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值越冬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高发期。该病毒传播快,危害重,植株早期感染极易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广大种植户要高度重视,提早预防,及时处理。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药剂,生产中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早发现,一抓到底。
症状和传播途径
症状 病株生长迟滞矮化,顶部叶片褪绿发黄、变小、皱缩,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叶质变硬变脆。成株染病后仅上部新叶表现症状;中下部老叶坐果不明显,生长点呈菊花状;后期表现坐果少,果小,果实膨大速度慢,成熟果不能正常转色等。
传播途径 烟粉虱取食是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在自然条件下,烟粉虱在有毒的植株上取食10分钟后就可传毒,一旦获得毒性,就可连续传毒20天。此外,整枝打杈、施肥等大田作业中,人员走动、农具使用,病毒可通过接触再次传染。
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 利用烟粉虱和白粉虱的趋黄性,在大棚内悬挂黄色诱虫板诱杀,一般每亩悬挂30个~40个,悬挂于植株顶部上10厘米~15厘米处。
防虫网隔离 大棚通风口处设置40目~60目防虫网隔离烟粉虱、白粉虱等。
生物防治
释放寄生性天敌丽蚜小蜂、捕食性瓢虫、中华草蛉等,以有效降低烟粉虱虫口密度。一般情况下释放量为丽蚜小蜂20头/平方米、捕食性瓢虫5头/平方米、中华草蛉20头/平方米,烟粉虱密度较大时可适当增加释放量。释放期间,停止施用杀虫剂。
药剂防治
烟粉虱发生早期,用10%烯啶虫胺水剂15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00倍液交替喷雾,间隔5天~7天1次,连喷2~3次;烟粉虱数量较多时,每亩可用20%异丙威烟剂300克~400克熏雾,间隔7天~10天1次,连熏2次~3次。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病初期,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0.5%几丁聚糖水剂500倍液交替喷雾,间隔7天~10天喷施1次,连喷2次~3次。
值得注意的是,当植株病叶达到三分之一到一半,且通过药剂治疗和烟粉虱控制后,植株仍难以恢复正常时,需及时统一拔除发病植株,减少病毒进一步传播。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技术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要购买优质高产的番茄种子可以下载种子库App,全国优秀的番茄品种可供大家选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14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方案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育种研究进展
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蔬菜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请问番茄病毒病的防治办法?
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四)
【作物病害】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高温来袭,蔬菜病毒病危害,蔬菜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
网址: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3017.html
上一篇: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表现症状及预防 |
下一篇: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整个生育期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