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Panorama 艺术大观 陕北民歌改编作品《兰花花》音乐分析 毛亚倩 李宗堂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陕北民歌是陕北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与精神以及情感上的结晶。本文从改编版《兰花花》创作背景开 始入手,来探究这部作品特殊的陕北民族音乐特色,在此基础上解析作品的曲调结构、唱词特点以及演唱技巧的把 握,使众多民歌爱好者深入了解和感受这首《兰花花》独特地道的陕北风格和魅力,让演唱者能够更好地抓住地方 的韵味,从而精准的演绎这首由王志信老师改编后的具有陕北特色的民歌《兰花花》。 关键词:陕北民歌;《兰花花》;音乐特点;演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1-0020-02 一、改编版《兰花花》的创作背景 花率直、倔强个性的作用。旋律从自由开放到收拢闭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王志信老师及著名的词作家刘 整个规整的节奏和深沉的音调深刻地表达了人物的心情。 麟老师一起来到基层进行采风,深入了解了我国各地的 B段音乐由G`调转为C调,节拍为 2/4 拍,和首段节 民俗特点及其风格特色,累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同时 奏相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而且 又从民俗生活开始入手,在保留大量我国民族精华的基 其速率比前段慢了一倍,这一段出现很多附点切分音的 础上进行推陈出新,融入了现代音乐的节奏和新颖感的 韵律,许多地方的休止似断非断,宛如抽泣。缓慢的旋 新作品。王老师将他思考最多的两点(发挥民族音乐歌 律、深沉的语调使人感受到封建社会婚姻对妇女的破坏 唱者的长处,歌曲如何能够打动人心)成功地加入到了 和荼毒,生动地反映了兰花花的痛苦哭泣和无助。与此 [1] 《兰花花》这首充满了陕北民族风味的民歌中来。 同时通过“下滑音”对其进行呈现,例如在“二月里面 《兰花花》是根据民间真实故事改编,具有代表性 订”之中的“二”以及在“两班子打”之中的“两”都 的反封建、反传统、反旧式主义叙事歌曲,经过我国著 使用到“下滑音”,让兰花花这哀伤的情绪更加充分的 名作曲家王志信老师的改编后,形成了一首豪迈奔放、 表现和施展。延续至“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这句词 曲风柔美自然、具有丰富生活气息的新式歌曲。将传统 时,其速度节奏方面明显突然加快,瞬间将歌曲进一步 民歌作为范本,运用了戏腔的唱法改变了歌曲原有的节 推向了高潮部分,到最后突然在一种悲凉凄惨赋有悲剧 拍、速度、曲调,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变革,加入了 色彩的演奏中结束了。 戏曲的一些元素。《兰花花》改编后的歌词反映了封建 C段是快板部分,该部分采用了原民歌当中的第五 制度婚姻对传统女性的压迫和剥削,同时也赞扬了兰花 段歌词,在节奏方面变得急促起来,音调更加简明,旋 花她这敢于对抗封建残害,敢于对抗旧社会和追求自己 律情绪更加激烈,紧迫性和力量性表明兰花花被迫结婚 爱情的女强人形象。[2] 的情景,表达了她对周氏家族的焦虑、悲痛和仇恨,以 二、歌曲《兰花花》音乐特点分析 及她与命运争斗的决心。 新版是作为传统陕北民歌《兰花花》民风文化的 D段为摇板,其中使用了戏曲紧拉慢唱的表演形式 一个传承和发扬。其结构是一种多段体结构,具有再现 且让整个歌曲推向了高潮部分,其旋律更为紧凑、节奏 性。整首歌有A-B-C-D-A五段,在思想表达内容和声乐 更为紧张,整个情绪也相应地变得强烈起来。通过果断 曲艺技巧上,要比原民歌更深刻、精致、完整。 而坚决的唱腔表现了兰花花坚决的反抗,为了实现与 (一)作品曲调分析 爱人相见的愿望,她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逃离了周 首先A段保留了原曲风格基本的旋律特点,以两段相 家。我们还可以从音乐中听到兰花清脆的哭声。这一段
相关知识
浅谈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课堂教学
陕北民歌《兰花花》
陕北民歌《兰花花》艺术特色浅析
陕北民歌《兰花花》赏析
新编民歌《兰花花》时代及创作背景考释
陕北民歌音乐会柏林站兰花花伴交响乐震撼柏林粉丝
汪立三钢琴改编曲《兰花花》的音乐特点与艺术特征研究
《兰花花》歌曲简介 兰花花歌词
[民歌中国]陕北民歌《兰花花》 演唱:苏文
[民歌中国]陕北民歌《兰花花》 演唱:郝亮亮
网址: 陕北民歌改编作品《兰花花》音乐分析.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1512.html
上一篇: 试论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艺术特征开 |
下一篇: 孢子检测仪:农业病害监测的重要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