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孔倩倩
(邯郸市林业局,河北邯郸056000)

    摘要:该文在概述邯郸市花海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发展思路、结构布局、对策建议等方面对邯郸市花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花海经济;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可持续发展

    花海经济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推动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1]。新疆伊犁、中国台湾、河南洛阳、云南罗平、青海门源等地,都是国内花海发展较好的地方[2]。花海经营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载体。它可以消化花卉业部分过剩产能、带动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增加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目前邯郸市花海经济发展时间较短,且多以经营者自筹资金、自我发展为主,花海行业存在着同质化竞争,投资回报低,专业复合型人才缺乏等不利因素,花海景观要实现长足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进现存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邯郸市花海经济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发展思路、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1 花海经济的发展现状
    邯郸市花海经济以种植花卉苗木为主,截至2016 年底,全市花卉生产基地181 个,基地面积达到8266.7hm2, 其中观赏苗木面积占总面积的73.5%。花卉年产值53896 万元,其中门票收入350万元,产品收入52466 万元,其他收入1070 万元。景区接待游客总数73 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9050个,花海景区涉村农民人均增收6000 元以上。可供观赏的花卉苗木品种主要有月季、玫瑰、郁金香、蝴蝶兰、多头菊、鸢尾、法桐、金叶榆、红叶李、丝棉木、国槐、银杏等;观赏与药用或食用价值兼具的花卉苗木品种主要有芍药、金银花、射干、连翘、板蓝根、油用牡丹、桃花、梨花等。花海经济从无到有,已经成为邯郸市林业建设中的朝阳产业。

2 花海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景观规模小,经济效益差
    花海经济在邯郸市起步发展较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造景面积大多在百亩以下,“花海”效应不足;花卉品种、色调混杂,景观层次不明显,未能形成有效视觉冲击;景区项目单一,除观光游览外,缺乏相关的休闲、娱乐、餐饮等配套设施和服务,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综合效益较低。
2.2 季节性较强,观赏时间短
    花海景观造景花卉苗木多为春季开花植物,如梨花、樱花、牡丹、薰衣草等,品种较为单一,特色不突出,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观花期大多集中在春季,其它季节基本无花可赏,花海经济发展持续性不足。
2.3 管理不到位,经营水平低
    从业人员缺乏有效的系统培训,花海景区经营管理粗放,人员分工不明确,往往既是生产管理员,又是旅游服务员,还是营销员,身兼数职,疲于应付,严重制约了花海经济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3 花海经济的发展思路
3.1 花海经济发展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结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 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3]。农村土地集中连片,视野开阔,便于进行大范围的花海造景。以花海旅游为契机,推动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推进村庄景观化改造,打造生态文明、风光秀美的特色村庄。同时,充分利用农家庭院、农家生活和乡村文化,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餐饮、品茗、避暑、度假等服务,增加农民收入[4]。
3.2 花海景观选址布局与采矿区生态治理相结合
    邯郸市拥有十分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在长期的开采过程中,形成大量采煤下沉区、废弃尾矿区、矿渣堆积区等。这些区域内地面塌陷、植被退化、表土剥离,土地变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直接影响着景观的环境服务功能[5]。开采活动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对周边地区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在这些生态脆弱地区利用一些具有土壤修复功能、生命力和适应性强的花卉、苗木、乡土树种进行花海景观营造,在治理采煤下沉区,改善环境污染的同时,带动花海景观周边服务业的发展,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如唐山南湖生态公园,历史上曾是采煤沉降区,经过生态景观改造工程,已经变成了唐山的一张景观“名片”,并成功承办了2016唐山世界园艺花卉博览会。
3.3 花海经济与花卉生产科研相结合
    国内众多一时兴起的花海旅游,大多是一次性的花卉展示,没有与生产性活动相结合,投入和回报都是一次性的,无法做到回报的可持续性[6]。花海在建造初期,要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将观光游览与花卉生产、科研育种等进行有机结合。花卉生产可以降低投资回报的风险系数,促进花海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科研育种研究可以收集保存适宜规模化种植的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研究其生理习性和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建立种质资源库,引种、收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不同种源花卉,为花海经济的发展提供种苗材料和技术支撑。如北京四海镇政府在“四季花海”项目中实施的“百合良种繁育及山地花卉基地建设”市级科研课题,收集保存了山丹、紫花等22 个野生百合品种,引进了梦耐特、提玛鲁等30余个国内外优良百合新品种,初步建立了百合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了23.3hm2 的百合种球繁育基地、160 多个品种上百亩的野生资源圃,使周边200 户农民增收致富,每户增加收入3500 元[7]。
3.4 花海经济与国有林场改革相结合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为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国有林场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职工生活比较贫困,林区民生问题比较突出[8]。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大力发展林场经济是改善国有林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国有林场现有的交通、技术和小气候条件,种植适宜林区生长的草本、灌木和木本观花花卉,打造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花海景观,并开发休闲、采摘、户外拓展、野营度假等森林旅游产品,实现以较低的投入完成“林场+花海的改造”,在增加林场职工收入的同时,提升城镇的品味和形象,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3.5 花海经济和扶贫工作相结合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缓解和消除贫困成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的首要目标[9]。贫困的存在,差距的扩大,会使贫困人口产生心理失衡,从而会使原本并不严重的社会问题放大,进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甚至造成社会动荡[10]。因此,扶贫工作意义重大。长期以来,扶贫工作以单一的“输血型”、救济式扶贫方式为主,按照我国目前的贫困标准,刚刚越过温饱线的贫困群体的经济状况非常脆弱,稍有变故就容易返贫[10]。“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必须因地制宜,培养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全力壮大富民产业,千方百计促进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让扶贫成果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生态资源环境良好的贫困地区,可以考虑一些经济性与观赏性兼备的植物,形成成本较低、别开生面、用途多样、有实用价值的花海。如承德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越、药材资源富集两大优势,实施百万亩中药材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使其成为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农村繁荣的新动力,实现了50多户贫困户精准脱贫[11]。
3.6 花海经济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邯郸是一座具有8000 多年文明史的古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邯郸就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王朝的更迭,在邯郸留下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文物遗迹,如赵丛台,邺城三台,广府古城,女娲殿等;悠久的历史也孕育了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建安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在花海景观的打造过程中,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如利用花语对景观主题进行阐述,使花海景观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12];设置历史名人花卉景观小品,让景观小品这种微小元素与花海庞大背景形成对比,从而让花海景观变得更立体、鲜活[13]。让游人在欣赏花海美景的同时,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增长知识,避免出现花海旅游项目主题雷同,景观单一,同质竞争的现象,形成具有地域特色,能够真正创造经济、生态价值的花海休闲文化产业。

