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国庆摆花,绝对是一件可以媲美春晚,国庆节必不可少的一个“保留曲目”。从2008年开始,北京的各个区也逐渐加入了国庆摆花的行列,一个个立体花坛花样繁复、推陈出新,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国庆花坛年年摆,今年又有啥不一样?国庆花坛到底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
现在这种昼夜温差大的温度,鲜花长得是最好的。
国庆摆花通常6月开始筹划今年6月,刚刚入夏不久,距离国庆节还有4个月的时间,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徐莎就开始发愁起来。
筹划每年的国庆摆花,通常从6月就开始了。“过去各个区县也摆花,但是水平低,摆放的大多是串红、鸡冠花、小菊花等常见的花卉。”徐莎说,东城大规模开始摆花大概是从2008年奥运会开始的。2008年之前,全市还特意组织了培训,推广海棠、凤仙等新的摆花材料。从那时候起,北京的立体花坛摆放水平才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每年国庆摆花都有一个主题,一般都是欢乐祥和、为祖国庆祝生日。但实际上每年的主题又都不太一样,比如去年摆花需要和‘9.3’阅兵结合在一起,前年需要和国庆65周年结合,不能仅仅布置得欢天喜地就算行了。”徐莎告诉记者,过去,习惯一遇上喜庆的日子,就用灯笼、彩旗等形式来布置花坛,有“张灯结彩”的意思。但是,类似的元素用多了,就渐渐开始琢磨,怎么能在花坛上有所创新呢?
国庆节,“祝福祖国”肯定是摆花的主旋律,但用什么形式的花坛来表达“祝福祖国”的意思呢?徐莎琢磨着,不同的场合,肯定要摆放不同的花坛,比如东二环商业区和地坛、鼓楼的环境不同,摆放的花坛肯定也有区别。
地坛“中国结”是怎么想出来的每一个花坛的方案其实都要调整很多次。徐莎掰着手指头算,“我们今年负责在东城的大街小巷一共摆放16个花坛。小规模的讨论会、局长办公会、花坛专题会……光是为了花坛的事,我们区园林绿化局里开会都不下10次,最多的时候10多个人挨个儿提意见。方案订下来之后还要汇报到区里再进行审查,期间和设计公司电话、短信、微信沟通更是不计其数了。”
地坛南门“永结同心”花坛
徐莎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调出一组图片向记者展示着说,像是地坛南门的立体花坛,最初设计公司一共提供了3个方案,“结果我们哪个都没看上”。第一个方案看起来像是个蝴蝶的抽象造型,感觉比较俗套。第二个方案是“福禄寿”三个字组成的花坛,和地坛的环境又不太搭。第三个方案是借用“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用植物构建起抽象的山水骨架,似乎也不太理想。
几轮沟通下来,最终,地坛南门外的花坛敲定了“中国结”的图案。“历来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地坛本身又是一个方形,因此,特别设计了一款方形的中国结立体花坛,与‘天圆地方’相呼应。另外,中国结还有永结同心的意思,寓意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徐莎感慨地说,有时候看起来挺简单的一个东西,其实有很多美好的寓意在里面。
龙潭“鱼跃龙门”花坛“最难产”龙潭公园门口的立体花坛同样也是从6月份便开始进入设计阶段。徐莎说,这是今年16个花坛中“最难产”的一个。
最初,设计公司为龙潭公园的立体花坛提供了两个设计方案。一个方案是一条鲜花组成的巨龙,而另一个方案则是五彩的花球。但是,对于这两个方案,见多识广的徐莎却哪个都没相中。纠结了几天,徐莎给设计师发微信说,龙潭湖有水,花坛又是放在龙潭湖的龙门外,能不能做个鲤鱼呢?借“鲤鱼跳龙门”的寓意。
龙潭公园门口的立体花坛是借“鲤鱼跳龙门”的寓意。
很快,设计公司的修改稿出来了,一条鲤鱼平平地趴在鲜花营造的水波之上。
徐莎还是不满意,继续给设计师发微信,“这一稿动感不够强啊,能不能让这条鱼‘跳是’起来?”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沟通了半天,合计着怎么能让鲤鱼“立起来”。徐莎灵机一动,指点设计师说,“鲤鱼跳起来的样子,就像是英文字母的‘J’一样。”
一直到9月5日,龙潭公园立体花坛的方案才最终确定。
摆放立体花坛是个技术活在没有大风和霜冻的情况下,立体花坛能一直坚持到10月底、11月中旬都没问题。“很多人都以为,鲜花是夏天开得最好,其实,天气越凉快,鲜花才长得越好。”徐莎说,七八月份时,高温、高湿度的环境反而不利于花卉的生长。像是现在这种昼夜温差大的温度,鲜花长得是最好的。鲜花最怕的就是霜冻,十一期间一旦遇到霜冻,花会立刻枯萎,只能马上换花。“已经提前都预备好了,大棚里面早已经备好了候补鲜花。”
立体花坛是一种园艺技术的展示,有一整套技术在背后支撑,比如喷灌系统、花卉品种的选择、花卉的基质等。徐莎说,北京立体花坛的摆放技术,在全国来说都称得上最高水平了,“立体花坛是个技术活,可不是谁都做得了的,很专业,外地做立体花坛的就比北京少。”
比如在花卉的选择上,国庆节,考虑到喜庆的因素,红、黄、粉等艳丽色彩的花卉采用得较多,再搭配上嫩绿或是鹅黄的叶子才好看。植物的高度也有要求,一般要控制在5到8厘米之间,最高也不能超过10厘米。海棠、凤仙、小菊花、五色草等品种的花卉用得比较多。立体花坛的花卉在种植的时候,盆里的肥料都是提前调配好的,看起来很少的一盆土,鲜花插在里面,很长一段时间都鲜艳如初。绝对不能像农民种地似的,拿一疙瘩土,把花往里头一种,那用不了两天花就蔫了、死了。
摆放在东城大街小巷的16个花坛,总共耗资700万。徐莎说,除去左安门桥西北角和机场路沿线两个常态花坛和公园内的花坛之外,其他10个花坛就需要花费500多万元。
谈起花坛的成本,徐莎解释说,除了鲜花之外,表面上看起来一个小小的花坛,为了防风和安全的考虑,隐藏在花坛下面的其实都是一个很大的钢制底盘,用来稳定整个花坛。而且,有些摆放花坛的地方没有水源,只能靠工作人员推着小三轮车运水,人工一点一点地为花坛浇水。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张楠 摄影 薛毅相关知识
无锡宜兴立体花坛制作过程
北京国庆花卉布置涌现新品种、新技艺,每个花坛都寓意满满!
北京:锦绣花坛迎国庆
魏都2020国庆71周年立体花坛制作团队
骄傲!龙门农民画变身亮相首都国庆花坛,喜迎国庆!
2021北京西单西北角国庆花坛设计及摆放位置(附图片)
当年,我是国庆花坛摆花人
“祝福祖国” 天安门国庆花坛这十年
天安门国庆花坛刷屏 听总设计师讲述背后的故事
北京迎国庆花卉布置启动 天安门广场将设巨型花坛
网址: 详解北京国庆花坛制作过程:实在是个技术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136.html
上一篇: 19种花坛的详细做法[施工图] |
下一篇: 驻马店专业立体花坛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