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ICS 65.020 CCS B 16 昆 DB5301 明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1/T 70—2022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2022 - 02 - 01 发布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5301/T 7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昆明市植保植检站、晋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寻甸县植保植检站,安宁市植 保植检站、富民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盘龙区植保植检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太一梅、李志敏、刘萍、袁琼芬、迟旭春、陈艳秋、朱斌、李年、杨建华、 凌代生、杨春柳、贾雪清、易加洪、李树欣、徐光辉。 I DB5301/T 70—2022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以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霜霉病、黑斑病、白锈病、黑腐病、软腐病为主的病害综 合防控技术规程,包括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防控措施、防控档案及记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根肿病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 由根肿菌门根肿菌纲根肿菌目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芸苔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壤传播病 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 A.1。 3.2 霜霉病 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Fr. 由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Peronospora)寄生霜霉侵染引起的一种卵菌病害。症状及发生特 点参见附录 A.2。 3.3 黑斑病 Alternaria brassica(Berk.)Sacc. 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 Alternaria )芸苔链格孢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症状 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 A.3。 3.4 白锈病 Albugo candida(Pers.)O. kuntze 由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白锈菌属(Albugo)白锈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卵菌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 见附录 A.4。 3.5 黑腐病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Pammel)Dowson 由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黄单胞菌目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侵染引起的一 1 DB5301/T 70—2022 种细菌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 A.5。 3.6 软腐病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Jones)Bergey et al. 由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欧文氏杆菌属(Erwinia)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细 菌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6。 4 防控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 等措施,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5 防控措施 5.1 农业防治 5.1.1 种植抗(耐)病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根肿病的品种,根肿病发生区避免种植感病品种。部分抗(耐)根 肿病的品种参见附录B。 5.1.2 合理轮作 与葱、蒜、莴笋等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轮作,常年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区1年内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宜 1茬。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水旱轮作模式。 5.1.3 调整播栽期 春季播种宜在5月前完成,秋季播期适当推后,错开7月~9月的根肿病、黑斑病、霜霉病、软腐病 高发期。大棚种植区避开夏季种植。 5.1.4 育苗移栽 根肿病发生区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栽培,用无菌土(基质)作为苗床用土。 5.1.5 病残体和病穴处理 田间一旦发现根肿病病株和软腐病病株,及时连根拔起,集中用石灰水处理病株和病穴;适时清 除霜霉病、黑斑病、白锈病等病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处理;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不得随意 扔在田间、沟渠中。 5.1.6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草木灰、腐熟农家肥、复合有机肥等,避免偏施氮肥。 5.2 5.2.1 2 物理防控 高温闷棚 DB5301/T 70—2022 夏季蔬菜收获后,清除棚内植株、根及杂草,整地并施入有机肥,足水浇灌,田间最大持水量≥ 60%,用塑料薄膜覆盖,同时密闭大棚20 d~30 d。闷棚结束后及时翻耕土壤,晾晒10 d~15 d再种植。 5.2.2 温汤浸种 上海青、大白菜种子可用50 ℃~55 ℃温水浸种10 min ~20 min,冷却晾干后播种。 5.3 生物防控和生态调控 5.3.1 生物防控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寡雄腐霉、哈茨木霉等生物菌剂,改变土壤微生态平衡,防控根肿病;选用 抗生素类杀菌剂防治黑斑病、软腐病等病害。生物药剂使用量按照登记推荐剂量使用。推荐生物药剂 种类参见附录C。 5.3.2 5.3.2 生态调控 土壤增施腐熟农家肥、碱性肥料、调理剂等进行土壤改良。根肿病发生田块还可塘施适量石灰、 石灰氮等,降低土壤酸度,减轻根肿病的发生危害。 5.4 化学防治 5.4.1 药剂使用原则 执行GB/T 8321.10和NY/T 1276。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同种有效成分农药每季作物使用不 宜超过3次;严格按药剂安全间隔期使用。 5.4.2 5.4.2 药剂选择 化学药剂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禁止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推荐化学药剂种类 参见附录 C。 5.5 施药技术 5.5.1 直播蔬菜 5.5.1.1 播种期 2 播种前用50%多菌灵WP 1 kg/667 m 与种子均匀搅拌后播种,或用50%氟啶胺300倍液喷施土壤,风 干后混匀土壤再播种,预防根肿病等病害。 5.5.1.2 2 叶~4 叶期 蔬菜长至 2 叶~4 叶期,药剂喷淋或浇根 1 次,防控根肿病。 5.5.1.3 间苗期 根据田间病情,间苗后喷淋或浇根 1 次,防控根肿病。 5.5.1.3 生长期 以田间病害监测为基础,于霜霉病、黑斑病、黑腐病、白锈病、软腐病等病害发生初期使用药剂 喷施植株及叶片正、背面,间隔7 d~14 d,连续施药2次~3次。 3 DB5301/T 70—2022 5.5.2 5.5.2.1 育苗移栽蔬菜 育苗期 用无菌土(基质)育苗的,根据苗床土壤和基质决定是否施药。