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明月清风桂花秋

明月清风桂花秋

●鹿琮

菊与桂是秋天的双姝,没有菊的秋,会少了一半金黄,没有桂的秋,则少了近乎全部的幽香。农历八月,是潮来有信的日子,也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桂花得清露滋养,分明月素辉,暗香浮动,甚是可人,故古人将此月称为“桂月”。宋代李清照在《鹧鸪天·桂花》里说,桂花没有浅碧深红色,却是当之无愧的“花中第一流”,甚为公允。

半城桂树满城香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秋花之香,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世人皆知花含芳香,而桂花最负盛名,每到桂花盛开的时节,未见花开,远远地就闻到了醉人的香气,桂花也因此声名远扬。“桂花以多为胜”,新西湖十景中有一景叫“满陇桂雨”。杭州西湖以南满觉陇沿途山道边,种了很多桂树,每到金秋时节芳香四溢。秋风吹来,桂花落如雨,满地金黄,袭人的香气,幽远的山谷,意境深远,甚为惊奇。人间天堂杭州,美景数不胜数,文人雅士的品评甚为严苛,“满陇桂雨”能跻身其间,景色居半,意境居半,的确难得。

“繁星皓月万点黄,半城桂树满城香”,在桂花盛开的时节,桂香满城丝毫不夸张。这香气不像兰香一样幽远,也不像荷香一样清淡,而是经久不散。香味虽浓烈,却不腻人,而是沁人心脾,清爽精神,让人着迷。无论是院落庭除,还是书斋厅堂,或是闺阁绣房,金秋时节到处是桂花的影子。

古人最喜制香用香,桂花作为天然香料,自然颇受青睐。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采花略蒸、曝干作香者,吟边酒里,以古鼎燃之,尤有清意。”桂花制作的香颇受人们喜欢。

古人喜欢佩香,桂花便成为制作香囊、香珠、香牌的原料,衣带所过,步履生香,深得风雅韵致。中华老字号“谢馥春”的桂花香囊和桂花油至今依然广受大众追捧,这是古人以桂为香的一个缩影。

桂花浓郁不俗,桂树又不娇贵难养,所以既深得朱门看重,又广受寻常百姓喜爱。《红楼梦》里夏金桂的娘家是皇商,为满足宫廷和京中豪门的需求,“几十顷地独种桂花”,还因此赢得“桂花夏家”的称号,达官贵族对桂花的痴狂,由此可见一斑。寻常百姓家,也常在门前院后种上桂树,不似牡丹名贵,不似山茶树难养的桂树,就这样带着醉人芬芳走进万家庭院,步入了市井生活。

莫辞一杯桂花酒

相传广寒宫有一棵桂树,每当桂花盛开之时,以之酿酒,名叫“桂花酒”,是难得的琼浆玉液。传说带着浪漫的诗意,也映照着世情现实,桂花入酒,和诗歌产生的时间一样悠久,早在《九歌》里,屈原便写下了“援北斗兮酌桂浆”的句子,至少从战国起,桂花就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桂花酒,醇厚柔和,余香长久,颇受文人雅士青睐,唐代白居易诗曰:“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酒香伴着花香,桂花酒是唐人宴筵的宠儿。宋代苏轼写道:“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因为桂花,酿酒也成了一桩雅事。一杯桂花酒,或酿或品,盛着满满的诗意。

走过江南,桂花糕是不能不尝的点心。桂花糕又叫广寒糕,南宋时就有“春采紫英菊、夏煎栀子花,秋做广寒糕”的说法。糯米的软糯配上桂花的香甜,最得江南饮食的精妙。喜欢吃甜食的人在很早之前就发现,桂花是入菜的佳选,不只是桂花糕,从扬州到南京到苏州到上海到杭州,一家家粉墙黛瓦的餐馆随处可见桂花的影子,甚至一些餐馆直接起了诸如“桂满陇”这样的名字。

当代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说:“杭州西湖烟霞岭下翁家山的桂花是出名的,尤其是满家弄,不但桂花特别香,而且桂花盛时栗子正熟,桂花煮栗子成了路边小店的无上佳品。”除了梁先生散文中提到的“桂花煮栗子”外,桂花酿元宵、桂花糯米藕、桂花糖芋苗等食品都配着桂花,桂花与淮扬菜、上海菜、杭帮菜默契地配合着,为每一道菜肴提香增色,成为食客难以割舍之爱。