4 花海经济的结构布局
    立足自身优势,运用景观园林理念,提升花海景观观赏价值,在邯郸市现有花卉资源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品质,打造特色,发展品牌,力争到2025 年重点建成以城郊桃花海洋、欧式彩叶花园、精品中药园区为代表的三大花海种植基地;以玫瑰、樱花、郁金香、薰衣草、梨花、牡丹为代表的七个花海经济模块;以邯郸主城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市辐射延伸的八条花海密集通道,形成“基地为主,模块散落,通道为骨架”的“368”发展格局。
4.1 三大花海种植基地
    (1)城郊桃花海洋。以邯山区南堡乡的鲜桃产业为基础,围绕邯郸市主城区周边,通过实施桃林景观提升工程,提高鲜桃品质,打造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2000hm2 城郊桃花海洋,带动乡村田园观光旅游热潮,形成“赏花,品果,娱乐”全方位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2)欧式彩叶花园。以河北省花卉重点产区肥乡县为中心,重点发展金叶榆、金枝槐、红叶李、五角枫、红叶石楠等彩叶树种基地4666.7hm2,配套欧式风格的建筑雕塑和园林小品,形成集苗木生产销售和观光游览为一体的欧式彩叶苗木基地。
    (3)精品中药园区。以涉县为中心,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野生中药花卉资源,在立地条件适宜的山区坡面发展连翘、射干等中药种植基地666.7hm2。春季观赏一地金黄的连翘、黄刺玫,秋季欣赏媲美香山红叶的黄芦。基地内引入特色中药餐饮、中药洗浴、中药加工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形成集中药观赏、中药养生、中药采购为一体的精品中药产业园区。
4.2 六个花海经济模块
    (1)玫瑰花海经济模块。以复兴区久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玫瑰种植园、广平县泽森玫瑰庄园为主,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进行玫瑰景观化种植、玫瑰系列产品加工、销售,打造玫瑰花海经济模块,由现在的33.3hm2 发展到2025 年的666.7hm2。
    (2)樱花花海经济模块。以邯山区明堂樱花树种植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进行观赏樱规模化种植,开发日式婚纱摄影、户外婚礼服务,打造樱花经济,由现在的20hm2 发展到2025 年的46.7hm2。
    (3)郁金香花海经济模块。以成安县荷兰小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进行名种郁金香种植,以及郁金香鲜切花生产加工,打造郁金香经济,面积由现在的10hm2 发展到2025 年的86.7hm2。
    (4)薰衣草花海经济模块。以磁县紫海芳庭薰衣草庄园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大田种植薰衣草,完善具有法式风情的街道、房屋、酒吧等,打造中国的“普罗旺斯”,面积由现在的20hm2 发展到2025 年的53.3hm2。
    (5)密植梨花海经济模块。以河北章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态梨园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密植优种梨园,梨树行间种植油菜花和黑麦草,形成“白色梨花+黄色油菜花+绿色黑麦草”条纹状分布的特色梨花景观,面积由现在的233.3hm2 发展到2025 年的333.3hm2。
    (6)油用牡丹花海经济模块。将永年赵王陵和磁县漳河生态科技园油用牡丹种植园与园区周边邺城遗址、北朝墓群、曹魏高陵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结合,打造油用牡丹与观赏牡丹相融合的花海文化旅游经济,面积由40hm2 发展到2025 年的133.3hm2。
4.3 八条花海经济密集带
    以邯郸主城区为中心,在邯郸市境内通向周边各城市的主要公路两侧建设层次丰富、色彩多变的综合花海密集带,到2025 年,花海密集带面积达到1513hm2。主要布局在青兰高速、京珠高速、309 国道、107 国道、人民路东西延长线、中华大街南北延长线、邯临快速路、邯临线等8 条主要公路的两侧,设计每侧宽10m 的花海密集带,采取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方式,栽植金叶榆、紫叶李、油松、黄栌、碧桃、海棠、紫薇、大叶女贞、连翘、木槿等品种,在过村口、道路互通等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进行微地形处理,使主要道路达到“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特色景观效果。

