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个节日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被称为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我国民间自古传承下来许多端午有关的习俗。
端午节是一个集祈福消灾、娱乐欢庆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许多地方在端午这一天举办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栓五色线、佩香囊等。
俗话说得好,端午百草都是药。在端午节这天,我国不少地方有以下这几样风俗:熏艾叶、挂艾草、挂菖蒲、饮药酒等习俗。
端午节在家门前悬挂艾草和菖蒲,这跟民间的一个传说故事有关,在这个传说中,艾草和菖蒲是神仙的宝剑。
传说在远古时代,水怪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它就准备用水去淹一些地方,水怪的想法被法力无边的天上神仙提前知道了,神仙怜悯即将被水淹没的老百姓,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神仙于是就用艾草和菖蒲做成了宝剑,然后去找水怪进行决斗,艺高一筹的神仙在经过几天几夜的战斗后,终于是制服了水怪,但神仙并没有将水怪杀死,而是跟水怪提出了一个条件。
水怪只能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那它就绝对不会去侵犯,如果没做到就让神仙做法打死。神仙的条件就是凡是在墙上挂有艾草和菖蒲的人家,水怪就不能侵犯。
后来在决斗后,神仙就用做成宝剑的艾草和菖蒲分别洒在人们的房子上。所以到第二年端午节时,水怪再次前来时却到处看到神仙的艾草和菖蒲,只淹没了一些没人住的房子。
后来,每年到了端午节时,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或者门口上挂上一些艾草和菖蒲,用来吓退水怪,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民间的一项习俗。
在民谚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清明节的风俗是插戴柳枝,意在保持青春;端午节的风俗是插带艾蒿,意在避除瘟疫。
在古代时,每到端午节这天,人们把插艾和菖蒲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风俗。家家会打扫庭院,随后还用艾条和菖蒲悬挂在堂中以及门框上。
端午节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里除了打扫庭院外,还悬挂艾草、菖蒲,同时还洒雄黄水,人饮雄黄酒。在这一天民众还上山采药,这些都反映了我国的优良传统。
端午悬挂艾草和菖蒲这种习俗被传下来后,被一些文史资料所记载。《清嘉录》关于悬挂艾草和菖蒲有这样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悬挂菖蒲、熏艾叶、饮烟酒的风俗习惯,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适合上面的这些习俗。
艾草性温,具有散寒祛湿、温经止血等效用。同时艾草还能起到驱蚊虫,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在熏艾叶时产生的烟气还可以抑制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且对人无害。而且把艾草制成条,外灸还可以散寒止痛,温煦气血。
可以说艾草真是个宝,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合用艾草。有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是不适合熏艾叶的,以免过敏而加重症状。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湿热体质的人也要慎重使用艾草。
除了要注意使用艾草外,菖蒲也需要注意。菖蒲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有一股特殊的香气,能起到开窍醒神、开胃理气、健脾利湿等作用。菖蒲虽然适合大部分人,但一些虚弱者并不太适合,所以也需要注意。
另外民间还有佩香袋的习俗,在选用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香袋,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最好还是别佩戴。同时孕妇也需要特别注意,能不佩戴就别佩戴。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洗药浴,虽然说在此时洗药浴,对防治疾病确实有更好的效果,然而洗药浴也是需要注意的,洗药浴的时间不要太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血压过高、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人不要洗药浴。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中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传承好并发扬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这是我们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责任。
相关知识
端午节新式艾草花束走红
年轻人“解锁”端午节新玩法 艾草门挂、粽子花成消费潮流
新街社区开展“艾草飘香,情满社区”端午节活动
五彩绳 艾草花束 端午节仪式感满满
【网络中国节·端午】买香包、挂艾草、戴花绳 市民闻香过端午
一把艾草“变”花束,传统节日过出“花”!端午艾草花束DIY走红
端午节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艾草也可以“小清新”
端午将至,艾草花束DIY在年轻人中走红
端午艾草花束DIY走红 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端午节手工制作用粽叶菖蒲艾草制作漂亮端午节花艺
网址: 端午节门前挂艾草菖蒲,有些家门口不能放,乱挂会害了家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6777.html
上一篇: 艾叶菖蒲变花束,端午“挂出”新花 |
下一篇: 身价猛涨,有人近200元买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