《本草纲目》记载,桂花“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古人认为桂花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能颐养精神、焕发容颜,所以桂花在怡情佐食之外,又增添了药用价值,再加上桂花性温,入药膳便成了习常之事。

画阑开处冠中秋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好月圆是中秋佳节的标准配置。夜晚本不适合赏花,因为月光普照便有了可能,世间好物常常遗憾不能同时,比如春花秋月,虽各有所美,却时隔春秋,然而桂花与中秋,却搭配出不一样的意境,比起春花的绚烂,桂花本不以形取胜,但月色之下,桂枝疏影,半墙斑驳,清风徐来,暗香浮动的朦胧美、意境美,与清雅的赏月情调不谋而合,把酒临风,衣袂飘飘,举杯邀月,心旷神怡。

唐代张九龄诗云:“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春天的葳蕤,何止有兰呢?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在生命怒放的时节,兰花居于山谷。而在秋天的月下,桂花却是少数盛放者之一。夜夜有月,但是如秋天一样清爽明亮的月亮却并不多见,月光之下留香而不夺目的桂花更是难得。秋天木叶尽脱,简洁干净,这样的季节只有清瘦的菊、凝练的桂才更相宜。

白居易诗云:“山寺月中寻桂子”,这应是秋天的一件雅事,披着月光清辉,走入寂静的山寺,趁着夜色循着幽香,寻觅桂花,和踏雪寻梅是多么相像?万家灯火之际,安静的山林素月皎洁,没有杂光的污染,月亮成了天地之间的“光源”,月光洒在身上,呼吸带着香气,这又何尝不是心灵少许安宁的归处和人生诗意栖息的片刻呢?

唐代王维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一直觉得这是他诗中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为脱俗的句子。我也常觉,秋山或许意境更为幽远,闲居山中,有明月照在松间,桂花无声落下,算是合了诗的意境。

指望蟾宫折桂枝

《吕氏春秋》里说:“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也许是先民感受到桂的诸多好处,便给它起了一个谐音于“贵”的名字,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赢得文人雅士的高度赞美。桂成了吉祥的象征,自古至今,无论是皇家宫苑还是市井民居都喜植桂树。民间造园有“两桂当庭”“双桂流芳”等庭院造景方法,中原古民居更以植竹桂而寄寓美好,这种美好有一户而至一地。

宋人喜欢品花论花,在花中品出十友,桂花被誉为“仙友”,评出“花中十二客”,桂花被誉为“仙客”。桂树是最具仙气的,在淳朴而浪漫的先民信奉月宫中有嫦娥的时候,桂树便成了月宫中唯一的仙树,广寒宫玉洁冰清、仙气飘飘,或许只有桂树才能与这样的清幽环境相配。

桂树是读书人的“祥瑞”。科举考试被称为“桂科”,科考高中被称为“折桂”,及第之后便称为拥有“桂籍”。蟾宫折桂寄托着读书人最深切的渴望,是寒窗读书人一举成名、光大门楣的至高荣耀。

作为一个历来重德的民族,对桂的尊崇必然来自其优秀的品格。桂是有君子之德的,元代杨维祯说:“桂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不以无信而改德易行也”,桂并不因为外在而改变原有的坚守。桂是有隐逸情怀的,越是在没有杂香的环境中,越能感受到桂花香的真淳,在万物逐渐凋零的秋天,桂花熏陶了整个季节。桂花不在春天争荣,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而是在露与霜存在的秋天,完成了生命的怒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散文:秋桂
桂花是秋天开的吗?秋天开的花有哪些?
向日葵绚烂、桂花初绽,南京玄武湖秋花秋实展来了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桂花篇
桂花庆贺中秋节那么在秋天开的花还有什么
擦亮“秋品桂”赏花品牌 武汉首届桂花节中秋香甜开幕
八月赏桂诗词六首:人间八月桂花秋,一夜吹香到月宫
桂花:秋的味道我知道!
【浦城桂花】浦城桂花简介
秋花美诗:秋花不比春花早,开到秋花也是春!

网址: 明月清风桂花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43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暑热一走,杭州全城开始期待它!最
下一篇: 花上月令 叹秋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