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牡丹新品种——墨王

牡丹新品种——墨王

  1、项目背景与意义   牡丹原产于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及品种资源。但长期以来,我国各牡丹产区的品种选育主要局限在品种间或品种群间,可利用的遗传资源有限,利用野生种进行远缘杂交育种也不过二十年。由于忽视品种选育理论特别是技术上的自我创新,育种处于较低的水平,致使原产我国的黄牡丹、紫牡丹、大花黄牡丹、狭叶牡丹等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国内至今缺乏真正纯黄色、纯红色、桔红、深紫色等一系列具有肉质花盘亚组野生牡丹所特有颜色的品种。而国外育种者在牡丹远缘杂交育种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利用我国特有的野生牡丹种质资源及丰富的品种资源,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色彩新颖、花期延长、花香独特、适应于各种用途的牡丹新品种已势在必行。   2、品种培育方法及过程   该品种是兼有西南和西北牡丹血统的单瓣类品种,采用远缘杂交育种的方法在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培育出。杂交组合为紫牡丹(安南居群)×'紫荷'(西北品种),2003年5月进行杂交,2003年9月播种,2005年移栽,2010年首次开花,开花后进行观察、选优,将优良单株挂牌、登记。连续7年观察,其性状特征没有变异,保持稳定。   母本紫牡丹Paeonia delavayi为肉质花盘亚组的野生种,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2300~3700m的山地阳坡及草丛中。1998年从云南省中甸县引种到兰州,定植后生长表现良好部分性状表现甚至超过了原产地。花2~8朵,多为4朵,生于枝顶和叶腋,花径6~9cm,苞片3~4(6),披针形,萼片3~4,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9~13枚,深红色或深紫红色;雄蕊多数,花丝花药均为深红或深紫色;心皮2~5,多为4,柱头深红色,花盘肉质包住心皮基部,顶端裂片三角状或钝圆。花期在兰州地区为4月下旬~5月下旬,果期8月下旬。   父本'紫荷'为西北牡丹品种。单瓣型,紫红色。花蕾卵形,花朵中大(16cm×9cm),花头直立。花瓣2轮,舒展,边缘缺刻浅,基部有黑色长卵形斑,边缘辐射,略透背,斑中大。雄蕊多数,花丝白色,花药金黄色,心皮5,柱头粉红色,房衣全包,紫红色。植株半开展,当年生枝中长。中型圆叶,小叶25,绿色,略带褐晕,顶小叶3深裂,顶生裂片3浅裂,侧小叶阔卵形,叶被有毛,柄凹浅褐色。生长势强,花期中,浓香。   3、新品种性状   “墨王”株型直立,植株中高,一年生枝长(最长可达80cm),二年生枝花枝数2以上,侧花1或2,花在株丛外。大型长叶,叶片上表面紫晕明显,下表面无毛,小叶9,侧小叶长卵形,深裂,顶小叶5裂,顶生裂片3浅裂,柄凹紫红色。花蕾扁圆形,花朵近平伸。花朵中,单瓣型,花深墨色(187A)。花瓣质地厚,有金属光泽,舒展,边缘略缺刻,花瓣基部具卵圆形深棕色斑(200A)。雄蕊多数,花丝深红色,花药蓝紫色。柱头深红色,心皮5,心皮毛稀疏,花盘深红色,半肉质,齿裂,部分包被。生长势中,花期中,淡茶香型,单花花期6~7天,群体花期长(2014年约40天),适宜于切花及园林绿化。   4、特异性、稳定性及生产价值   “墨王”即利用我国特有的野生牡丹种质资源通过亚组间远缘杂交培育出的牡丹新品种。主要特点是集革质花盘亚组与肉质花盘亚组的优良性状与一体,生长势强、花色深墨红,兼有西北牡丹与西南牡丹的血统因而种植地域更广。该品种花瓣有光泽,花药蓝紫色,群体花期长。与目前国内其他品种比有着显著差别。   “墨王”的各种性状,在15株不同株龄的观测植株中均保持一致。自2010年起经连续7年的观察,其性状特征没有变异,保持稳定。   5、适宜种植的区域、环境   牡丹适宜栽培的区域,该品种均适于种植。由于该品种具有西南与西北牡丹的血统,可在我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重点推广。栽培地点宜选地势高敞向阳,排水良好,且土层深厚的地方,土壤以沙质土较为适宜。   该品种与其他远缘杂交品种一样不能结实,只能无性繁殖,最常用的有嫁接和分株,以嫁接繁殖为主。   

相关知识

12个牡丹新品种通过鉴定
牡丹、芍药新品种
“京产”牡丹绽放两个新品种
牡丹新品种 | 新品
牡丹新品种
科技催开牡丹新品种—新闻—科学网
墨牡丹的画法
“能和牡丹对话”的土专家王洪宪:30年参与培育500余花卉新品种
牡丹文化节期间 王城公园可夜赏牡丹
洛阳牡丹家族再添新成员 25个牡丹新品种通过审定

网址: 牡丹新品种——墨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396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四相簪花”背后的牡丹新品种研发
下一篇: 牡丹新品种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获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