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400多亩百合花开正艳。据种植户介绍,百合花不仅可做鲜切花,其根茎部分既可作为食材,也可入药,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百合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近年来,牡丹区大力发展培育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形成了果蔬生产、休闲食品、牡丹加工、花卉经济等一批乡村特色经济圈。
吴店镇加快发展芍药鲜切花产业,加大技术、政策等支持力度,根据市场变化引导花农采取大棚增温、地膜覆盖等措施,拉长芍药鲜切花的供应时间,提升了经济效益,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周边群众提供300多个长期或季节性的就业岗位。胡集镇着力培育酥梨、樱桃、线茄等特色农业,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聚着尚尧农业、海菏农业、成阳生态园等多家农业企业,采用集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包装、销售为一体的运营模式,各类果蔬订单突破亿元。
牡丹区立足发展高效农业,持续在强基地、延链条、优品牌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农业质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在安兴镇及周边村庄,丝瓜种植面积过3000亩,鞋垫、杯垫、清洁用品等40余种丝瓜瓤制品俏销市场,产业规模近亿元。“嫩丝瓜作为蔬菜卖,老丝瓜瓤子可制作成鞋垫、笼布等产品。”种植户刘新说,他今年种的20亩丝瓜预计毛收入近20万元。为加快菊花产业发展,王浩屯镇成立了多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对种植的菊花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形成了培育出售菊花苗、采集出售菊花鲜切花、深加工制售花茶等多种发展模式。
同时,牡丹区还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返乡创业,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源头活水。高庄镇村民史丽英成立植保公司,开展土地托管业务,目前有农业专业机械100台套,农业技术人员30人,在全区托管土地2万余亩。并建设了食品公司,带动当地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催生出粮食物流、仓储加工、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助力农业提质增效。(郜玉华 高志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关于加快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金东数创周安斌:文化IP化IP数字化、数实产业化,数实融合激活文化体验新场景
打造花卉千亿产业 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动态
促花卉产业发展 昆明出台加快花卉电商融合业态发展实施意见
三产融合 农业大市兴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融合发展,诗与远方竞芬芳
【区农业农村局】花卉产业蓬勃发展 美丽经济联农带农富农
种植3.5万亩兰花!韶关翁源“科技兴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梨、花、茶”改变了这个传统农业村 走上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关于《加快花卉电商融合业态发展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
网址: “新”中有“数”——牡丹区培育高效农业加快融合发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107.html
上一篇: 中国鲜切花竞争力与产业发展研究 |
下一篇: 新型木本切花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