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湄
李调元是清代乾嘉时的蜀中天纵之才,是继杨慎之后四川出现的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为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藏书家。李调元生于四川罗江(今属安县宝林镇),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他5岁入塾,7岁能诗,号称神童。入仕宦海,曾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职等。他淡泊官场,留心学问,苦心辑录40函的《函海》,并著有《童山诗集》《童山文集》《雨村诗话》等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璀璨的文化遗产。父亲李化楠是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保安同知(官名),其诗作《万善堂诗》清婉雍容,名震一时。李调元与张问陶(张船山)、彭端淑合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三人之中以张问陶成就最高,袁枚誉之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彭端淑次之;李调元第三。
晚年时节,李调元写有《正月十四日至成都,是夜观灯》,展示了成都灯会的盛况:
试灯节届渐闻声,
次第鳌山压锦城。
十字楼头星共灿,
万家门口月初明。
管弦奏处莺吭滑,
帘箔钩时翠黛横。
老病连年游兴浅,
衔杯谁与话衷情?
在这首诗里,李调元展示了成都正月灯市的盛况。“鳌山”是宋元时成都民俗,即元宵佳节来临,人们用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此首诗歌十分形象地从色彩、声音等各方面描绘了天上、人间的灯市美景,以及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读来真切自然,颇为感人。
唐宋以来,成都花灯是在元宵赏灯风俗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一种传统风俗活动。不少文人墨客还留下了对成都灯会的记载。诗人陆游就在《丁酉上元》写道:“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宣扬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让人恍然看到当年成都灯会的盛况。成都每年春节期间,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彩灯五彩斑斓、绚丽夺目。近三十多年以来在传统灯会的基础上辅以现代的激光、光纤等技术,使得成都更加璀璨夺目。尤其是以成吨食糖、上万件瓷器和玻璃瓶制成的巨型灯组,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被称为成都灯会“三绝”。
李调元另外在《元宵》一诗中,还描绘了成都水上荷花灯会的恬静之美,这是河流赐予成都的另一番灯光溶于碧波、相互荡漾的景象:
元宵争看采莲船,
宝盖香车拾翠钿。
风雨夜深人尽散,
孤灯犹唤卖糖圆。
清代末年至民国时期,成都正月有元宵灯会、清明有荷花灯会、九月又有菊花灯会,尤以元宵灯会最为隆重。周询在《芙蓉话旧录》里就进一步描述了成都灯会的繁盛:“春灯彩胜,同时齐出,鱼龙漫衍,到处游行。繁盛街道,大都有牌坊灯,细木作架,髹以金漆;上段幂以细纱,绘说部杂剧,中置灯烛,间三四十部,即安放一架。尤以东大街者为最精致,灯上绘三国演义全部,人物栩栩如生。”成都灯会举办的日期后来变化不一,有时是在夏历除夕,有时是在正月初五,有时是在正月初九,但是一般以元宵之夜为最盛则是多年的定式。地点遍布大街小巷,但中心则是依据商业活动繁华地段而设置,例如清代晚期是以东大街为中心,民国时期是以商业场和盐市口一带为中心。灯节虽然是以观赏过街灯、牌坊街等灯彩为主,但是也有烟火、龙灯、狮灯、高跷、采莲船、猜灯谜等内容。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相关知识
自贡灯会彩灯花灯元宵节灯会庙会夜景亮化设计制作产品公司
遵义花灯 成都灯会 传统工艺花灯 中秋花灯
自贡大型灯会
赏月、灯会、烟花、游园?品读中秋的N种打开方式
人气!最好玩的成都多肉植物店大搜罗
【成都中秋节花灯的制作 华亦彩 街道街区虎年彩灯现货批发】批发
2019成都及周边樱花节汇总(持续更新)
2024重庆中秋节灯会哪些地方?
清代布艺
成都龙泉驿蔚然花海拓展基地
网址: 清代的成都灯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6534.html
上一篇: 杭白菊名称的由来 |
下一篇: 中秋节装饰花朵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