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院潘炜华教授领衔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院潘炜华教授领衔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教育部日前公布

《关于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

潘炜华教授领衔项目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重要真菌病防控关键技术和应用

获得

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获奖项目简介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真菌病防控关键技术和应用

主要完成人

潘炜华  廖万清  赵庆杰  方文捷

陈   娟  陈  敏  郦小平  方   伟

潘   搏  巴剑波  邓淑文  柴晓云

邹   燕  张  超   张  蕾  蒋先芝

居红卫  刘晓刚  姜伟伟  雷文知

本项目属于皮肤病学与真菌病学领域。

近年来,一系列高发、新发真菌病已成为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威胁。课题组在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等项目资助下,针对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真菌病流行病学、传播机制、诊治技术等问题进行攻关,建立了系列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

完成部署“一带一路”真菌病监测体系

(1)建立22家境外哨点,明确30个沿线国家真菌感染水平和易感人群。

(2)揭示着色芽生菌病的全球播散是由卡氏枝孢霉遗传重组及着色霉无性扩张引起

(3)完成鉴定5.5万株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临床和环境真菌,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临床和环境菌种最全、多样性最高、遗传信息最全的商业化真菌保藏库。

创建“一带一路”适应性快速诊断新技术

(1)首次提出“警惕‘超级真菌(耳念珠菌)’在我国传播”,率先完成2套诊断新方法,应用于中国、伊朗、阿曼、科威特4国1232株临床菌株联合筛查。

(2)首次诊断伊朗人cy. fabianii败血症病例,提出新型商业试剂盒+分子诊断策略。

(3)针对33种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病原真菌,建立了19项分子诊断新技术。

提出“一带一路”抗耐药真菌新策略

(1)明确国内外曲霉、念珠等重要真菌耐药水平及分子机制;发现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粗糠柴苦素与氟康唑联用治疗暗色丝孢霉病和隐球菌病的协同作用。

(2)建立了集成靶点分析,结构优化和全新设计等新技术的抗真菌创制技术平台,发现6个具有开发前景新药候选分子。

(3)研制抗真菌新药显克欣,临床治愈率90%以上,年产值2.5亿,应用于越南、柬埔寨、肯尼亚、南非、智利等国家,应用人次7000万人/年。

项目形成论文181篇,其中sci论文112篇,≥10分5篇,sci被引1400次,影响因子总计365.06,国际发明申请2项,国内发明授权26项,新药证书1件,应用于200余家国内医院及2000余家海外医院,每年应用人次7000万以上,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前排中为廖万清院士

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

以皮肤病与真菌病的防控作为研究特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50余项科技奖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包括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顶级期刊,专利50余项,累计经费9000余万。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上海领军人才一名,上海浦江人才一名,上海扬帆计划2名,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人,固定研究人员22人。

监制|季莹

编审|王丹琳

编辑|方梅兰

主管|长征医院政工处

投稿|2577239181@qq.com

上观号作者:上海长征医院

相关知识

我院雷宏刚教授团队荣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校主持研究成果获2022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事记
我院《古植物学》课程成功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
土木工程学院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再获突破!徐瑞华教授团队通过前瞻性研究探明这类基因突变患者免疫治疗疗效
花卉联盟理事长单位主持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延长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这一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征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分享基金申报心得

网址: 我院潘炜华教授领衔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263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肉兔的好饲料──美国菊苣
下一篇: 着色真菌病的国际研究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