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屋图书馆 2012-11-18 | 251阅读 | 1转藏
大 中 小
顾云卿古人将重阳节又称作菊花节,重阳节要赏菊,还得喝菊花酒,可见,菊花是应九月之时令的一种花草。晋周处的《风土记》云:“(菊)生依水边,其华(花)煌煌,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俗尚九日而用候时之草也”。这“候时之草”四个字,把它的应时之特性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
诗有意象,即寓意深刻的形象。那么,没有赶上重阳而晚开的菊花,与炙手可热的场面脱节,是否让人感到有些遗憾?诗人们又怎样评议这一意象呢?
宋代有个布衣诗人杨公远,写过两首《重阳已过半月菊花方开》的诗:“过了重阳半月余,菊花方见放东篱。香清不减登山日,色好偏过泛酒时。餐落英真成浪语,存荒径岂是虚辞。生来宁耐风霜挫,晚节腾芳满世知”;“西风转北又旬余,才见黄花灿短篱。底事不开重九日,何心却趁小春时。芳传栗里陶潜径,香入离骚屈子辞。不肯趋时真隐逸,岂教尘世俗人知”。他对晚菊持赞赏态度,重点提示了晚菊的可贵品格在于“不肯趋时”四个字。
趋时,就是赶时髦,争时尚,哪里热闹哪里有好处朝哪里钻,一副唯利是图、唯恐落后的架势。尽管“趋时”也有另外一种比较中性的解释,但与之组成成语的却常常是“趋炎附势”“趋时奉势”“趋炎赶热”等等,可见贬义占多。
菊花没有赶在重阳之前开放,或许并非它主动所为,但一旦晚开,人们便抓住了“不趋时”这个特性,大力渲染此类美德。
宋代有位潘玙写过一首《晚菊》,与杨公远的构思完全一致:“可惜重阳已过期,黄花无数绕山篱。政缘懒作趋时态,多少幽香人不知”。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它未作“趋时态”,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还有个史铸,晚年酷爱菊花,有《百菊集谱》一书问世,《全宋诗》中收录他作品的全是咏菊诗。其中一首《晚菊》为题,是集杜甫等四人诗句而成:“青蕊重阳不堪摘,重阳已过菊方开。不将时节较早晚,且折霜蕤浸玉醅”。“霜蕤”是一种白花,“玉醅”则是美酒,如此美好的东西,何必计较开放时节之早晚呢?
其他咏晚菊的诗不胜枚举,如宋伯仁“黄华十月愈风流,不把重阳作话头”;宋祁“重阳已过君休恨,留取金英晚节看”;高翥“花应得似人乖角,过了重阳烂熳开”;徐侨“我来不及赴重阳,孤负清幽独自芳”等等。而这种不趋时、耐寂寞的品性不也正是一种正能量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相关知识
晚菊,晚菊韩愈,晚菊的意思,晚菊赏析
晚菊作文
玩晚菊原文
晚菊
《晚菊》的意思
晚菊拼音版
《晚菊》
韩愈 晚菊
《晚菊》晚菊韩愈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植物的品格
网址: 晚菊品格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4341.html
上一篇: 晚菊和蔗泉观察韵阅读答案 |
下一篇: 古枫吐艳 晚菊傲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