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精品赏析】粉彩花卉纹花觚

【精品赏析】粉彩花卉纹花觚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是指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康乾盛世”,盖因康熙、乾隆各在位60年,雍正承上(康)启下(乾),整顿吏治,使清朝出现了一个强盛时代,而陶瓷工艺更达到历史最高峰。在清三代御窑瓷器中,乾隆朝以登峰造极的技术独领风骚,乾隆粉彩大器又以其繁复瑰丽的艺术表现成为近年国内艺术品收藏的典范。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因其彩料中含有铅粉成分而得此名。粉彩需两次入窑才能烧造成功,首先在1300度以上的高温下烧成瓷胎,在出窑的白瓷上再进行画彩,随后将其放入700~750度的窑内进行二次烘烤后才能制成粉彩成品。它以绚丽夺目的色彩、温文尔雅的韵味、卓尔不群的格调,融汇出迎合清代社会习俗的装饰效果。粉彩瓷器的烧制始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其制作工艺达到顶峰,并完全取代五彩成为釉上彩主流,从而成为清代宫廷用瓷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清皇室崇信藏传佛教,其中尤以乾隆皇帝为最。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瓷质藏传佛教用器,有佛像、藏草瓶、贲巴壶、甘露瓶、法轮、五供、七珍、八宝等,作为宫廷供器或专赐于藏教喇嘛的礼品。装饰纹样多为藏传佛教的吉祥图案,有番莲纹和八宝纹等,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多见以各种色釉为地的粉彩器,色彩娇艳夺目。

  花觚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青铜觚造在商代作为饮酒器颇为盛行,至西周制礼作乐,觚成为重要的礼器。西周后期,作为礼器的觚逐渐消失。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明清之际,花觚发展为五供之一种。五供,是由佛教礼仪制度的形成逐渐演化而来,由一香炉、二烛台、二花插组成。五供后来不止佛前供养,也作为宫廷或私家所用的陈设器。

  粉彩花卉纹花觚,为古代青铜器式样,撇口,长颈,鼓腹,高圈足外撇。内部及底施绿釉,器身挺拔秀美,应为宫廷陈设之物。底落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方章款。瓷土精细,瓷质紧密,胎体厚重,釉面光洁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通体粉彩为饰,并在口沿、颈部、束腰及足部饰描金弦纹。外壁口沿下绘如意云纹,颈部下方有花卉纹、莲瓣纹,腹部绘螭龙纹,腹下为花卉纹。足墙处白地绘蓝色回纹一周。花觚颈部与高圈足上,均绘缠枝莲托八宝纹。八宝又称八吉祥,缠枝莲托八宝纹是藏传佛教吉祥图案的一种。此器为五供之一,形制古朴,绘制精湛,釉彩浓淡相宜,纹饰寓意吉祥,构图疏密有致,图案化的装饰,实为乾隆年间御用瓷器中难得的佳品,成对保存,倍显珍稀。

  清三代御窑瓷器,它们制作精美、品种丰富,或古拙、或雅致、或华贵,既一脉相承又风格迥异,都无不传达着帝王的心性品格与艺术修养:康熙的仁厚大度,雍正的严谨精细,乾隆的倜傥洒脱。它们是皇室艺术,又是一个辉煌时代社会文明的结晶,凝结了无数劳动者的智慧与辛勤。透过它们,人们可以直接触及古代帝王的心灵世界;透过它们,人们更可以谛听到康、乾盛世那悠远厚重的回音。它们是当代有识之士体味高雅、品鉴艺术、感受历史、鉴赏中国文化精髓的简约之道,它们更是传承华夏文明、创造中国辉煌未来的根基所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Lot1288 清乾隆 粉彩花卉纹花觚
Lot1626 清嘉庆 粉彩花卉纹花觚
大清乾隆 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花觚 鉴定价格 澳门中信拍卖
长物雅集——花觚
Lot2163 清顺治 青花花卉纹花觚
【瓷器赏析】粉彩花卉纹大罐
清代粉彩花卉纹冬瓜罐
Lot1397 明崇祯 青花花卉纹花觚
明清瓷觚源流及特征
粉彩花蝶纹盘

网址: 【精品赏析】粉彩花卉纹花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65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跑男之人生赢家
下一篇: 中国艺术品典藏大系