖化指标研究[D];湖北大学;2019年 7 李亭亭;亚热带山地大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生长的微环境及生态恢复机理研究[D];湖北大学;2019年 8 张逸飞;气候变暖下泥炭地植物与微生物多样性关系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3年 9 王锐诚;亚热带亚高山泥炭地甲烷循环过程及其驱动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21年 10 刘超;泥炭藓生态位分化的竞争-化感权衡调节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云荷;排水对泥炭地泥炭藓孢子库数量特征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 2 冯璐;中加两处泥炭地泥炭藓持久孢子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赵鑫星;长白山区泥炭地近现代碳累积动态与水位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 4 李帅;加拿大魁北克省Johnville泥炭地1500年来的环境变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郭旭晨;长白山区支边泥炭地中全新世以来的发育过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 6 赵高林;哈泥泥炭地泥炭藓植物孢蒴生产与孢子萌发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路丹;农田与自然泥炭地海花草生态特征及生长环境对比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2年 8 候欢;长白山区老里克泥炭地水文和气候变化的多指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 9 赵婧;水位管理对恢复泥炭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 10 曾嘉;泥炭地退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积累规律及其对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双虎 黄辛;古老苔藓揭示全球泥炭地分布趋势[N];中国科学报;2022年 2 本报记者 王硕;不容忽视的“泥炭地”[N];人民政协报;2022年 3 本报记者 胡惠雯;泥炭行业凝心聚力破瓶颈[N];中国化工报;2015年 4 记者 郭天宇 实习生 陆佳懿;第17届国际泥炭地大会闭幕[N];台州日报;2024年 5 记者 朱汉斌;专家指出我国泥炭总量和品种稀缺[N];中国科学报;2019年 6 记者 陶宇新;第十七届国际泥炭地大会在台州开幕[N];台州日报;2024年 7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保护湿地生态精灵[N];贵州日报;2023年

相关知识

赫章县林业局关于禁止采挖、交易野生泥炭藓(海花)的通告
藓的意思,藓的解释,藓的拼音,藓的部首,藓的笔顺
丛藓科湿地藓属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长白山哈泥泥炭地七种苔藓植物种间联结和生态位研究
河北省真藓属(Bryum Hedw.)植物分类学研究
泥炭的分类及应用
国外绿色建材研究进展
苔藓植物的繁殖栽培研究进展
海平面上升将削弱泥炭地碳汇功能

网址: 国外泥炭藓种植业的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14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番茄无土栽培技术
下一篇: 江岸区绿色花卉售后服务 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