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菖蒲
……
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
这就像一种过节仪式感
构成了节日氛围里的重要一环
但端午实际上发源于古人对天象的崇拜
这些流传下来的习俗其实体现的是
先民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就比如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的菖蒲和艾草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是一个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菖蒲作为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可开窍醒神。同时,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称之为“水剑”,寓意其可“斩千邪”。
而艾草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还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因此,端午在门前挂艾挂菖蒲正是应了人们驱邪纳福之意。
此外,端午这天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在这一天,人们会采草药煮水,用来沐浴,人们认为这可以治疗皮肤病、去邪气。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关于洗草药水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 西汉末的《大戴礼记·夏小正》中,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 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在广东,儿童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则到江河、海边冲凉,谓之洗龙舟水,洗去晦气,带来好运。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其实,根据物候也能推测出这一习俗的来由,端午正值仲夏,气候湿热,蛇虫鼠蚁多,草木也茂盛,聪慧的先人善于就地取材,以草药做门前挂饰、入汤沐浴,正好起到了驱虫、强健体魄的作用。
端午,何止粽香诱人,精致秀丽的香囊摇晃着,清新的草木香气萦绕鼻尖,或许这才是记忆里的节日标配吧……
编辑:丰丰
来源:网络综合
厦门人端午必去景点?竟还藏着集大学生“月光”的秘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你知道端午节送什么花最好吗?
端午节课程教案(精选16篇)
年轻人“解锁”端午节新玩法 艾草门挂、粽子花成消费潮流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为什么要带花绳 端午节带花线绳是什么意思啊
端午节平安教案幼儿园
端午节青海花儿歌词
端午节为何被称作古代的“卫生防疫节”丨文化风向标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
描写端午节的段落好句
网址: 端午节,厦门人的家门口为什么都挂TA?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6721.html
上一篇: REFLOWER 花点时间 端午 |
下一篇: 端午前夕 艾草门挂走红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