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牡丹基因组被首次破译”续:测序由多台超级计算机“联手”完成

“牡丹基因组被首次破译”续:测序由多台超级计算机“联手”完成

  工作人员采集样本

  洛阳牡丹基因组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牡丹基因组在世界范围内被首次破译!昨日,本报刊登这一喜讯,受到不少市民关注。(>>>新闻回放)

  历时近三年方才破译的牡丹“生命密码”,到底有多复杂?牡丹基因组被成功破译后,对我市牡丹产业发展有何重大意义?带着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洛阳晚报》记者昨日采访了相关牡丹基因研究专家。

  数据:牡丹基因组极其复杂,其中的基因重复率达88%

  我国是牡丹发源地,牡丹经过数千年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孕育了牡丹纷繁的基因组。

  牡丹基因组究竟有多复杂呢?

  深圳华大农业应用研究所所长董扬通过数据对比,为我们揭晓答案——

  牡丹基因组达12.5GB,约是人类基因组的4.5倍;牡丹基因组中的基因重复率达88%,而其他生物的基因重复率为30%至64%,这为想通过基因探寻牡丹个体间差异带来极大挑战。

  过程:采用第三代测序技术,两地超级计算机“联手”完成

  2014年12月,我市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协议,共同进行牡丹基因组研究。

  其实,早在2004年,我市就已着手牡丹基因组研究前期准备工作。

  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市牡丹研究院、国家牡丹园等单位,连续十年从国内外收集各类牡丹品种,最终收录了1016个牡丹品种、130份后代材料。丰富的牡丹品种资料,为后期牡丹基因组测序提供了保障。

  同时,牡丹基因组研究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并由北京、武汉两地多台超级计算机“联手”完成基因组组装工作。此次,破译的牡丹基因组完成度达98%,首次注释了65898个牡丹基因。

  亮点:制作牡丹基因“身份证”,洛阳牡丹将实现产地可追溯

  “牡丹源自洛阳”,有了基因证明——这是洛阳牡丹基因组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的意外收获。

  董扬表示,科研人员通过研究结果绘出牡丹各类性状,制作了牡丹基因“身份证”。“今后,无论我们的洛阳牡丹新品种传播到世界哪个地方,都可以通过基因追溯到它们的‘父本’和‘母本’,以及它们的‘出生地’。”董扬说。

  影响:基因控制牡丹“容貌”,实现牡丹栽培“定制化”

  “牡丹基因组被破译,对我市牡丹产业发展有诸多积极作用。”洛阳农林科学院生物所所长吕树作说,“加快牡丹新品种培育步伐就是其中之一。”

  吕树作表示,目前,我市已获取花型、花色等牡丹“容貌”控制基因。以牡丹叶片形状和叶色为例,他们已经通过研究,将其控制基因分别定位到1号染色体和2号染色体。今后,洛阳人有望通过基因控制牡丹开花“容貌”、开花早晚等,从而缩短牡丹育种周期,实现我市牡丹栽培“定制化”。

  一粒牡丹种子会开出哪种“容貌”的牡丹花?

  在传统牡丹栽培过程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要到牡丹开花时才能揭晓。因为每一粒牡丹种子开出的花朵都会略有差异。“牡丹基因组被成功破译后,我们就可以在牡丹还是种子的时候,通过基因判断其开花效果,从而进行筛选,保留花色艳丽、花型饱满等优良品种,优化现有洛阳牡丹品种,提升其开花品质。”吕树作说。(洛阳晚报记者 李雨璐 实习生 徐玉婷/文 记者 杜卿/图)

相关知识

全球首次!“花中之王”牡丹基因组被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
牡丹基因组测序完成 洛阳牡丹科研迈进基因时代
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牡丹基因组 从此牡丹基因有了“身份证”
世界首个兰花全基因组测序完成
我国率先完成菊花基因组测序
我率先完成菊花全基因组测序
中国科学家率先完成菊花全基因组测序
世界首个兰花全基因组测序完成—论文—科学网
我国科研团队率先完成菊花基因组测序
园艺作物基因组测序的研究进展.doc

网址: “牡丹基因组被首次破译”续:测序由多台超级计算机“联手”完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62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彩色的油菜花,你见过吗?
下一篇: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