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西花厅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周总理为什么还会喜欢这里

西花厅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周总理为什么还会喜欢这里

1949年3月23日,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因当时的北平治安还很乱,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就先住在了北京香山。

不过,周总理因为需要经常去市里活动,每天往返太费时间,路上也不安全,就搬到了市里的中南海住。

一开始,周总理选择的是丰泽园,面积大,居住条件也好,与他一起住在里面的,还有林伯渠一家人。

后来,毛主席也要搬到中南海来住,周总理就把丰泽园让给了毛主席,自己再换一个地方,也就是西花厅。

从此,周总理就在西花厅住了26年,也与西花厅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么,中南海那么大,周总理为什么会单单选择西花厅呢?

西花厅是清朝摄政王载沣官邸的一部分,后来,袁世凯和段祺瑞也曾经在这里住过,因此,给这里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西花厅是由前后两个院落组成的,因为绿化非常好,显得非常清雅,是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好地方。

不过,自从北洋军阀倒台后,这里就没有人住了,因为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很破败,走廊上的雕梁画栋都褪色了,水池里的水也干涸了。

那么,周总理为什么还要选择这里呢?对这个问题,后来邓颖超给出了答案,就是因为周总理喜欢这里的海棠花。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周总理好像很喜欢莲花,实际上,周总理的确喜欢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但是他最喜欢的却不是莲花,而是海棠花。

早在1949年4月的时候,周总理就带着人来中南海考察过,当他走进西花厅的时候,立刻就被院子里怒放的海棠花吸引住了,马上就喜欢上了这里。

不过,西花厅在中南海的西北角上,距离大门太远,而且面积也不是很大,周总理为了便于工作,就住在了丰泽园。

后来,随着毛主席的到来,周总理要搬出丰泽园,就立刻想到了西花厅,从此就在西花厅住了下来。

周总理和邓颖超搬进来后,没有做很大的改造,院子里的树木和花草都没有动,唯一变动的地方,就是有一个假山水池,周总理感觉有些太浪费,每年维护还需要费用,因此,他就让工作人员把这个池子填平了。

然后,周总理还让工作人员把这里开辟成了菜地,种上了很多蔬菜,有时还种一些玉米和花生,既有效利用了土地,还能节省一大笔生活开支,而且,周总理在工作之余,还和大家一起锄地、浇水,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乐趣。

每年海棠花盛开的时候,周总理都要和工作人员一起合影,而每到这个时候,也是周总理笑得最灿烂的时候。

1954年4月,周总理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还特地给邓颖超写信,询问海棠花开了没有。

邓颖超也知道丈夫的心思,就特地摘了几朵海棠花,给他寄了过去,在信中写道:“我想你在那样繁忙的工作中间,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这样也是一种享受。”

那么,周总理为什么会喜欢海棠花呢?他曾经说过:“海棠花好,温暖,古朴,大方,不张扬,海棠花之间都很团结。”

海棠花的这些品质,“温暖,古朴,大方,不张扬,团结”,这不正是周总理一生的写照吗?

(参考资料:《走近周恩来》《多棱镜下的周恩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美丽街区”,让市民群众转角遇到“美”
这些“美丽街区”,让你转角遇到“美”
《让子弹飞》片场===台山冈宁圩,鹅城已经破败
花木文化琐谈之120:从封神榜“海棠醉日”到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
牡丹: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春
读者来信
焦虑抑郁明明治好了,为什么还会反复发作?
先捋一捋纪实摄影这个混乱不堪的概念
趣说北京|四合院的绿化有讲究,别种错了!
为什么老师会在这里 樱花动漫

网址: 西花厅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周总理为什么还会喜欢这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704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海棠樱花永相传——周恩来与中日
下一篇: 海棠花开,我们缅怀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