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百色4月26日消息(记者刘发丁 国际在线唐志强 王功孝 通讯员黄艳琼)在田林县乐里镇新宁村采访的时候,正是芒果盛花期。漫山遍野的芒果花,令人眼花缭乱。近前细看,花丛中有蜜蜂和苍蝇飞舞。苍蝇是专门用猪杂吸引来的,它们也是传授花粉的使者。
繁花满树压枝低。正在芒果地里忙活的村民韦建松告诉记者,他今年50岁,家里6口人,2016年脱贫,当年种下了20亩芒果,今年开始挂果了。果园管理事情多,以前还可以外出打工、种菜,今年两口子管护芒果都忙不过来了,要请别人来打工。
新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忠恒去年收获了芒果的第一桶金。“我家种有6亩芒果,去年是第一年收果卖果,8000多斤芒果全部销往外地,共卖了13000多元。”今年,芒果长势更好,收入可望更多。“脱贫致富,我有信心!”他说。
“赔钱树”如何变身“摇钱树”
“千亩果歹,万亩果歹。”“果歹”是壮语“都死”的译音。上世纪80年代,由于品种不好、技术落后、抗旱能力差,田林人种芒果都是血本无归。
到上世纪90年代,一位敢想、敢闯、敢干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芒果种植大户——新宁村村民委副主任黄立刚带领村民重新开启芒果致富梦。但1998年三十年不遇的干旱,导致当年引进的老品种芒果产量低、果粒小、甜度差,卖不得好价钱。种芒果的农户再次严重损失。
经历一系列跌宕起伏,黄立刚仍不放弃。2006年,他对自家种植的60多亩芒果进行改良换冠,淘汰旧品种,高位嫁接“台农1号”、“金煌芒”、“贵妃”和“桂热10号”四个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品种。2015年,黄立刚种植的60亩芒果,收入达60万元。
随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黄立刚遇到从桂林到百色投资芒果种植的老板傅旭安。“村两委”与傅老板一拍即合,共商成立了田林县富丽水果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党员+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合作社承包村民的600多亩土地种植芒果,按照每亩600元的价格支付租金,聘请本村村民在芒果园务工。村民在家门口既能领工资,又能学芒果管护技术,还有租金收入,一举三得。
在黄立刚的芒果地里,记者看到有10来棵芒果树与周围大片的果树有明显的区别,这些芒果高大粗壮,很少开花结果。这几棵老芒果树是留下来做风景的,现在正好用来讲故事。
新宁村270多户人家,户均有芒果30亩。2015年有贫困户66户,现在只剩下4户。这4户人家可望今年脱贫摘帽。新宁村万亩芒果种植示范基地,基地水、电、路配套完善,采取灯光、黄板除虫技术。基地现有芒果1.2万亩,挂果面积近8000亩,盛产期亩产2吨左右,按近两年市场价计算,亩产值最高可达万元以上。该基地于2016年被评为“广西县级特色农业示范区”。
万亩芒果基地
科学种果实现幸福梦
田林是广西国土面积最大的县,面积5577平方千米,土山居多。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优果工程”建设力度,制定出台《田林县“十三五”芒果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指导芒果生产,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加强旧果园改造、建设产业示范基地、加强果园流转等措施,大力发展芒果产业。计划到2020年,芒果种植面积扩大到20万亩以上,产量20万吨以上。田林地势高,昼夜温差大,芒果比右江河谷晚熟10-15天,果大、味甜、清香、爽口,重点打造广西晚熟芒果基地。目前,田林县芒果种植面积达13.65万亩,主要涉及乐里、潞城、旧州、定安、百乐、八渡等乡镇;覆盖农户7565户,其中贫困户1029户7491人。芒果已成为全县群众脱贫奔康的主要产业之一。
县农业局芒果种植技术人员、专家,用现场教学示范,手把手传授技术,使群众熟练掌握芒果种植的关键技术环节和果园管理方法。通过促梢控梢促花调花技术、芒果立体整形修剪技术,提高果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芒果营销方面,采取“网上+网下”销售模式,积极承办和参加百色市到全国各大城市举办芒果推介会。2015年,田林芒果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论证,芒果商品率85%以上,优果率70%以上,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我们分水屯家家户户都种有芒果,住的是‘芒果楼’,开的是‘芒果车’,娶的是‘芒果媳妇’,芒果就是我们的‘致富果’。”新宁村村民班光胜自豪地说。
相关知识
农家小院盛开“致富花”
产业扶贫盛开“致富花”
青州:产业扶贫盛开“致富花”
一条鲜花盛开的“致富之路”
平泉温室大棚盛开“致富花”
平坝十字乡青山村唐家田:近百亩玫瑰盛开致富花
“芬芳产业”盛开“致富之花”
《反季节芒果生产技术》(甄鹏)【简介
百色右江区科技赋能芒果产业
城市更新 | 街心绿地变身生境花园,田林公园营造都市“林间梦田”
网址: 田林:致富芒果花盛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3979.html
上一篇: 芒硝能回奶吗 |
下一篇: 开花枝梢整理不能忘!芒果树保花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