出苗10 d左右,苗床进行药剂喷 淋1次,预防根肿病等病害。 5.5.2.2 移栽期 将作物的根部浸入药液1 min后,取出植株进行移栽;或用50%氟啶胺300倍液喷施大田土壤,风干 后混匀土壤,再进行移栽;或移栽后,药剂喷淋或浇根,防控根肿病等病害。 5.5.2.3 移栽后 移栽后 10 d~15 d,药剂喷淋或浇根,防控根肿病等病害。 5.5.2.3 生长期 参照 5.5.1.4 防治。 6 防控档案及记录 记录、整理病害发生与防控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和资料,记录病害发生时间、危害程度、采取的防 控措施、用药种类、用药时间、防控效果、种前土壤处理措施、种植土壤状况、种植环境气候状况等。 4 DB5301/T 70—2022 5 DB5301/T 70—2022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A.1 根肿病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 症状:感病后植株生长迟缓,矮小,染病前期基部叶片常在中午时出现萎蔫,早晚恢复正常,染 病后期植株从基部叶片开始变黄、萎蔫呈失水状,严重时全株枯死。感染植株根部形成肿瘤,肿瘤大 小不等,一般主根肿瘤大而少,侧根肿瘤小而多,肿瘤一般呈椭圆形、手指形等形状。肿瘤初期表面 光滑,后期常发生龟裂、粗糙,易被其它杂菌侵入而引起整个根部组织腐烂。 发生特点:病菌随病根在土壤中越冬越夏,从幼根或伤口侵入寄主,借雨水、灌溉水和农具等传 播。干旱年发病少。酸性土壤、低洼积水田块、连年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发病重。 图 A.1 6 根肿病为害症状 DB5301/T 70—2022 A.2 霜霉病 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 Fries 症状:叶片染病初期,叶正面出现淡绿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 呈多角形,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白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干枯。采种株受害时,花 梗、花器、种荚上都可长出白霉,花梗、花器肥大畸形,种荚淡黄色,瘦瘪。 发生特点:病菌可在十字花科作物上周年传播为害。生长期病菌借风雨传播,低温高湿易发病, 连续阴雨、多雾、重露时严重发生。 图 A.2 A.3 霜霉病为害症状 黑斑病 Alternaria brassica(Berk.)Sacc.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病斑初为褐色至黑褐色小点,后扩大为近圆形病斑,有明显的 同心轮纹环,病斑边缘明显,有时周围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暗褐色霉层,多雨潮湿时病 斑穿孔。菜帮上病斑长梭形,呈暗褐色条状凹陷。 发生特点:病菌可在十字花科作物上周年传播为害。生长期病菌借风雨传播,低温高湿易发病, 连续阴雨、多雾、重露时严重发生。 7 DB5301/T 70—2022 图 A.3 黑斑病为害症状 A.4 白锈病 Albugo candida(Pers.)O. kuntze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生稍隆起的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即孢子堆。其 表面略有光泽,有的一张叶片上疱斑多达几十个,成熟的疱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即病菌 孢子囊。种株的花梗和花器受害,致畸形弯曲肥大,其肉质茎也出现乳白色疱状斑,成为本病重要特 征。 发生特点:海拔高的地区和低温年份发病重。低温多雨,昼夜温差大露水重,连作或偏施氮肥, 植株过密,通风不好及地势低排水不良田块发病重。 8 DB5301/T 70—2022 图 A.4 A.5 白锈病为害症状 黑腐病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Pammel)Dowson 症状:幼苗出土前受害不出苗,出土染病子叶呈水浸状,根髓部变黑,幼苗枯死。成株期发病, 引起叶斑或黑脉,叶斑多从叶缘向内发展,形成“V”字形的黄褐色枯斑,病斑周围淡黄色。有时沿叶 脉扩展,形成大块黄褐色斑或网状黑脉。叶帮染病,中肋呈淡褐色,病部干腐,叶片向一边歪扭,半 边叶片或植株发黄,部分外叶干枯、脱落,严重时植株倒瘫。茎基腐烂,植株萎蔫,纵切可见髓中空。 发生特点:病菌随种子、种株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和昆虫 进行传播,多从水孔或伤口侵入。高温多雨,早播,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管理粗放,虫害严重的地 块,发生重。 9 DB5301/T 70—2022 图 A.5 黑腐病为害症状 A.6 软腐病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Jones)Bergey et al. 症状:最初发病于接触地面的叶柄、叶片和根部,发病部位初期呈水渍状,后外叶失去水分而萎 蔫,病部变褐软化腐烂,最后整株萎蔫。腐烂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腐烂处渗出鼻涕 状粘液,腐烂,散发出特殊的恶臭。 发生特点:病菌从菜株的伤口侵入。久旱遇雨、浇水过量、暴风雨等易造成伤口而发病,水淹后、 低洼地、连作地发病重。 10 DB5301/T 70—2022 图 A.6 软腐病为害症状 11 DB5301/T 70—2022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抗根肿病的部分白菜品种 抗根肿病部分白菜品种包括夏秋王、CR-千秋白菜、白菜王、秋叶黄、泰能CR-119、抗根911F1、 真抗100、泰能舒根等。 12 DB5301/T 70—2022 C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防控推荐药剂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防控推荐药剂见表C.1。 表 C.1 药剂类型 生物农药 病害 药剂 根肿病 枯草芽孢杆菌 黑斑病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黑腐病、软腐病等 细菌性病害 化学农药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防控推荐药剂 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大蒜素、寡糖·链蛋白 根肿病 氟啶胺、氰霜唑、氟啶胺·精甲霜灵、氟胺·氰霜唑 霜霉病 氟菌·霜霉威、丙森锌、乙铝·锰锌、三乙膦酸铝、乙蒜素、代森铵 黑斑病 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戊唑·噻森铜、噁酮·锰锌 白锈病 嘧菌酯 黑腐病、软腐病等 细菌性病害 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噻森铜、噻唑锌、春雷·王铜 注:药剂种类以农药登记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其使用办法以产品标签为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相关知识

昆明十字花科蔬菜病害防控有了地方标准
基于生物农药创制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
湖南省十字花科蔬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杏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DB5306T 139-2024瓜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化橘红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DB5306T 140-2024豇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DB5306T 140-2024豇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十字花科蔬菜土传病害.ppt

网址: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167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把脉”作物病害 保障粮食安全—
下一篇: 花斑癣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