5 加快花海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
    成立市级花海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花海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制定《邯郸市花海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总体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各县(市、区)结合自身花卉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地域花卉资源特色,依据《邯郸市花海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层层分解任务,签订责任状,由上到下,高位推进花海经济深入发展。
5.2 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力量为主体、金融部门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好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引导经营主体开展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水、电、路、通讯等配套设施。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议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发展花海经济,打造花海示范基地,带动全市花海经济健康发展。
5.3 加强科技支撑,提升景观质量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积极搭建建设单位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平台,不断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花海景观的观赏价值,降低经营管理成本。积极引进花卉技术人才,充分发挥花卉协会和科技人员的引领作用,鼓励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分包和技术攻关,定期举办花卉栽培管理技术培训,提高花海经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在花海造景的各个关键节点,派驻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确保种得上、长得好、开得艳,提升花海景观的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钟莹,吴南生.浅议花海植物景观的营造[J].南方林业科学,2015,43(4):63-65.
[2]韩益.花海经济以花为媒巧营造[N].中国花卉报,2011-5-12(001).
[3]刘俊,王秀芬,李敬川.都市观光农业产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4]沈和江,沈绍岭,张秋娈.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1):75-80.
[5]田立民,李浩.唐山市采煤下沉区植物资源生态分析[J].生态经济,2006(5):113-114,123.
[6]夏宜平,刘丹丹,张娇.花海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景观探讨[J].园林,2016(2):16-21.
[7]艾嘉“. 四季花海”四海镇[J].中国农村科技,2010(12):68-69.
[8]王亚明,李建峰.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问题思考[J].林业经济,2010(1):46-53.
[9]章力建,吕开宇,朱立志.实施生态扶贫战略提高生态建设和扶贫工作的整体效果[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1):1-5.
[10]刘坚.做好扶贫工作促进和谐发展[J].求是,2005(19):39-41.
[11]李敏,李红雷,于宝海.我市推进百万亩中药材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N].承德日报,2016-7-18(001).
[1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13]罗志远.浅议花海景观的营造———以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中心花海景观设计为例[J].林业建设,2016,8(4):30-32.

相关知识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省林草局举办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花艺比赛
2024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 春观花享农事农趣游
第十一届花博会征集会徽会花会歌吉祥物和宣传口号
河北省仙客来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研究
打造“云花”品牌集群 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8个大丽花新品种通过专家现场审查
漯河市林园局开展花艺培训暨插花技能比赛活动

网址: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3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全面分析:
下一篇: 高效现代花卉产业园——丽江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