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女孩赵蕊记得,小时候她跟家人上山扫墓,拿假花、烧纸钱、放鞭炮。如今则流行鲜花祭扫。清明节临近,在她经营的花店,用于祭扫的菊花最为畅销。
日前,记者走进素有“亚洲花都”之称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这里花团锦簇,来买花的人络绎不绝。
在众多花店中,赵蕊的花店颇受欢迎,早上8点摆上的近5000枝菊花,中午刚过就卖了一大半。“以往都得晚上9点关店,今天估计6点就能卖完回家咯。”她说。
清明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此时,人们都会用各种方式缅怀先人。近年来,祭扫新风悄然兴起,鲜花追思渐受青睐。赵蕊一家今年也拿了很多菊花去祭扫。
3月30日,市民(右一)在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购买鲜花。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在花店门口,买了126枝菊花的一对老夫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我家有亲人安葬在公墓,以前都是烧纸钱祭奠,纸灰漫天、烟雾呛鼻。从前年起,我们开始用鲜花祭扫,环保又安全。”今年74岁的昆明市民杨青云说。
“时代在变,祭奠的方式在变,但对故人的情感是不变的。”一句话道出了老人心中的坚定与温情。
同时,清明祭扫新风尚对鲜花市场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昆明斗南农产品拍卖有限公司拍卖部副经理李俊凡介绍,清明节前一两个星期,菊花市场就“热”起来了,黄、白菊的需求明显增大。
他说,花商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备花,有的还推出了包装好的纯色、混搭等扫墓花束和手提花篮。此外,可用来祭奠的鲜花品种也在增加,许多素色的花,如白玫瑰、康乃馨、洋桔梗等,也成为市民祭扫的选择。
3月30日,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的花商在整理花束。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云南大学研究生周萍回忆,小时候祭扫时烧“金元宝”,现在则用鲜花替代。“用鲜花承载、传递感情,美丽又美好。现在也提倡文明祭扫,我身边的年轻人都挺支持。”
越来越多的人作出了和周萍同样的选择。昆明花易宝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菊花成交量在该电商平台位列第三。“去年清明节备菊花约30万枝,今年还没到清明节就已经交易近75万枝了,这些菊花销往中国各地。”公司联合创始人、从事鲜花交易行业20多年的陈波说。
鲜花祭扫、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如今,更多中国人选择用绿色环保的方式缅怀逝者。
新闻多一点
正值清明时节,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复杂形势,记者从呈贡区民政局了解到,清明节期间,网络祭扫、远程祭扫、代客祭扫等祭扫方式正逐渐被广大市民接纳,鲜花祭扫等绿色低碳的祭扫方式也成为了清明祭扫的新风尚。
在昆明祥和陵园记者看到,园区各入口的人行通道、机动车通道均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所有进入园区的祭扫人员进行健康码、行程码现场扫码检查及体温检测等。
园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做好清明节期间园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进入园区祭扫市民的健康安全,园区所有工作人员已完成第三针剂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工作,同时园区已根据相关要求备足防疫物资,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并进行应急处置演练。不仅如此,针对全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他们还开通了代客祭扫、远程祭扫等服务,最大限度减少园区前来祭扫人员的聚集。
在园区内记者看到,有不少市民在纸钱换鲜花服务点参加鲜花兑换活动。前来祭扫的方阿姨向记者说,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每年都要和孩子、孙子一起来看一看自己的老伴和已故的亲人,之前扫墓一家人大包小包带着纸钱来祭扫,不仅存在用火安全隐患而且也很麻烦。现在提倡鲜花祭扫,刚好假期,好久不见的家人既可以趁此机会聚一聚,一来缅怀已故亲人,二来可以踏踏青、交流放松一下,整个感觉就很清爽。对于她来说,清明节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属性、一种精神属性。
祭扫在心不在形,别样清明一样情。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争做疫情防控的先行者、文明祭扫的践行者、革除陋习的推进者、移风易俗的示范者、森林防火宣传者,用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美好家园。
相关知识
呈贡区:清明祭扫树新风 鲜花追思受青睐
清明祭扫新风:鲜花追思受青睐
三都:鲜花追思受青睐
鲜花追思——从“亚洲花都”看清明祭扫新风
网络祭奠 鲜花代祭 家庭追思
祭英烈,缅忠魂!学校师生清明祭扫追思先烈
【关注】鲜花寄哀思 文明祭扫更“清明”
文明祭扫让清明气更“清”、景更“明”
网络中国节·清明丨都匀:清明祭扫鲜花成“主流”
今年清明祭扫高峰已至,民政部门详细介绍——文明祭扫更“清明” 生态安葬有补贴
网址: 呈贡区:清明祭扫树新风 鲜花追思受青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541.html
上一篇: 京郊各大陵园推出免费领鲜花,纸钱 |
下一篇: 鲜花换纸钱 句容倡导零碳祭扫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